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蘋果“電池門”啟示錄

近期, 蘋果“電池門”事件在全球範圍內持續發酵。

事件起因是有研究人員懷疑蘋果公司通過軟體升級的方式限制iPhone的硬體功能,

造成iPhone反應變慢、卡頓, 從而刺激消費者更換蘋果新機型。

而後, 蘋果公司承認了他們真的通過技術手段限制了用戶iPhone的處理器最高頻率。 蘋果公司公開表示, 此舉是為了避免用戶的iPhone在電池老化後出現高額負荷不足, 規避低電量情況下非正常關機情況的發生, 以此延長產品的壽命。

知道真相後的消費者對蘋果公司的“用心良苦”並不買帳。 不少使用者表示這種軟體升級是蘋果公司對其產品設計缺陷的掩蓋。 “反蘋果聯盟”揭竿而起, 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者對蘋果公司發起了集體訴訟, 用戶認為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蘋果公司欺騙, 蘋果在讓老款iPhone變慢之前並未向用戶告知此事, 這一做法可能導致iPhone用戶嘗試解決問題時受到誤導。

而這股訴訟浪潮很快從iPhone向蘋果其他的電子產品蔓延。

在此之後, 不堪重壓的蘋果公司對用戶進行了道歉, 蘋果在聲明中表示, 從2018年1月底開始, 公司將把超過保修期的iPhone電池替換費用減掉50美元, 從79美元下調至29美元。 此外, 還將在明年年初發佈作業系統更新, 讓使用者對電池壽命有更多的瞭解。

跳出蘋果“電池門”, 我們來談一下智慧汽車。

智慧汽車被認為是下一個投資風口,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 智慧汽車和智慧手機有一定類比性和延續性。 iPhone對於手機的概念是顛覆性的, 而業內目前正在試圖把這種模式嵌套在汽車上, 有專家打趣地說道, 未來智慧汽車的範本就是在智慧手機的基礎上加四個輪子, 而這種嵌套不只是產品概念上的模仿,

更多是產業生態和商業模式上的移植。

去年三星“電池門”, 高比能量電池的安全性問題引起了業內普遍關注。 而透過蘋果“電池門”, 我們不難看出在電池技術尚未出現實質性進步的當下, 依託電池為驅動的智慧產品發展面臨的窘境。 而電力驅動的智慧汽車將對電池更加依賴, 未來發生在蘋果上的“電池門”將有可能在智慧汽車企業身上發生。

曾有智慧汽車企業負責人向電池中國網表示, 未來智慧汽車產業將跳出產品的局限, 在滿足用戶出行需求的同時, 將更加注重用戶的體驗, 構造一個更加龐大的生態系統, 用更加豐富的內容支撐智慧汽車的發展。 而事實上電池是具有化學壽命的,

電池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 這將成為汽企繞不開的問題。 在電池技術沒有突破性進展前, 鋰電池被認為是最理想的電動汽車動力源。 而在車用電池出現老化時, 將通過何種模式解決也許是當下企業就必須要提前思考的問題。

一些糊弄消費者欲蓋彌彰的商業手段在未來很難行得通, 車企必須在這個問題上拿出自己的態度。 電池中國網認為, 車企的壓力最終將轉嫁給動力電池企業。 而當下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搞價格競爭將市場價格壓低, 後續出現的電池維護的費用將有可能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難題。 國家要求新能源乘用車的質保期是“八年十二萬公里”。 這個質保週期是遠超過智慧手機的, 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將擔負更高的維修機率。

電池中國網認為, 除了過硬的產品品質外, 更多需要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和協同, 才能為企業建立穩定的盈利環境, 否則就極易出現類似於蘋果“電池門”的醜聞。

蘋果“電池門”已經對蘋果公司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 而有關法律專家認為, 雖然聯邦法院對蘋果公司做出巨額處罰性賠償可能極小, 但蘋果公司可能要承擔數以億計美元的訴訟費用和善後費用。 而未來此類事件如果發生在智慧汽車企業和電池企業身上, 也將對企業發展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