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帝企鵝首發:“狐假虎威”的智慧製造2017

本文無配圖, 7000餘字, 閱讀大約需要15分鐘。

又是熱熱鬧鬧的一年, 尤其對於“智慧製造”這個領域。

17年雖然從產業發展的歷史看, 算不上“智慧製造”的元年, 但也應該是被歷史銘記的一年。 不僅是因為這一年行業裡發生的所謂個別“大事件”, 更是因為對於整個產業來說,

這一年製造業終於開始進入“熱搜榜”;成為繼金融、互聯網後的第三極;

這一年意見領袖們逐漸誕生;專家、網紅開始紛紛站上各大舞臺;

這一年市場開始出現分化, “大者恒大, 強者恒強”的格局逐步顯現;

這一年所有產業從業者從夕陽一步邁進朝陽,

事業第二春就此開始……

俗話說, 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熱熱鬧鬧的17年背後究竟我們收穫了什麼?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18年行業是否還會繼續保持高速前行?帶著這些問題, 帝企鵝君跟大夥聊聊這“狐假虎威”的智慧製造2017。

虎皮在身, 卻寸步難行!

之所以說“狐假虎威”, 是因為2017對於整個製造行業而言這身虎皮就是“智慧”一詞。 我們回憶一下, 對於製造業這一輪產業革命的標誌事件是13年漢諾威展覽會上德國發佈的工業4.0革命。 而人工智慧的標誌事件則是16年AlphaGo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 兩者相差3年, 卻在17年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這一結合雖然一下給市場創造了更多可以Show的話題, 卻給從業者製造了更大的難題。

在英文中智慧製造一詞中的“智慧”用的是Smart;而人工智慧裡的“智慧”則是Intelligent。

智慧製造這個概念翻閱資料發現很早就有了, 當時提出來有點像是科幻小說, 描述的是一個未來願景。 而工業4.0提出時雖然也偏向于一個願景, 但隨即就有目標、方向、標準以及產業發展配套而出, 是要實幹的。 而隨著人工智慧的火熱, 這一方面的研究和產業發展也都開始有了關鍵方向和路線。 從技術路線上看兩者有共鳴, 但實踐路徑應該說是完全不同。 所以當某個冠以“**智慧”的論壇上同時請來人工智慧和智慧製造的企業老闆同台演講時, 就會出現相當尷尬的一幕, 兩者講的東西毫無關聯。 當然這是台下聽眾兩者都能聽懂的前提下才能發現的問題, 然而大部分台下觀眾都是一臉懵或者忙著拍PPT發朋友圈。

這個虎皮確實幫助製造業火了一把, 因為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更貼近消費者, 鉅資投入的企業基本又都在互聯網圈, 話題敏感度更高, 受關注度也就更高。 反觀製造業由於基本都是To B業務, 所以本身受眾圈就小, 因此可以說智慧製造著實蹭了一把人工智慧的熱度。

這個熱度蹭的好, 有點帶你裝*, 帶你飛的感覺。 但,

讓我們如何跟客戶交代, 原本推動工業4.0的道路上, 好不容易大家略微形成了個共識, 就是這一階段我們綜合雲技術、IT技術、物聯網技術、自動化技術、精益理論、運籌學等等努力説明規模型成熟企業實現數位化工廠, 達到的目的是提質增效, 最好能實現柔性生產。

就如同北航劉強教授提出的名人名言一樣, 三不要理論的第三不要, “不要在不具備數位化網路化基礎時搞智慧化”。 結果好不容易“忽悠”明白客戶老闆, 正要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突然客戶問了一句咱這智慧體現在哪裡?

