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 “前七子”康海與《武功縣誌》

以詩文名列明 “前七子”之列康海, 所編纂的《武功縣誌》體例嚴謹、語言簡賅, 被譽為“鄉國之史, 莫良於此。 ”

1.康海。 網路配圖

後世編纂地方誌多以康海《武功縣誌》為楷模,

明清皆推《武功縣誌》編纂第一。

2.康海纂《武功縣誌》。 網路配圖

康海(1475~1540), 字德涵, 號對山、沜東漁父, 西安府武功縣(今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人, 秦腔鼻祖、史學家、文學家、戲劇家。

3.武功縣蘇武紀念館。 網路配圖

明弘治十五年(1502), 28歲的康海高中狀元, 任翰林院修撰、充經筵講官。 明武宗時宦官劉瑾敗, 因名列劉瑾同黨而免官, 在家閒居整整30年。

4.康海雜劇《中山狼》。 網路配圖

在文學史上, 康海以詩文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王九思、王廷相等稱明"前七子"。

5.秦腔。 網路配圖

在秦腔的發展史上, 康海"主盟藝苑, 垂四十年", 創"康王腔", 壯秦腔之基。 著有詩文集《對山集》、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樂府》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