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常為土地開戰 秦穆公為何要救濟鬧饑荒的晉國?

核心提示:這就是所謂的殽函谷地, 因為這裡後來建起了一道赫赫有名的關口, 就是函谷關。 秦穆公頻頻插手晉國內政, 表面上是學雷鋒做好事, 其實他念茲在茲的, 就是這塊土地。 晉惠公則深知, 這塊土地絕不能放棄。 一旦真放棄, 那春秋時的晉國, 就成了五代時候的後晉了。

我們從秦穆公說起。 前面說了, 霸主不是活雷鋒。 但是, 你看《左傳》或《史記》裡秦穆公的故事, 第一印象, 這位霸主還真是活雷鋒。

當然, 要講一個好人的故事, 還一定需要一個壞種做陪襯。 這個又無賴又愚蠢的壞種, 就是晉惠公。

晉獻公死,

晉國發生了內亂, 於是公子們紛紛流亡國外。 國內局勢大致穩定後, 國內的大夫就放出話來, 請這些公子們回國。 --這和齊國公孫無知之亂後, 大夫們請流亡在莒國的齊桓公回國是一樣的。

其中一個公子叫夷吾的, 想回去, 可是他又擔心國內這些大夫權力太大不好控制, 於是他決定先找外援, 這就想到秦國了。 --秦穆公娶的他姐姐, 是他大舅子。 於是他派人去跟秦穆公說:“你幫我回去, 我就把河外的土地割讓給你。 ”

於是秦穆公派兵護送夷吾回國做了國君, 這就是晉惠公。 這是魯僖公九年的事。

但是晉惠公回國後就反悔了, 送話給秦穆公:“當初我跟你是說過, 把河外給你。 但是我晉國的大臣都說:‘這片土地是我們晉國的先君遺留下來的土地,

是我們晉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當時你流亡在外的時候, 有什麼資格把這塊地許給別人呢?’我拿他們也沒辦法。 ”

於是他就賴著地不給了。

過了幾年(僖十三), 晉國發生饑荒, 老百姓沒飯吃。 這個晉惠公是真拉得下臉來, 這時又想起秦國了, 就派人跟秦國討要救濟糧。 秦穆公說:“其君是惡, 其民何罪?”晉惠公是混蛋, 但是晉國的人民是無辜的。 於是派船給晉國運糧食。 一船一船的糧, 船隊規模很大, 因此歷史上特別記了一筆, 叫“泛舟之役”。

第二年(僖十四), 輪到秦國災荒了, 於是秦國跟晉國要救濟。 結果, 晉惠公君臣一討論, 結論是“皮之不存, 毛將焉附”, 皮都沒有了, 毛還能長哪兒啊?這意思是, 答應給秦國的地沒給,

已經結了怨了;現在就是給糧, 仇恨也消除不了。 當初答應給地, 是皮, 到底沒給, 是皮之不存;現在給糧, 是毛, 給了也白給, 是毛將焉附。

於是晉惠公就眼看著秦國人挨餓。 秦穆公終於忍無可忍, 興兵攻打晉國, 秦晉兩軍軍在韓原大戰。 好人有好報, 秦國人到底是揚眉吐氣了, 獲得了勝利, 抓住了晉惠公。

之後, 秦穆公再一次顯出大仁大義, 沒有殺晉惠公, 居然還把他給放回去了。

這是粗讀歷史故事所得出的印象, 就看好人壞人了。 讀書細一點則不難發現, 晉惠公確實不是什麼好東西, 不過從晉國的角度看, 確實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兌現那個承諾, 把河外列城送給秦國的。

這個河外列城到底是什麼地方呢?黃河從龍門山到華陰,

是南北流向的, 然後便折而向東。 對晉國來說, 河西和河南, 都是河外。 所謂河外列城, “東盡虢略, 南及華山, 內及解梁城”, 我們不作詳細的地理考辨了, 反正大略說, 其中最關鍵的, 就是晉獻公假途伐虢, 所吞併的那塊虢國的土地。

我們知道, 中國的地理形勢, 由西向東, 可以分為由高而低的三級階梯。 這個地方, 正是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 黃河奔騰而下, 兩岸都是崇山峻嶺, 險峻異常。 這就是所謂的殽函谷地, 因為這裡後來建起了一道赫赫有名的關口, 就是函谷關。

這是秦要向東爭霸的咽喉通道, 晉國控制住這裡, 也就等於是扼住了秦的咽喉。 反過來, 一旦秦國得到了這裡, 秦國打晉國就好像水之就下, 勢不可當。

秦穆公頻頻插手晉國內政, 表面上是學雷鋒做好事, 其實他念茲在茲的, 就是這塊土地。 晉惠公則深知, 這塊土地絕不能放棄。 一旦真放棄, 那春秋時的晉國, 就成了五代時候的後晉了。 寫歷史的人, 也一定會議論說:“晉惠公拘泥於匹夫的小信用, 而忘掉了國家的大義。 ”反正對失敗者, 大家是總找得出很多批評的理由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