智慧體現在哪裡?這著實是一個好問題, 也是智慧製造從17留給18的一個課題。 僅從目前人工智慧領域幾個研究方向:機器識別、影像處理、語音辨識、深度學習……來看,目前直接把應用場景整體定位在製造業還很困難, 個別場景還算可以, 比如將圖像識別技術用於外表品質監控和檢測。

所以目前我們所提的智慧製造非要解釋的話, 勉強算是廣義“智慧”的概念, 即從整個製造產業鏈來看, 從供應鏈到製造鏈再到消費鏈,

讓每個鏈條都更加智慧, 從而促進產業互聯網的的效率提升。

所以“狐假虎威”說不上是這一年智慧製造的機遇還是挑戰, 也許是兩者並存, 修煉好內功, 說不定哪天烏鴉變鳳凰, 狐狸成老虎。 但要注意的是對於我們自己要保持Calm down, 要在機遇中求發展。

深度不夠做廣度?工業互聯網不是消費互聯網!

我記得前兩年大家都在談互聯網企業的降為攻擊, 後來攻擊這個詞不用了, 太扎眼;於是改成了互聯網+製造業;後來製造業人不幹了, 別你加我, 還是我們主動製造業+互聯網吧。 再後來大家總算想明白了, 這誰加誰根本不重要, 就像兩人想互加個微信, 到底誰掃誰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要開始聯繫了。

馬爸爸前段日子出來說, “過去20年,互聯網從無到有;未來30年,互聯網將會從有到無。這個‘無’是無處不在的‘無’,沒有人能夠離開網路而存在。”馬爸爸還是牛啊,這話意思就是說大家不用爭論誰加誰的問題了,今天不論你身處什麼領域、什麼行業,互聯網已經成為跟電力一樣的基礎設施,你不接受互聯網的賦能,你就可以光榮的逝去了。

所以,今年工業互聯網成為了智慧製造的“主戰場”;關於這個話題哪些企業做了什麼,我就不在這闡述了,這類文章網上有的是。在這只說說我的觀點。

這輪平臺戰應該說是始於GE,而且GE幹的還挺早,並且早早的就在國內開始宣傳,Predix甚至一度要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代名詞,沒想到年底的GE這輪人事調整,感覺是差點讓Predix夭折,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我不相信這個平臺會這麼的逝去,那GE幹的也太草率了點,但用風頭不在來形容,還是蠻準確的。

可能是因為工業互聯網被認為是美國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代名詞,所以所謂工業互聯網平臺之戰沒有在這一輪產業革命之初就展開。最開始都是國家戰略的角力。直到今年各大公司才開始在智慧智造這個大概念下,搶佔平臺話語權。尤其是這一年的展會和論壇,你要是不掛著工業雲平臺的概念你都不好意思跟其它互聯網企業老闆打招呼。甚至好像是直接被淘汰出市場一樣。但你如果仔細縱觀這個市場,還是能看出一些問題的。

首先作為雲概念平臺,你就不得不提IaaS,PaaS和SaaS;從目前市場格局來看,競爭最充分激烈的,卻又不會出什麼么蛾子的當屬IaaS產業了。基礎設施商由於需要巨大的積累和投入以及可以不分領域,行業,專業的佈局,規模就已決定了地位,所以這個領域再次驗證了“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的規律。當然遇到“政策牛”除外;目前國外三傑當屬AWS、Azure、IBM。而國內四強阿裡、騰訊、百度、華為也基本壟斷消費雲市場。至於國內著名三大通訊運營商,有些意外,也有些惋惜,可能體制永遠是最大障礙,但聯通作為混改第一股,BAT的深度參與不知會如何影響後市;況且最主要的,萬一哪天政策牛一出手,涉及國家資訊安全領域,“彎道超車”還是即有可能在中國發生的。最讓人不解的是,最近耳聞國內還有想進這個市場的玩家,不知道其決策者是如何考慮的。

