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周平王姬宜臼簡介及早年經歷!

周平王姬宜臼(?―西元前718年), 姬姓, 名宜臼(一作宜咎), 周幽王姬宮湦之子, 母王后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 東周第一任君主, 西元前768年―西元前718年在位。

西周末年, 周幽王無道, 于後宮得褒姒以後, 生子伯服。 不久, 竟廢申後及姬宜臼, 以褒姒為後, 以伯服為太子。 於是姬宜臼逃奔申國, 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進攻周幽王, 周幽王與鄭桓公均被犬戎所殺。 隨後, 申、魯、許等諸侯國擁立姬宜臼繼位。 姬宜臼為避犬戎之難, 於西元前770年遷都洛邑, 是為周平王, 史稱東周。 “平王之時, 周室衰微, 諸侯強並弱, 齊、楚、秦、晉始大, 政由方伯”, 周平王在內外交困中度過五十年, 於西元前718年去世。

早年經歷

周平王姬宜臼, 姬姓, 名宜臼, 是周幽王姬宮湦之子。 其母為王后申後, 薑姓, 是申國國君申侯之女。 周幽王在位時, 將姬宜臼立為太子。

後來, 周幽王寵倖妃子褒姒。 周幽王八年(西元前775年), 周幽王竟然廢嫡立庶,

廢黜申後的王后之位, 姬宜臼的太子之位;改立褒姒為王后, 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為太子。 姬宜臼便與母親申後暗中逃到申國, 投奔申侯。

擁立繼位

周幽王十一年(西元前772年), 申侯因周幽王廢黜女兒申後、外孫姬宜臼之事而惱怒, 於是聯合鄫國(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舉進攻西周都城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 不久, 犬戎攻陷鎬京, 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 擄走褒姒, 取走周朝的全部財物離去。 申、魯、許等諸侯國擁立姬宜臼繼位, 是為周平王。

東周之始

周平王元年(西元前768年), 周平王為躲避犬戎的侵襲, 於是在秦國軍隊的護送下, 將都城東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 周平王任命鄭武公擔任司徒, 讓他與晉文侯一同輔佐周王室。 周平王在鄭武公、晉文侯的輔佐下, 勉強支撐殘局。 東遷之後的周朝, 史稱東周。 東周開始的這一年, 便是春秋時期的開端。

在周平王繼位同時, 諸侯虢石父擁立周幽王的兒子伯服為天子, 史稱周攜王, 周王朝出現兩王並列的局面。 周攜王二十一年(西元前750年),

支持周平王的晉文侯攻殺周攜王, 使周王朝再度重新統一。 結束周王朝長達10年的兩王並立局面, 穩定東周初年的局勢。

列秦諸侯

周平王東遷時, 因秦國國君秦襄公在犬戎攻打周朝時, 作戰得力, 立有大功, 而且還派兵護送他遷都, 於是提升秦襄公為諸侯, 賜封給他西戎攻佔的岐山以西土地(今陝西省鳳翔縣一帶), 說:“西戎兇惡無道, 掠奪我們岐、豐的土地, 只要秦國能攻打並趕走西戎, 如果秦國攻佔這些土地, 那這些土地就歸秦國所有。 ”並與秦襄公盟誓。 不久, 秦國攻佔岐山以西地區, 秦國從此開始發展起來。

勢力減弱

由於大片故土喪失, 周王朝僅僅擁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 東不過滎陽, 西不跨潼關, 南不越汝水, 北只到沁水南岸, 方圓只有六百餘裡, 地窄人寡, 與方圓數千里的大諸侯國相比, 它只相當於一個中等諸侯國而已。 周王朝因此大大衰落。 鄭、晉、齊、魯、燕、宋、楚等大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和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 相互之間不斷進行兼併戰爭, 形成諸侯爭霸的紛亂局面,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大變革的動盪時期。

去世孫繼

周平王五十一年(西元前718年),周平王去世,諡號平王。周平王的太子姬泄父(姬泄父)很早去世,故由周平王之孫、姬泄父之子姬林繼位,是為周桓王。

形成諸侯爭霸的紛亂局面,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大變革的動盪時期。

去世孫繼

周平王五十一年(西元前718年),周平王去世,諡號平王。周平王的太子姬泄父(姬泄父)很早去世,故由周平王之孫、姬泄父之子姬林繼位,是為周桓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