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堅果業成食安輿情重災區

高飛銳思想

法制日報法治週末報社

法制日報旗下法治週末推出, 資深財產經觀察家曾高飛主筆,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藍鯨財經、企鵝號、鳳凰號、百家號、網易號、天涯號聯合出品。 精心鍛造, 工匠文章;日日更新, 堅守原創理念。 激揚產業, 共用思想;利國利民, 放飛初心夢想。

郵箱:xyzzgf@163.com 手機:13693183978

堅果與炒貨已成為廣大消費者青睞的休閒食品。 英敏特發佈的《零食消費趨勢——中國2017》報告的資料顯示, 堅果瓜子類零食是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零食品類, 其市場銷售額在2016年達到了2637億元人民幣, 2020年或達3456億元人民幣。

堅果業蓬勃擴張的同時, 安全與品質問題也浮出水面, 比如變質堅果回收後重新上市, 加工時濫用香精、糖精等物質, 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化學物質超標等。 在本次研究整理的《2017年食安網路輿情監測報告》(見法治週末官網)當中, 堅果業雖不是輿情數量最多的前十類別,

但也以192批次不合格產品的“成績”排在第十一位。

“中國網路口碑”結合了國家食藥監總局2017年1-10月份相關資料, 對互聯網大資料進行了挖掘與分析, 匯總整理了涵蓋全國14個省市、192批次不合格產品案例, 對堅果業的安全品質問題進行分析。

堅果產品的主要問題

這192批次的問題產品, 涉及到市面上常見的巴旦木、炒瓜子、炒黑芝麻、吊爐花生、怪味胡豆、五香花生仁、腰果等眾多品類。

最大的問題則是“超標”。 在這些問題產品中, 二氧化硫超標的產品涉及企業40家、黴菌超標涉及企業25家、酸價超標涉及企業17家、大腸菌落超標涉及企業9家、滑石粉超標涉及企業3家、菌落總數超標涉及企業3家、甜蜜素超標涉及企業1家、黃麴黴毒素超標涉及企業1家、鉛超標涉及企業1家、其他超標涉及企業13家。

上述指標都是衡量食品衛生品質的重要指標。 專家表示, 這些不合格的堅果一旦被消費者食用, 不合格指標的毒素和化學物質被人體吸收, 將會對身體產生巨大的危害。

如果按照地域進行統計, 這192批次的不合格堅果產品涉及到的企業主要分佈在安徽、浙江、河南、山東、遼寧, 各有15家以上;其次是廣東、甘肅、湖北、江蘇, 都在10家以上;而北京、廣西、湖南、吉林、內蒙古、上海相對較少。

網紅堅果也上黑榜

值得注意的是, 在這些問題堅果食品當中, 涉及到的不少品牌在市面銷量較大、一度頗受消費者歡迎。

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225g袋裝開心果在各大超市和電商平臺均有銷售。

不過在2017年, 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對天貓超市上這一產品進行抽檢發現其黴菌超標, 此事經過媒體報導後一度引發廣泛關注。

同樣暢銷的還有金果園老農(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100克袋裝琥珀山杏仁, 其在鄭州鄧尼斯百貨有限公司焦作市塔南分公司銷售的這款產品也被鶴壁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測出黴菌超標。

此外, 北京市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鄭州第六分公司銷售的蘭州正林農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28克袋裝南瓜子(椒鹽味)以及南京市溧水區經濟開發區寧溧高科技產業園銷售的江蘇座上客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葵花籽, 這兩款產品也分別被檢測出存在黴菌超標和過氧化值超標的問題。

業內專家分析, 目前不少網售堅果炒貨零食產品屬於OEM代加工貼牌生產, 食品代工能讓企業在短時間內規模迅速擴大, 但這種貼牌生產的模式中, 企業對產品品質的把控力較弱, 安全隱患較高。

然而, 一邊是營收的節節高升, 一邊卻是負面輿情接連被曝。

2016年2月初, 三隻松鼠被媒體曝光部分批次奶油味瓜子被檢出甜蜜素含量超標, 三隻松鼠代工模式弊端隨之顯露。 時隔一個月之久, 三隻松鼠鬆口承認並下架問題產品。

事後, 面對消費者的信任危機, 三隻松鼠表示將投資數千萬元建成產品檢測工廠, 同時將籌建線下品牌體驗店, 專注於產品精緻化、服務個性化、設計創意化、技術人性化等工作。

然而,到了2017年,三隻松鼠再次深陷輿論漩渦。

2017年11月,中國網以《三隻松鼠食品問題頻出巨額廣告流量費鋪不平IPO之路》為題對三隻松鼠的種種問題進行大幅報導,引發輿情反彈。報導稱,2017年1月22日,天貓超市銷售的三隻松鼠開心果被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出黴菌超標;2017年8月15日,國家食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佈抽檢公告,三隻松鼠開心果黴菌超出國家標準1.8倍,列入不合格名單。報導還指出,三隻松鼠靠“貼牌”做“品牌”的模式,因缺乏對產品品質的把控能力,頻繁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將成其上市路上的大屏障。

據悉,三隻松鼠在2017年4月21日披露上市招股說明書,擬在創業板上市。不過,2017年12月12日,證監會發佈公告稱,鑒於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第72次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由此,三隻松鼠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濃霧。

-The End-

曾高飛

法制日報社法治週末總編輯助理

央視財經評論員 人民網3C&環球網財經專欄作家

鳳凰網名博 青年作家 產業經濟觀察家

然而,到了2017年,三隻松鼠再次深陷輿論漩渦。

2017年11月,中國網以《三隻松鼠食品問題頻出巨額廣告流量費鋪不平IPO之路》為題對三隻松鼠的種種問題進行大幅報導,引發輿情反彈。報導稱,2017年1月22日,天貓超市銷售的三隻松鼠開心果被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出黴菌超標;2017年8月15日,國家食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佈抽檢公告,三隻松鼠開心果黴菌超出國家標準1.8倍,列入不合格名單。報導還指出,三隻松鼠靠“貼牌”做“品牌”的模式,因缺乏對產品品質的把控能力,頻繁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將成其上市路上的大屏障。

據悉,三隻松鼠在2017年4月21日披露上市招股說明書,擬在創業板上市。不過,2017年12月12日,證監會發佈公告稱,鑒於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第72次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由此,三隻松鼠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濃霧。

-The End-

曾高飛

法制日報社法治週末總編輯助理

央視財經評論員 人民網3C&環球網財經專欄作家

鳳凰網名博 青年作家 產業經濟觀察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