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強軍牛企,靠的只有鐵一般的紀律與規章

史蒂芬在《管理學》中曾提到過這樣的例子:

房間中有一個燒得火紅的爐子, 你敢不敢用手去摸呢?要是你敢用手去觸摸熱爐, 你肯定會在瞬間感受到灼痛, 然後, 你就會得到充分的警告:“火紅的熱爐摸不得!”它使你知道一旦接觸熱爐會引發什麼後果。

每一次接觸熱爐, 都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而且無論你是誰, 只要接觸熱爐, 都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這使人們毫無疑問地在腦中建立了原因與告果之間的聯繫。

這種邏輯被稱為熱爐規則, 代表著關於懲罰措施應有的及時性、預警性、一致性和公平性。

制度清楚, 警告也要做到位

軍事家孫子帶著自己所著的兵法去拜見吳王閣間。 闔聞想檢驗一下他的兵法講得是否有道理, 於是在宮中選出一些美女, 交給孫子來訓練。

孫子將宮女編為兩隊, 任命吳王很寵愛的兩個妃子分別為隊長, 然後給每個人都發了兵器。 孫子先三令五申地講清楚了紀律要求, 然後才交給她們訓練的動作要領。

沒想到, 當他下達動作命令時, 宮女們不僅不聽從, 反而哈哈大笑。

看到這個情況, 孫子點點頭, 說:“紀律不明確, 是將帥交代得不清楚, 錯在將帥。 ”於是他又嚴肅地講明瞭紀律,

然後再次下達動作命令。

宮女們還是不聽從, 更肆無忌憚地說笑起來。 孫子又說:“紀律不明確, 是將帥交代得不清楚, 錯在將帥;既然已經申明了紀律, 屬下還不執行, 那就是屬下的過錯了。 ”由於吳王的兩個寵妃最不聽命令, 對孫子的批評也有恃無恐, 孫子不顧吳王的反對, 殺了她們兩個示眾。 這果然起到了“殺雞做猴”的作用, 接下來的訓練中, 再也無人敢嬉笑, 大家都嚴肅認真, 隊伍訓練得整整齊齊。

經過這件事, 吳王看出孫子善於用兵, 便任用他為將軍, 成了吳國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

制度建立固然是必要的, 但是為了保證制度能夠有效地貫徹實施, 必須同時明確違反制度的後果, 也就是設立“熱爐”, 起到“殺雞做猴”的效果,

自然就不會再有人膽敢違反規定了。

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揮淚斬馬謾是三國時期一則有名的歷史故事。

諸葛亮出祁山與司馬豁對戰時, 街亭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 也是蜀國的咽喉, 一定要委託一個穩妥的人來把守。 馬自告奮勇要擔當守街亭的重任,

諸葛亮很賞識他, 就同意了, 並細細囑託了一番。

軍隊到了街亭之後, 馬謾便忘掉了丞相的囑託, 一意孤行, 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由於他的驕橫, 不僅戰敗失守, 還毀了丞相遠征的大計。

諸葛亮本不忍心殺他, 但是馬謾曾立下軍令狀, 若不嚴懲, 軍威何在?於是, 諸葛亮告訴馬謬, 他的家人會得到很好的贍養, 讓他無後顧之憂, 然後揮淚將其處斬。

“火爐”面前人人平等, 沒有誰可以憑藉特權來避免受罰。 諸葛亮揮淚斬馬謾, 保證了懲罰的平等性。 只有嚴肅紀律, 賞罰分明, 才能鍛造出精幹的隊伍。

不僅在治兵時要堅持這樣的原則, 在現代職場中更應如此。 制度面前, 只有眾人平等, 才能夠保證公平。 如果出現了徇私枉法或者法外開恩的例外, 那麼就會使制度規章形同虛設。擺上一個爐子,卻不點上火,那麼還用它做什麼呢?只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讓規章真正地發揮作用。

=================================

喜歡我們,就關注“我們知道”。

需要我們,就和我進行溝通。

那麼就會使制度規章形同虛設。擺上一個爐子,卻不點上火,那麼還用它做什麼呢?只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讓規章真正地發揮作用。

=================================

喜歡我們,就關注“我們知道”。

需要我們,就和我進行溝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