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常說“三教九流”,可是具體是那些你知道嗎?

“三教九流”的意義曾經是頗為高雅的。 “三教”的說法起自三國時代, 指的是儒、釋、道三種教派。 儒, 本孔子所創, 並非宗教, 而漢儒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 把儒家學說渲染得像宗教一樣, 就被人們看做宗教了。 釋, 指東漢時傳人我國的佛教, 以其為印度釋迦牟尼所創而簡稱為釋。 道, 是東漢時創立的一種宗教, 講究煉丹修道, 尋求長生不老之法。 “九流”的說法, 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 指的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儒、墨、道、名、法、雜、農、陰陽、縱橫等學術流派。 後來。 人們把宗教、學術中的各種流派統而稱之為“三教九流”。 隨著時間的推移,

其含義逐漸演變, 今天通常是作為貶義詞, 泛指那些在江湖上從事各種行當的人。

“三教九流”一般被理解為各色人物和各色行當, 並泛指舊時下層社會闖蕩江湖從事各種行業的人。 在我國古代白話小說中的三教九流一詞, 往往含有貶義。

其實, 三教九流本來並沒有這樣的貶義, 而是泛指宗教和學術的各種流派。

年畫《九流圖》在漢朝時, 漢儒將“夏尚忠, 殷尚敬, 周尚文”稱為三教, 也有將儒家的施教內容稱為三教的。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 三教通常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這個說法最早見於三國時代, 吳國的孫權和尚書令闞澤的談話。 後世的三教, 意思基本固定, 指儒、釋、道。

九流最初指先秦時期的九個學術流派。 《漢書·藝文志》中的九流具體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後世用九流一詞泛指各種學術流派, 進而指代各種職業和各色人物。 有一種說法將九流分為上、中、下三種:

“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 三流皇帝四流官, 五流員外六流客,

七燒八當九莊田。 其中“客”指商客(商人), “燒”是燒鍋(作酒的), “當”是開當鋪的。

“中九流”是:一流舉子二流醫, 三流風鑒四流批, 五流丹青六流工, 七僧八道九琴棋。 其中“風鑒”就是看風水的陰陽先生, “批”是批八字的即算命的。

“下九流”是:一修腳, 二剃頭, 三從四班五抹油, 六把七娼八戲九吹手。 其中“班”是班頭衙役, “抹油”指開飯館的, “把”是江湖賣藝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