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佛教:諸佛之教

你實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根本不是問題, 認為你不該是那樣的人才是問題。

如果你情商很低, 那有什麼問題?如果你很笨拙,

那有什麼問題?如果你是一個窮人, 那有什麼問題?這些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你能接受自己就是那個樣子的嗎?

不能接受自己如是的樣子, 才是整個問題的焦點。 不管自己或世界是什麼樣, 接受它, 問題消失了;不接受, 問題被製造和滋生出來。

不能接受事物本來樣子的永遠是心, 一顆任性、糊塗、看不清現實存在的心。 現實存在沒有任何問題, 不管它是什麼樣子的, 當我們痛苦難過, 問題都出在心上, 所以有智者解決問題, 都直抓根本, 在打結處下功, 因而, 諸佛都談心、心、心。 故有佛語以心為宗的說法。

一顆任性的心, 一顆糊塗的心, 一顆看不清現實存在的心, 是問題的根源。 任性的心, 意味著是一顆習慣性強大的心, 一顆愛發脾氣的心,

一顆不顧一切只追逐自己喜歡的感受的不理智的心。

習慣性強大, 即是業力深厚;愛發脾氣, 即是嗔;不顧一切, 追逐自己喜歡的感受, 即是貪。 對待這樣一顆貪和嗔的業力深厚的心, 諸佛開出的處方是, 建立戒制, 訓練定力, 也就是行為療法。 自律、守規矩和堅持是它的重點。

糊塗、看不完現實存在的心, 即是癡。 對待一顆這樣的心, 諸佛的重點是, 開發智慧, 糾正歪曲認識。 也就是認知療法。

總體而言, 對待一顆貪、嗔、癡的病心, 諸佛給出的治療方案是戒、定、慧。 用現代心理學的詞彙來說, 諸佛教給我們對待這顆心的方式是, 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 只是它的行為療法更加系統和健全, 它的認知療法走得更加深遠。

這是對“開悟”之前的心而言的,

是給大多數、普通人的處方。 對於“開悟”的心, 或少數極為聰慧的人、極有慧根的人, 佛給出的療法是森田療法, 走自然的道路, 走無為的道路, 走老子的道路。

你的根器是什麼樣子的?中下根器, 行為療法+認知治療;上等根器, 森田療法, 無為而治。

戒、定、慧, 是諸佛三板斧。 戒、定是改變之術, 給中下智人的;慧是接受之法, 給上智者的。 對於最上智者, 沒有什麼可改變的, 也沒有什麼可接受的, 一切不過頭腦所生, 如夢中空花, 逮無所有, 何勞把捉。 能悟此者, 安住本性不動, 一任幻華自生。

就究竟而言, 佛教的重點不是教導改變之術, 而是教導接受之法。 甚至, 也不是接受之法。 因為從佛智看來, 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接受的。 接受是一件多餘的事。

在諸佛看來, 消除或改變一件事物是多餘的, 而接受它, 也是多餘的。 只有多事人、不明智人, 才在那裡消除、改變或接受, 大智之人都無這些。

諸佛日日與諸法相對, 沒有這些心。 物來則應, 物去不留, 物在亦無多餘心, 只是清淨本然, 只守清淨本然。 物也清淨本然, 人也清淨本然, 心間忽有念頭生, 猶如空中有虛花起, 不成障礙。 雖似有, 而實無有, 諸佛見一切法, 皆是如此。

能得此智, 即得諸佛精髓。 能行此行, 即與諸佛同行。 來, 瞭解佛心, 深得佛心, 與佛同行。

佛學文化,博大精深,傳遞正信,弘揚佛法

手機應用商店搜索【 天天佛】免費學佛修行必備APP

敬請關注我們, 感恩各位師兄法佈施, 南無阿彌陀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