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都說秦晉之好?可厚道秦穆公卻攤上無恥晉惠公!

如果有兩家人成為親家, 人們往往會說他們結為秦晉之好了。 這個成語中的典故就來自春秋時期的秦國與晉國之間的故事, 這個故事可謂是曲折又深刻!

秦晉之好首先說的是秦晉兩國之間聯姻, 當時的兩個國家之間經常互相嫁娶, 比如秦穆公的夫人就是晉國的公主, 而後來的晉文公重耳也娶了秦穆公的女兒懷贏。 如果是普通人家像這樣世代婚姻, 那兩家人豈不是好得跟一家人一樣了?

然而兩個大國之間畢竟還是利益為先。

從秦國的角度來說, 秦國在秦穆公的帶領下對晉國可以說是恩重如山, 宅心仁厚的秦穆公不止一次的幫助過晉國。 而晉國卻總是往秦國傷口上撒鹽。

晉國在晉獻公死後陷入混亂中, 而晉國又有個很奇葩的傳統, 這個傳統也正是在晉獻公時期開始的, 那就是驅逐群公子。 在確立繼承人之後, 國君就把各成年的公子全部趕到各國自謀出路。

而此時的晉國大子被朝臣所殺, 晉國已經沒有人可以繼承君位了。

此時, 正在秦國晃悠的公子夷吾發現自己有機可乘, 本來不大可能繼承君位的自己貌似現在回國就能輕而易舉的登上寶座。 一想到這裡, 公子夷吾就很激動啊, 為了謀求秦國的幫助, 這個未繼位的公子夷吾立刻就以晉國大片土地為代價, 向秦穆公要幫助, 這公子夷吾拿著還不是自己的東西撒出去當然不心疼, 然而不久後秦穆公真的就送他回國當了國君, 史稱晉惠公。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心疼, 現在變成自己的了, 就捨不得給了。 於是乎, 這個大國國君就像個流氓無賴一樣賴帳了, 而且秦國還拿他沒辦法, 總不能派兵去搶吧。 被玩弄感情的秦穆公憤憤不平, 可也沒有再理會這個小人。

秦國大臣也是這麼想的, 可秦穆公說道:“其君是惡, 其民何罪?”。 是啊, 百姓無罪啊, 於是秦國給了大量糧食幫助晉國渡過難關。 秦穆公也不抱希望晉惠公還能記得這次的恩德, 可他沒想到晉國如此厚顏無恥!

西元前646年, 秦國也發了饑荒, 就在晉國饑荒一年之後, 可晉國卻早就把秦國恩情拋之腦後了, 當秦國求助文書送到晉國, 晉惠公大筆一揮, 不賣!厚顏無恥的晉惠公徹底把老好人秦穆公惹毛了, 秦國發兵攻打晉國, 秦軍一聽是打這麼個無恥玩意兒,

士氣大漲, 俘虜了晉惠公。

在教育了一番之後, 秦國還是放回了晉惠公, 不僅如此, 那年晉國又鬧了饑荒, 秦國再次賣糧幫助, 在秦國多次幫助之下, 晉國大臣都開始向著秦國了, 於是晉惠公不情不願的把晉國河外土地交給了秦國。

在這幾次三番的來往中, 秦國表現得的確很厚道, 可它換來的卻不一定是厚道的回報, 碰上像晉惠公這樣的極品, 想必秦國也很無奈啊。

作者:落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