之前提到的所謂主戰場,其實指的是PaaS層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尤其在GE和SIEMENS都下血本豪賭這個戰場以後,再也無人懷疑這個方向,大家反正覺得這兩公司投資都是經過大量市場分析調研做的決定,而且又肯于培育市場,就肯定方向錯不了哪去,況且底層框架都是開源技術,在目前忽悠期,投點資,迅速立起來難度不大。這個想法從商業邏輯上沒錯,尤其在中國,外企落地平臺,還是會有很多難度和問題的,要不然也不會有早年BAT這三大模仿秀的發展期了。而且對於做平臺大家所有的經驗來源都是來自消費互聯網,在這個領域起初拼的不是技術,而是拼市場駕馭能力和商業模式創新能力。但工業互聯網畢竟不是消費互聯網,受眾群的不同,會讓兩者有本質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容錯性”。互聯網平臺的成長模式是反覆運算思維,是小步快跑。一版上線有點問題沒關係,通過快速的回饋機制。趕緊升級,二版上線,然後持續更新。所以在互聯網平臺用戶和資本最重要,用戶的重要性在於不斷回饋,資本的重要性在於可以轉化為足夠的人力成本,不斷更新。而在工業領域,尤其是涉及核心的生產領域,一次宕機的損失可能是無法估量的,甚至有的行業還會造成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所以這種反覆運算思維還只能用於非生產核心領域,比如現在的工業雲平臺基本作用就是資料的採集,以及資料的深度挖掘,進行監控和預維護。

雖然困難重重,但這一年明顯見到的是工業人的思維進步,雖然不屑於被互聯網模式忽悠,但開始嘗試去開放心態,開始運用互聯網思維去嘗試解決問題。

對於工業雲平臺,不得不說西門子的PaaS平臺的邏輯是很好的,依託在自動化領域絕對領先的裝機量,打著我家系統上我家雲的概念就能輕鬆收穫一堆小粉絲,但西家向來包容性不夠,從搞TIA和通訊標準就能看出來,所以做開放生態,基因確實有點不好,尤其德國人,你懂得。另外在如此規模的公司不論如何簡化,排在第一位的永遠是“流程”,再加之工業圈的人都比較穩健,風險把控能力雖好,但開拓心確實差一點,所以會給市場留出很多空檔期,讓很多二線玩家也開始殺入戰局,我想就是因為西家這些自身原因,其它玩家也應該感謝西家的不殺之恩。

國內平臺,我個人看好樹根互聯,邏輯上也是因為其在工程車領域的大量裝機量,但有利既有弊,想拓展成通用平臺,卻正好受限與此。其它家,只能歎一口氣,忽悠已大於實質,但是在這個風口期這話不能提,還是要百花齊鳴,市場才有活力。這個領域BAT聲音時強時弱,先別提工業積累,光是業務模式從TO C到TO B就不是這麼容易的,看其招人的節奏,即使挖一堆IBM,Oracle的去做,也不是這麼容易能做到的,但我依然覺得西門子未來這個領域最大競爭對手會是阿裡,搞戰略的各位沒事可以好好研究研究。簡要說,西門子攜工業製造的優勢,往上到研發,供應鏈,消費。阿裡反著來攜巨大消費市場進入供應鏈,C2S,C2F,再加上支付,AI,大資料,雲平臺綜合技術優勢,光想想都覺得前景無限美好。

對於工業互聯網,SaaS其實才是未來最大的市場,就好比在智慧手機領域當IOS和Android兩大系統格局已定之時,巨大的市場是在各類APP應用上。可能巨無霸不一定會出現,但可以培育出無數獨角獸企業。因為在我們國家,市場長尾效應是非常明顯的,任何應用都會有足夠大的市場支撐,等大佬們在各大論壇忽悠夠了,市場培育起來了,提前佈局了的企業就可以乘風破浪,這個賽道足夠長,也足夠寬。總之,工業互聯網的大勢已不可逆轉,除了爭平臺、爭標準。深度理解客戶需求,把深度應用做足,也是很有機會的。對於工業互聯網如果感興趣,推薦閱讀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11月出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可以幫助大家深入瞭解這個領域。(找不到電子版的,可以平臺留言)

強者恒強的時代,智慧製造領域還有沒有創業的機會?

大者恒大,強者恒強。這種現象在如今的互聯網世界開始呈現。這些大公司如同一個個巨大的黑洞,逐步吸走所有資源。一旦發現吸不過你,我就收購你。在智慧製造領域也開始如此,幾個重大並購都出現在今年。那在這個時代,創業者還有沒有機會?

