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不愛一個人可以那麼美

『詩風雅韻』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古人說分手總是豁達坦蕩的, 即使心中有無限不舍或幽怨, 依然給人以最美的分離, 即便不在一起,

也願你我各自安好。

《贈鄰女》

【唐】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 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 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 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 何必恨王昌?

古典君:此詩是至情之語, 魚玄機才十七八歲便嫁給李億為妾, 原先甚得李的寵愛, 後李因其妻之讒言, 而將玄機冷落。

她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出發, 總結出了當時女子的愛情, 哀婉的韻律, 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行行重行行》

【漢】無名氏

行行重行行, 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裡, 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 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 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

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 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複道, 努力加餐飯。

古典君: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盪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 坐愁相思了無益, 與其憔悴自棄, 不如努力加餐, 保重身體, 留得青春容光, 以待來日相會。

《贈去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孫逐後塵,

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

古典君:這首詩因背後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而廣為流傳。 其中的“蕭郎陌路”也成為成語, 比喻女子對原來愛戀的男子視若路人, 不願或不能接近。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唐】張籍

君知妾有夫, 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 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 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 何不相逢未嫁時。

古典君:此詩具有雙層面的內涵, 在文字層面上, 它描寫了一位忠於丈夫的妻子, 經過思想鬥爭後終於拒絕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 守住了婦道;在喻義層面上, 它表達了作者忠於朝廷、不被藩鎮高官拉攏、收買的決心。

《寫情》

【唐】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古典君:此詩描寫主人公與喜歡的女子約會不至而感到失望、無奈,甚至絕望不已的心情。詩中說,詩人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奈何伊人爽約,於是失望之極,“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表現了失戀的痛苦之情。

《有所思》

【漢】無名氏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複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妃呼狶!

秋風肅肅晨風颸,

東方須臾高知之!

古典君:此詩以“雙珠玳瑁簪”這一愛情信物為線索,通過“贈”與“毀”及毀後三個階段,來表現主人公的愛與恨,決絕與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餘波不竭,從而構成了描寫女子熱戀、失戀、眷戀的心理三部曲。

《白頭吟》

【漢】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複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古典君: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該詩通過女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個個性爽朗,感情強烈的女性形象。同時表達了失去愛情的悲憤和對於真正純真愛情的渴望,以及肯定真摯專一的愛情態度,貶責喜新厭舊,半途相棄的行為。

《妾薄命》

【唐】李白

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

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古典君:長門宮雖然只有一步之遙,皇帝卻不肯回車一顧。雨落在地,不能再回至天上;水倒在地,難以再收回杯中。君王與阿嬌之間的情意,如同流水各自東西。

《謝池春·殘寒銷盡》

【宋】李之儀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後。

花徑斂餘紅,風沼縈新皺。

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

正佳時,仍晚晝。

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

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

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古典君:這是一首傷春懷人詞,抒寫離別相思之苦。上片描繪暮春落紅滿徑、飛絮飄舞的景色,動靜結合,畫面鮮明;下片抒寫深情相思企盼的悽楚愁苦,以尋常口語細細傾訴,極富人情味,真摯感人。

《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晏幾道

留人不住,

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

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

枝枝葉葉離情。

此後錦書休寄,

畫樓雲雨無憑。

古典君:此詞寫女子與男子曾經的美好過往,只可惜男子決然絕情。相守的期盼落空之後,她只有懷著無限的怨恨選擇放棄,結尾二句雖似負氣怨恨,但正因為愛得執著,才會有如此煩惱,所以更能反襯出詞人的一片癡情。

《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

觸目淒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

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

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攲單枕夢中尋,

夢又不成燈又燼。

古典君:全詞寫愁恨由遠到近,自外及內,從現實到幻想,又從幻想回到現實。且抒情寫景兩得,寫景句寓含著婉曲之情,言情句挾帶著淒涼之景,將閨中思婦深沉淒絕的別恨表現得深曲婉麗,淋漓盡致。

《卜運算元》

【宋】謝希孟

雙槳浪花平,夾岸青山鎖。

你自歸家我自歸,說著如何過?

我斷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

古典君:世間的愛情千萬種,而詞人的心不過是一陣風,愛過痛過後,而今而今別去,不復相見。

《鶯鶯傳》

【唐】元稹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古典君:這是崔鶯鶯最後一次寫給張生的詩,“始亂之,終棄之”是鶯鶯的命運,然而她卻沒有過多的抱怨,囑咐張生要憐取愛惜眼前的人,不要再像對她一樣對待眼前人了。這樣高尚的愛情情操讓人敬佩!

《寫情》

【唐】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古典君:此詩描寫主人公與喜歡的女子約會不至而感到失望、無奈,甚至絕望不已的心情。詩中說,詩人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奈何伊人爽約,於是失望之極,“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表現了失戀的痛苦之情。

《有所思》

【漢】無名氏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複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妃呼狶!

秋風肅肅晨風颸,

東方須臾高知之!

古典君:此詩以“雙珠玳瑁簪”這一愛情信物為線索,通過“贈”與“毀”及毀後三個階段,來表現主人公的愛與恨,決絕與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餘波不竭,從而構成了描寫女子熱戀、失戀、眷戀的心理三部曲。

《白頭吟》

【漢】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複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古典君: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該詩通過女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個個性爽朗,感情強烈的女性形象。同時表達了失去愛情的悲憤和對於真正純真愛情的渴望,以及肯定真摯專一的愛情態度,貶責喜新厭舊,半途相棄的行為。

《妾薄命》

【唐】李白

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

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古典君:長門宮雖然只有一步之遙,皇帝卻不肯回車一顧。雨落在地,不能再回至天上;水倒在地,難以再收回杯中。君王與阿嬌之間的情意,如同流水各自東西。

《謝池春·殘寒銷盡》

【宋】李之儀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後。

花徑斂餘紅,風沼縈新皺。

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

正佳時,仍晚晝。

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

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

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古典君:這是一首傷春懷人詞,抒寫離別相思之苦。上片描繪暮春落紅滿徑、飛絮飄舞的景色,動靜結合,畫面鮮明;下片抒寫深情相思企盼的悽楚愁苦,以尋常口語細細傾訴,極富人情味,真摯感人。

《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晏幾道

留人不住,

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

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

枝枝葉葉離情。

此後錦書休寄,

畫樓雲雨無憑。

古典君:此詞寫女子與男子曾經的美好過往,只可惜男子決然絕情。相守的期盼落空之後,她只有懷著無限的怨恨選擇放棄,結尾二句雖似負氣怨恨,但正因為愛得執著,才會有如此煩惱,所以更能反襯出詞人的一片癡情。

《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

觸目淒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

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

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攲單枕夢中尋,

夢又不成燈又燼。

古典君:全詞寫愁恨由遠到近,自外及內,從現實到幻想,又從幻想回到現實。且抒情寫景兩得,寫景句寓含著婉曲之情,言情句挾帶著淒涼之景,將閨中思婦深沉淒絕的別恨表現得深曲婉麗,淋漓盡致。

《卜運算元》

【宋】謝希孟

雙槳浪花平,夾岸青山鎖。

你自歸家我自歸,說著如何過?

我斷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

古典君:世間的愛情千萬種,而詞人的心不過是一陣風,愛過痛過後,而今而今別去,不復相見。

《鶯鶯傳》

【唐】元稹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古典君:這是崔鶯鶯最後一次寫給張生的詩,“始亂之,終棄之”是鶯鶯的命運,然而她卻沒有過多的抱怨,囑咐張生要憐取愛惜眼前的人,不要再像對她一樣對待眼前人了。這樣高尚的愛情情操讓人敬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