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鬧蝗災餓死人無數,但為何人們寧願人相食也不吃蝗蟲?

對於古代的百姓來說, 小農經濟條件下的他們都是靠天吃飯, 一旦遇到洪災、旱災、蝗災等他們都會糧食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沒有了糧食的百姓們只能啃樹皮, 吃樹葉甚至人相食。 特別是遇到了蝗災更為嚴重。

一陣蝗蟲過後, 別說莊稼了, 連樹葉、小草都一乾二淨。 因此, 百姓一旦遇到蝗災就會出現大量餓死的現象。 這就有人問了:蝗蟲吃了百姓的莊稼, 百姓同樣也可以把蝗蟲吃掉啊, 畢竟咱們是站在食物鏈最高層的啊, 難道這蝗蟲有毒?

這話聽起來似乎也是很有道理, 這蝗蟲也確實沒有毒, 畢竟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為此代言, 但為何百姓們還是沒有吃蝗蟲, 還是被餓死了呢?

先來說一下唐太宗的感人代言事蹟:一次蝗災之後, 百姓再一次陷入大災難之中, 唐太宗知道此事後大怒, 他心裡恨透了這些搶了百姓食物的蟲子, 隨手就抓了幾隻生吞了,

說道:“你如果有靈, 就吃了我的心, 別再吃我百姓的糧食。 ”即若有蝗蟲之神, 請噬我心, 勿食我民之糧。

由此可見, 李世民確實是為民著想的好皇帝, 蝗蟲也確實沒有毒;

另外一個問題, 百姓果真不吃蝗蟲?下面再來看兩個文獻記載:

“唐朝德宗年間, 東自海,

西盡河隴, 蝗蟲蔽天, 所至草木不留, 田稼食盡, 百姓饑, 捕蝗為食。 ”

“元朝至正年間, 河南、山東、河東等多地出現蝗災, 蝗食莊稼草木俱盡, 饑民捕蝗為食。 ”

因此可見, 災難過後饑餓的百姓連樹葉、人都吃, 怎麼可能不敢捕食蝗蟲。 那麼問題又來了, 既然蝗蟲可以吃,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百姓在蝗災之中餓死?

答案也很簡單:那就是蝗蟲也不是容易吃到的。 分三點解釋:

一、蝗災之前, 百姓家裡還會有一點糧食, 所以蝗災剛開始人們並不會捕食蝗蟲, 但是沒過多久, 糧食吃完了, 蝗蟲也已經飛走了;

二、蝗災中的蝗蟲與一般蝗蟲不同, 即飛蝗, 遷徙的速度非常快, 就算是認真的想抓, 也抓不到多少;

三、蝗蟲吃完莊稼不可能停在原地等著百姓吃上一個季節, 就算剛開始能吃到, 也很難維持一段時間。

由此可見, 古代的蝗災對百姓真的是一場大災難, 其實別說有沒有毒, 可能就算有毒, 他們也想短時間的充饑, 畢竟, 那個時候的災難過後, 除了還有土, 真的是沒有什麼能夠往嘴裡填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