今年羅胖在他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上也提了同樣的問題:“我們不是強者,還能不能登上舞臺?”。他的回答似乎是可以。他把他的觀點抽象為“動車組腦洞”,是因為從2017年發生的事來看,中國經濟分明是每節車廂都有動力的動車組,車廂越多速度越快,所有人都在分享這個時代的機會,也給這個時代創造動力。

正如他所說,2017年,全國各個領域的傳統生意人開始被啟動,那些在行業裡深耕多年,瞭解產業本質,積累了一定資源,能力被證實的人,正在成為新一代創業者。

在智慧製造領域尤其如此,現在一些走在舞臺前面的公司,無論大小、新舊,你會發現其領航人都是具有豐富行業從業經驗的人,以前是風口未到,現在要乘風破浪。所以這個時代又開始變得公平,機會開始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從目前市場來看,平臺之爭已進入白熱化,這是第一梯隊要做的事。而市場機會則來自於產業的“平行性”上,何為“平行性”,就是在這個領域有太多平行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按照時間維度發生,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同時有能力處理所有的平行線。比如工業行業屬性的不同,導致即使同一個問題,在不同行業的處理方案都不近相同,即使大到像西門子這樣的,儘管開發的都是行業通用性產品,但論及解決方案,也沒辦法通吃所有行業,所以在自動化領域和工業軟體領域都存在各類行業集成商。未來在智慧製造領域也一樣,還是會存在不同的行業系統集成商。國家層面也非常重視集成商的培育,相關部委也是一手扶持標準和試點,一手培育系統集成商建設。

另外諮詢服務,尤其是數位化企業諮詢服務將迅速在產業內崛起,道理很簡單,現在的數字化工廠實施風險還是很大,大多行業沒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鑒,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日子裡,借助外力,尤其智力資源,還是一種比較靠譜的方式。尤其是對於動輒上億的投資,花個幾百萬為項目成功保駕護航還是非常值得的。所以抱著這個目的,數位化諮詢只落在紙面上,出個報告是不行的,需要有真刀真槍的落地解決方案,還需要實施監理的能力。這對傳統諮詢業來說會是一個挑戰。所以一些深耕製造業的新型諮詢公司和設計院如果能抓住機會,就會迅速崛起,成為產業新動能。

還有就是很多人認為智慧製造就是說的生產製造,就是工廠裡的那點事。這個理解相對狹義了一些。我之所以把智慧製造稱為一個產業,而不是一個行業。是因為在智慧製造這個鏈條上,除了工廠內的生產鏈條以外,不能忽視的就是上游的供應鏈條和下游的消費鏈條。這三者一起構建出了智慧製造的產業互聯網。這回發現了沒有,在這條產業互聯網,即使你不懂生產製造,你依然可以發現很多商業機會。在這個鏈條裡,每一個新連接,都能造就一個小生態,進而培育出屬於你自己的超級用戶。

總而言之,這個產業還足夠大,市場機會還足夠多,但多數都會留給那些深耕多年,且有準備的人,只想靠著商業模式的顛覆,靠一招鮮,看來會有些困難。

除了上述這些17年引發我們思考的問題以外,還有一些問題苗頭已現,因篇幅有限不再做深入探討,只提出相關問題,猶待18年去思考,去探究、去解決。

萬物互聯的時代,第一生產力終究還是人

這個話題其實是18年來臨之際我最想說的,整個智慧製造剛剛發展的時候,伴隨的聲音就是機器換人後帶來的就業問題。這一點我還沒有體會多深,另一個問題則迫切擺在眼前,這個問題不是有多少人會因智慧製造失業,而是智慧製造這個領域對人才需求的Gap有多大。尤其是現在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沒有足夠的數位化人才,產業整體提質的目標很難達到。人才問題其實也是《中國製造2025》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同《2025》中提到的其它方向相比,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就跟中國國足一樣,換個頂級教練,推行一些先進戰術理念只能治標,有時甚至連標都解決不了。要想治本還是要從產業人才抓起,沒有足夠量的好球員。把世界名帥都薅過來組成個教練團都解決不了問題。

