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644年,只有一個辦法可以拯救大明,崇禎皇帝心裡非常清楚

1644年, 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攻入北京城, 崇禎皇帝在走投無路之下, 在煤山上吊殉國。 崇禎皇帝死時, 用頭髮遮住臉, 用血在衣服上寫了最後的遺言。 內容大概是:

我在位十七年, 治國無方, 導致賊寇四起, 國破家亡。 我沒有臉到地下去見列祖列宗, 只能以發遮面。 我的屍體任由你們處置, 哪怕是被分屍我也不在乎, 但請你們不要傷害百姓, 他們是無辜的。

崇禎是最受人同情的一位亡國之君, 他沒有亡國之君的劣跡斑斑, 他勤于朝政、勤儉節約、不沉湎於聲色犬馬。 可大明帝國傳到他手裡的時候, 早就已經被他的哥哥(天啟)、爺爺(萬曆)敗壞的差不多了, 就是這麼一個爛攤子, 崇禎可以維持十七年, 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1644年的大明帝國, 北有發跡于白山黑水間的滿洲鐵騎, 中原有李自成、張獻忠率領的數百萬的流民, 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亡國只是遲早之事。 難道大明朝到了1644年,

真的已經走上絕路, 無藥可救了?讓我們先來看兩件事情, 在下定論……

第一件事:崇禎九年

這一年, 明朝為了鎮壓起義軍, 派出了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眾多名將的華麗陣容, 他們也不負崇禎的期望, 在七月打敗起義軍, 活捉起義軍首領高迎祥,

李自成等人率領殘部逃跑, 正當明朝官軍準備集中力量, 掃清起義軍的時候。 滿洲八旗突然率兵入關, 連續攻破北京周邊昌平等16座城池, 崇禎帝大驚, 立刻下旨調盧象升率軍馳援, 中原兵力空虛之後, 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又都乘機複起。

第二件事:崇禎十一年

在崇禎十年, 明朝派出楊嗣昌負責鎮壓農民軍, 楊嗣昌採用“四正六隅, 十面張網”策略,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中, 大大消弱了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的實力。 隨後, 孫傳庭、洪承疇聯手伏擊李自成部, 李自成大敗只率領17人逃入商洛山中, 張獻忠也投降明朝。

大明朝鎮壓了農民軍, 本可以有機會喘息一下, 肅清中原的流民。 可是崇禎十一年(1638年)八月, 滿洲八旗再次入關, 侵入京畿腹地。 中原明軍被迫再次被調往北部。 李自成等人得以在山中養精蓄銳, 為後來的再次出山打下了基礎。

通過上面兩件事不難看出, 在崇禎十一年以前, 明軍完全有實力清繳農民起義軍。 只是每次都被清軍的入關打亂部署, 南北雙線作戰, 最終拉垮了大明王朝。 而拯救大明王朝的唯一辦法, 就是先與一方議和, 專心對付一股力量, 然後才能求勝。 跟農民軍議和顯然不可能, 那麼就只能與清軍議和了。

崇禎十一年, 在清軍入關之時, 楊嗣昌向崇禎皇帝上書, 提出“安內方可攘外”的戰略, 主張與清軍議和,然後集中力量,消滅中原流民。等到中原穩定之後,大明積蓄力量,在調轉頭來,抵禦或消滅滿清八旗。

崇禎皇帝心知肚明,知道議和是一個上上之策,但是崇禎的性格屬於剛愎自用,他不想落下一個委身議和的駡名,就希望由楊嗣昌等大臣共同上書,他再勉強同意議和,這樣就能不背負議和的駡名。

可誰知道,楊嗣昌的提議剛一提出,就遭到了宣大總督、勤王兵總指揮盧象升等人的激烈反對。崇禎皇帝見到這種情況,知道先前想好的議和辦法已經不可行,最後議和只能放下不提。而明朝也錯了最後一個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

主張與清軍議和,然後集中力量,消滅中原流民。等到中原穩定之後,大明積蓄力量,在調轉頭來,抵禦或消滅滿清八旗。

崇禎皇帝心知肚明,知道議和是一個上上之策,但是崇禎的性格屬於剛愎自用,他不想落下一個委身議和的駡名,就希望由楊嗣昌等大臣共同上書,他再勉強同意議和,這樣就能不背負議和的駡名。

可誰知道,楊嗣昌的提議剛一提出,就遭到了宣大總督、勤王兵總指揮盧象升等人的激烈反對。崇禎皇帝見到這種情況,知道先前想好的議和辦法已經不可行,最後議和只能放下不提。而明朝也錯了最後一個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