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國藩如何看待官位與錢財

曾國藩的文治武功世人皆知, 為官清廉更令人敬佩。 他為自己作“清”字箴言:“名利兩淡, 寡欲清心”。 這一“誓言”得從他三十八歲升官那年說起。

道光二十九年, 曾國藩連升四級, 為禮部侍郎。 對於曾氏來說, 這意味著閑官時代已經結束。 當時的侍郎為正二品, 比現在的省長還要高一級。

這次升官, 不僅實現了曾國藩在京多年的政治抱負, 也圓了家中對他多年的期盼。 得到這個消息後,

全家人都高興不已。 在老四曾國潢寫給哥哥的書信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有趣的故事:在知道曾國藩高升消息之前, 祖父曾玉屏生了一場大病, 家中用了各種辦法醫治, 都沒起到什麼作用, 唯獨收到曾國藩高升的書信後, 馬上就大病痊癒了!

可見這次的升官, 曾家人有多麼看重。 曾國藩把這次升遷當成了一輩子的考驗。 我們今天要介紹到的這封家書中, 曾國藩確定了自己一生的為官信念, 即:不以做官來發財。

此時, 曾國藩已受命北上剿撚, 家眷還在南京。 此時, 他寫信叮囑兒子曾紀澤, 容閎送禮物, 如果價值在二十金以內, 即可收留, 超過的如數退還。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核心提要:故立定此志, 決不肯以做官發財, 決不肯留銀錢與後人。

◆ 不存做官發財之念 ◆

曾氏曾對諸弟談到他的終身大規模, 就是不存做官發財之念。 信上說他三十歲, 即剛進京為官時, 便認識到以做官發財為可恥, 以宦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 三十歲時就已立下此志, 但為何過去從未說過呢?估計是因為那時官小祿薄, 還不夠說這些話的資格, 現在位居侍郎, 已到向諸弟交底的時候了。

他從兩個方面來表明自己的公心:一、自己小家的主要財產即衣服、書籍, 卸任回籍後便交與大家處理;二、不留財富給兒孫。

一個人要想做清官, 必須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現在的家庭都只是小家庭, 晚清那個時代, 富貴之家多是大家庭, 尤其是曾國藩這種四世同堂之家, 自然是不能分開的大家庭。 在這個大家庭裡, 扮演重要角色的顯然是他的四個弟弟。 所以, 這封家信, 與其說是曾國藩在向諸弟說明自己做清官的志向, 不如說是他希望諸弟斷絕非分的期待,請他們予以支持和配合。

今天,當我們重溫曾氏不蓄銀錢給兒孫的話時,不僅僅感悟到一種深遠的歷史智慧,更從中感受到一個長者對後輩的真愛大愛。

◑ 本文內容來自【拙誠文化】微信公眾號(hnzcwh),歡迎訂閱。

不如說是他希望諸弟斷絕非分的期待,請他們予以支持和配合。

今天,當我們重溫曾氏不蓄銀錢給兒孫的話時,不僅僅感悟到一種深遠的歷史智慧,更從中感受到一個長者對後輩的真愛大愛。

◑ 本文內容來自【拙誠文化】微信公眾號(hnzcwh),歡迎訂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