也是11月,清華經管聯合LinkedIn發佈了《中國數字人才現狀與趨勢研究報告》;報告研究發現,從行業上來看,約50%的數位人才都分佈在互聯網、資訊通信等ICT基礎產業,而只有20%在製造業。而再從職能上分我國85%以上的數位人才分佈在產品研發類,而從事先進製造類職能的不足1%。所以目前整個中國數位人才,尤其是先進製造數位人才甚為缺乏。當然數字人才流向金融和互聯網的原因不用說大家也清楚,所以這個變革涉及的深層次問題很多,有時間專門寫一篇論述,這裡不再贅述。

轉型智慧製造企業,技術和流程都在變革,組織架構焉能不變!

這是17年我們在項目執行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制造型企業開始擁抱數位化,擁抱互聯網;但組織機構還是沿用傳統架構,大多數企業IT部門依然邊緣化,雖然在數位化建設上被委以“重任”,但依然只是個項目聯絡官。還有的企業已經存在CIO,但懂IT卻不懂業務的CIO,同IT部門總監本質上也沒有什麼差別。未來數位化企業的組織架構如何變革,這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話題。這也將會成為今年我的重點研究方向。

運動員還是裁判?國家隊何去何從!

涉及到政府職能部門的話題都很難寫,說多了有被封號的風險,不說也確實繞不過去,這幾年部委層面做的其實已經足夠好,引導的事都在做。現在相比不作為,其實更讓人擔心的是,會不會有一天手伸的太長。市場的事還是要回歸市場去解決。

總結:

2017年的智慧製造產業看似大河奔流,實則歲月靜好,一直在發展,卻又沒什麼核心突破。相較於互聯網企業,製造業的反應還是太慢。之所以我們將這次產業變革成之為工業革命,就是因為沒人能清晰預測它會走到哪一步。唯一確信的是這場革命才剛剛開始,還需要所有從業者一起不停的奔跑。

這一年各種大會、小會亦或論壇、培訓從年初一直開到年尾。這是一個好事,因為對於智慧製造第一階段就是在打“認知戰”,隨著認知的升級,我相信產業升級的腳步也會越來越快。18年預祝智慧製造產業更加輝煌,18年我把送給我自己的話,送給我們這個“朝陽”的產業。

“大風起於青萍,厚積方能薄發”。

文章轉載至帝企鵝說

“過去20年,互聯網從無到有;未來30年,互聯網將會從有到無。這個‘無’是無處不在的‘無’,沒有人能夠離開網路而存在。”馬爸爸還是牛啊,這話意思就是說大家不用爭論誰加誰的問題了,今天不論你身處什麼領域、什麼行業,互聯網已經成為跟電力一樣的基礎設施,你不接受互聯網的賦能,你就可以光榮的逝去了。

所以,今年工業互聯網成為了智慧製造的“主戰場”;關於這個話題哪些企業做了什麼,我就不在這闡述了,這類文章網上有的是。在這只說說我的觀點。

這輪平臺戰應該說是始於GE,而且GE幹的還挺早,並且早早的就在國內開始宣傳,Predix甚至一度要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代名詞,沒想到年底的GE這輪人事調整,感覺是差點讓Predix夭折,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我不相信這個平臺會這麼的逝去,那GE幹的也太草率了點,但用風頭不在來形容,還是蠻準確的。

可能是因為工業互聯網被認為是美國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代名詞,所以所謂工業互聯網平臺之戰沒有在這一輪產業革命之初就展開。最開始都是國家戰略的角力。直到今年各大公司才開始在智慧智造這個大概念下,搶佔平臺話語權。尤其是這一年的展會和論壇,你要是不掛著工業雲平臺的概念你都不好意思跟其它互聯網企業老闆打招呼。甚至好像是直接被淘汰出市場一樣。但你如果仔細縱觀這個市場,還是能看出一些問題的。

