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為什麼單從“掛杯”判斷老酒品質並不靠譜

酒桌上打開一瓶陳年老酒, 酒友們定然為之興奮, 從頻頻舉杯一口幹, 變成放慢節奏細細品了。 一是通過細心的感官發現, 對陳年老酒增進認知;二來享受品味老酒的過程。

陳年白酒香氣濃郁, 倒入杯中, 先舉杯觀察酒液的透明度, 再逆時針轉動酒杯, 看看酒液的掛杯效果。 掛杯痕跡明顯、均勻, 像絲綢一樣, 酒液清澈透明(醬香型白酒一般微黃), 沒有絲毫雜質。 稍有經驗的酒友會大呼:好酒!但是, 僅僅從掛杯就認定酒質優劣是否準確呢, 這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展開。

首先, 掛杯跟白酒的酒精度有直接關係。 酒液接觸杯壁的面積越大, 揮發作用越強, 表面的張力會增大, 形成了酒液所到之處會顯得凸出。 由於引力作用, 酒液順著酒杯下滑便形成“淚痕”。 其實反映了酒液中酒精與水的相互作用。

一般來說, 高度白酒掛杯效果比低度酒更明顯。 這與觀酒花大小和堆花時間長短來判斷酒精度的道理相似,

都與酒液表面張力有關, 在之前專題中有過介紹。 顯然, 酒精度高的老酒, 掛杯的賣相自然都不錯。

其次, 掛杯跟酒的品質有什麼關聯。 掛杯明顯的老酒, 喝起來酒體醇厚, 回味悠長。 前面說了掛杯與酒精含量有關, 因此有的白酒通過新工藝勾兌, 或通過某種增稠劑添加也能增強掛杯的效果。 所以, 單從掛杯來判斷酒質高低, 似乎不太靠譜。 市場上有些幾十元一瓶的新酒, 掛杯效果也非常好, 有的假老酒通過人工添加就能提升掛杯的持久性。

再次, 同一款白酒, 陳年老酒與新酒的掛杯也有差別。 舉個例子, 醬香型陳年老酒, 顏色泛黃, 酒液顯得粘稠, 倒在杯中酒會沿著杯壁蔓延, 並能達到一定高度, “淚痕”持久;一般的醬香型新酒顏色會略淡, 在酒杯壁上蔓延的高度相對要低。 醬香老酒含有大量芳香酯類聚合物, 分子間的作用力大, 整體表面張力強, 掛杯多而久。

於是, 掛杯有時會作為品酒的一個參照系。 茅臺醬香酒有一個特點叫空杯留香,

喝完的醬香酒空杯放置一段時間, 仍然能聞到彌留的醇香。 這與酒體中各種酯類等香氣成分以及掛杯的粘度相關。 據此, 很容易將醬香酒與其它香型白酒或劣質酒、假酒等區分開來。

綜上可得出結論:品質好的老酒掛杯效果好, 掛杯好的不一定都是好酒。 僅僅觀察掛杯去判斷白酒的品質, 無論是看掛杯的密度、持續時間等, 都不儘然準確。 實際上, 在白酒品質高低的評比中, 掛杯也不作為得分標準, 它只是酒液的一種呈現效果。 不同香型, 不同工藝釀造出來的白酒, 酒體也存在較大差別, 因此掛杯不具備廣義上的可比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