首先作為雲概念平臺,你就不得不提IaaS,PaaS和SaaS;從目前市場格局來看,競爭最充分激烈的,卻又不會出什麼么蛾子的當屬IaaS產業了。基礎設施商由於需要巨大的積累和投入以及可以不分領域,行業,專業的佈局,規模就已決定了地位,所以這個領域再次驗證了“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的規律。當然遇到“政策牛”除外;目前國外三傑當屬AWS、Azure、IBM。而國內四強阿裡、騰訊、百度、華為也基本壟斷消費雲市場。至於國內著名三大通訊運營商,有些意外,也有些惋惜,可能體制永遠是最大障礙,但聯通作為混改第一股,BAT的深度參與不知會如何影響後市;況且最主要的,萬一哪天政策牛一出手,涉及國家資訊安全領域,“彎道超車”還是即有可能在中國發生的。最讓人不解的是,最近耳聞國內還有想進這個市場的玩家,不知道其決策者是如何考慮的。

之前提到的所謂主戰場,其實指的是PaaS層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尤其在GE和SIEMENS都下血本豪賭這個戰場以後,再也無人懷疑這個方向,大家反正覺得這兩公司投資都是經過大量市場分析調研做的決定,而且又肯于培育市場,就肯定方向錯不了哪去,況且底層框架都是開源技術,在目前忽悠期,投點資,迅速立起來難度不大。這個想法從商業邏輯上沒錯,尤其在中國,外企落地平臺,還是會有很多難度和問題的,要不然也不會有早年BAT這三大模仿秀的發展期了。而且對於做平臺大家所有的經驗來源都是來自消費互聯網,在這個領域起初拼的不是技術,而是拼市場駕馭能力和商業模式創新能力。但工業互聯網畢竟不是消費互聯網,受眾群的不同,會讓兩者有本質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容錯性”。互聯網平臺的成長模式是反覆運算思維,是小步快跑。一版上線有點問題沒關係,通過快速的回饋機制。趕緊升級,二版上線,然後持續更新。所以在互聯網平臺用戶和資本最重要,用戶的重要性在於不斷回饋,資本的重要性在於可以轉化為足夠的人力成本,不斷更新。而在工業領域,尤其是涉及核心的生產領域,一次宕機的損失可能是無法估量的,甚至有的行業還會造成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所以這種反覆運算思維還只能用於非生產核心領域,比如現在的工業雲平臺基本作用就是資料的採集,以及資料的深度挖掘,進行監控和預維護。

雖然困難重重,但這一年明顯見到的是工業人的思維進步,雖然不屑於被互聯網模式忽悠,但開始嘗試去開放心態,開始運用互聯網思維去嘗試解決問題。

對於工業雲平臺,不得不說西門子的PaaS平臺的邏輯是很好的,依託在自動化領域絕對領先的裝機量,打著我家系統上我家雲的概念就能輕鬆收穫一堆小粉絲,但西家向來包容性不夠,從搞TIA和通訊標準就能看出來,所以做開放生態,基因確實有點不好,尤其德國人,你懂得。另外在如此規模的公司不論如何簡化,排在第一位的永遠是“流程”,再加之工業圈的人都比較穩健,風險把控能力雖好,但開拓心確實差一點,所以會給市場留出很多空檔期,讓很多二線玩家也開始殺入戰局,我想就是因為西家這些自身原因,其它玩家也應該感謝西家的不殺之恩。

國內平臺,我個人看好樹根互聯,邏輯上也是因為其在工程車領域的大量裝機量,但有利既有弊,想拓展成通用平臺,卻正好受限與此。其它家,只能歎一口氣,忽悠已大於實質,但是在這個風口期這話不能提,還是要百花齊鳴,市場才有活力。這個領域BAT聲音時強時弱,先別提工業積累,光是業務模式從TO C到TO B就不是這麼容易的,看其招人的節奏,即使挖一堆IBM,Oracle的去做,也不是這麼容易能做到的,但我依然覺得西門子未來這個領域最大競爭對手會是阿裡,搞戰略的各位沒事可以好好研究研究。簡要說,西門子攜工業製造的優勢,往上到研發,供應鏈,消費。阿裡反著來攜巨大消費市場進入供應鏈,C2S,C2F,再加上支付,AI,大資料,雲平臺綜合技術優勢,光想想都覺得前景無限美好。

對於工業互聯網,SaaS其實才是未來最大的市場,就好比在智慧手機領域當IOS和Android兩大系統格局已定之時,巨大的市場是在各類APP應用上。可能巨無霸不一定會出現,但可以培育出無數獨角獸企業。因為在我們國家,市場長尾效應是非常明顯的,任何應用都會有足夠大的市場支撐,等大佬們在各大論壇忽悠夠了,市場培育起來了,提前佈局了的企業就可以乘風破浪,這個賽道足夠長,也足夠寬。總之,工業互聯網的大勢已不可逆轉,除了爭平臺、爭標準。深度理解客戶需求,把深度應用做足,也是很有機會的。對於工業互聯網如果感興趣,推薦閱讀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11月出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可以幫助大家深入瞭解這個領域。(找不到電子版的,可以平臺留言)

強者恒強的時代,智慧製造領域還有沒有創業的機會?

大者恒大,強者恒強。這種現象在如今的互聯網世界開始呈現。這些大公司如同一個個巨大的黑洞,逐步吸走所有資源。一旦發現吸不過你,我就收購你。在智慧製造領域也開始如此,幾個重大並購都出現在今年。那在這個時代,創業者還有沒有機會?

今年羅胖在他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上也提了同樣的問題:“我們不是強者,還能不能登上舞臺?”。他的回答似乎是可以。他把他的觀點抽象為“動車組腦洞”,是因為從2017年發生的事來看,中國經濟分明是每節車廂都有動力的動車組,車廂越多速度越快,所有人都在分享這個時代的機會,也給這個時代創造動力。

正如他所說,2017年,全國各個領域的傳統生意人開始被啟動,那些在行業裡深耕多年,瞭解產業本質,積累了一定資源,能力被證實的人,正在成為新一代創業者。

在智慧製造領域尤其如此,現在一些走在舞臺前面的公司,無論大小、新舊,你會發現其領航人都是具有豐富行業從業經驗的人,以前是風口未到,現在要乘風破浪。所以這個時代又開始變得公平,機會開始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從目前市場來看,平臺之爭已進入白熱化,這是第一梯隊要做的事。而市場機會則來自於產業的“平行性”上,何為“平行性”,就是在這個領域有太多平行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按照時間維度發生,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同時有能力處理所有的平行線。比如工業行業屬性的不同,導致即使同一個問題,在不同行業的處理方案都不近相同,即使大到像西門子這樣的,儘管開發的都是行業通用性產品,但論及解決方案,也沒辦法通吃所有行業,所以在自動化領域和工業軟體領域都存在各類行業集成商。未來在智慧製造領域也一樣,還是會存在不同的行業系統集成商。國家層面也非常重視集成商的培育,相關部委也是一手扶持標準和試點,一手培育系統集成商建設。

另外諮詢服務,尤其是數位化企業諮詢服務將迅速在產業內崛起,道理很簡單,現在的數字化工廠實施風險還是很大,大多行業沒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鑒,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日子裡,借助外力,尤其智力資源,還是一種比較靠譜的方式。尤其是對於動輒上億的投資,花個幾百萬為項目成功保駕護航還是非常值得的。所以抱著這個目的,數位化諮詢只落在紙面上,出個報告是不行的,需要有真刀真槍的落地解決方案,還需要實施監理的能力。這對傳統諮詢業來說會是一個挑戰。所以一些深耕製造業的新型諮詢公司和設計院如果能抓住機會,就會迅速崛起,成為產業新動能。

還有就是很多人認為智慧製造就是說的生產製造,就是工廠裡的那點事。這個理解相對狹義了一些。我之所以把智慧製造稱為一個產業,而不是一個行業。是因為在智慧製造這個鏈條上,除了工廠內的生產鏈條以外,不能忽視的就是上游的供應鏈條和下游的消費鏈條。這三者一起構建出了智慧製造的產業互聯網。這回發現了沒有,在這條產業互聯網,即使你不懂生產製造,你依然可以發現很多商業機會。在這個鏈條裡,每一個新連接,都能造就一個小生態,進而培育出屬於你自己的超級用戶。

總而言之,這個產業還足夠大,市場機會還足夠多,但多數都會留給那些深耕多年,且有準備的人,只想靠著商業模式的顛覆,靠一招鮮,看來會有些困難。

除了上述這些17年引發我們思考的問題以外,還有一些問題苗頭已現,因篇幅有限不再做深入探討,只提出相關問題,猶待18年去思考,去探究、去解決。

萬物互聯的時代,第一生產力終究還是人

這個話題其實是18年來臨之際我最想說的,整個智慧製造剛剛發展的時候,伴隨的聲音就是機器換人後帶來的就業問題。這一點我還沒有體會多深,另一個問題則迫切擺在眼前,這個問題不是有多少人會因智慧製造失業,而是智慧製造這個領域對人才需求的Gap有多大。尤其是現在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沒有足夠的數位化人才,產業整體提質的目標很難達到。人才問題其實也是《中國製造2025》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同《2025》中提到的其它方向相比,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就跟中國國足一樣,換個頂級教練,推行一些先進戰術理念只能治標,有時甚至連標都解決不了。要想治本還是要從產業人才抓起,沒有足夠量的好球員。把世界名帥都薅過來組成個教練團都解決不了問題。

也是11月,清華經管聯合LinkedIn發佈了《中國數字人才現狀與趨勢研究報告》;報告研究發現,從行業上來看,約50%的數位人才都分佈在互聯網、資訊通信等ICT基礎產業,而只有20%在製造業。而再從職能上分我國85%以上的數位人才分佈在產品研發類,而從事先進製造類職能的不足1%。所以目前整個中國數位人才,尤其是先進製造數位人才甚為缺乏。當然數字人才流向金融和互聯網的原因不用說大家也清楚,所以這個變革涉及的深層次問題很多,有時間專門寫一篇論述,這裡不再贅述。

轉型智慧製造企業,技術和流程都在變革,組織架構焉能不變!

這是17年我們在項目執行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制造型企業開始擁抱數位化,擁抱互聯網;但組織機構還是沿用傳統架構,大多數企業IT部門依然邊緣化,雖然在數位化建設上被委以“重任”,但依然只是個項目聯絡官。還有的企業已經存在CIO,但懂IT卻不懂業務的CIO,同IT部門總監本質上也沒有什麼差別。未來數位化企業的組織架構如何變革,這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話題。這也將會成為今年我的重點研究方向。

運動員還是裁判?國家隊何去何從!

涉及到政府職能部門的話題都很難寫,說多了有被封號的風險,不說也確實繞不過去,這幾年部委層面做的其實已經足夠好,引導的事都在做。現在相比不作為,其實更讓人擔心的是,會不會有一天手伸的太長。市場的事還是要回歸市場去解決。

總結:

2017年的智慧製造產業看似大河奔流,實則歲月靜好,一直在發展,卻又沒什麼核心突破。相較於互聯網企業,製造業的反應還是太慢。之所以我們將這次產業變革成之為工業革命,就是因為沒人能清晰預測它會走到哪一步。唯一確信的是這場革命才剛剛開始,還需要所有從業者一起不停的奔跑。

這一年各種大會、小會亦或論壇、培訓從年初一直開到年尾。這是一個好事,因為對於智慧製造第一階段就是在打“認知戰”,隨著認知的升級,我相信產業升級的腳步也會越來越快。18年預祝智慧製造產業更加輝煌,18年我把送給我自己的話,送給我們這個“朝陽”的產業。

“大風起於青萍,厚積方能薄發”。

文章轉載至帝企鵝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