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五糧液24.94億接手奇瑞旗下凱翼汽車,真要造車了

近日, 繼觀致汽車25%股權最終花落寶能後, 奇瑞汽車旗下另一子品牌——凱翼汽車也被奇瑞汽車相繼“轉手”。

奇瑞汽車發佈公告稱, 將旗下品牌凱翼汽車51%的股權轉讓, 價格為24.94億元, 接手方為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四川省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 各持50.5%和0.5的股權。 而作為原有的單一股東, 奇瑞汽車只持有凱翼汽車49%的股權。

宜賓普什集團由五糧液集團全資控股, 對外投資了多家包括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零部件、汽車模具等汽車相關企業。 其中, 所投的宜賓市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於2017年7月, 公司另一股東恰為此次一同控股凱翼汽車的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可以看出, 退出汽車產業7年之久的五糧液集團, 終是心有不甘, 借著新能源汽車的東風, 又回來了。

五糧液造車圖謀已久

五糧液再次進軍汽車行業的意圖, 在2017年初就端倪初露。

2017年4月6日, 奇瑞旗下品牌觀致汽車宣佈, 與宜賓市政府、奇瑞汽車和Kenon Holdings等多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計畫在宜賓投資55億元建設汽車項目, 預計年產量50萬輛, 包括20萬輛新能源汽車。 有意思的是, 在宜賓市政府第二天發佈的新聞中,

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也出席了簽約儀式。

後有知情人士指出, 李曙光是代表宜賓普什集團出席簽約儀式。 實際上, 與觀致汽車簽約造車計畫的正是宜賓普什集團。

工商資訊顯示, 7月, 普什集團與宜賓市政府共同出資組建了新能源汽車企業, 持股份別為35%和65%, 宜賓普什集團極有可能是實際上的專案執行方。

根據公開資料, 宜賓普什集團註冊於1998年, 最初做的是塑膠製品和現代模具生意, 近一半收入來自於母公司五糧液。 2003年, 宜賓普什集團開始接受重慶長安及日本汽車生產商的模具訂單, 生產汽車外觀模具, 五糧液就此站在了汽車產業的大門前。

五糧液造車的野心從2003年開始顯現。 集團公開的態度是:汽車產業是中國經濟的最後最後一塊大蛋糕,

現在如果不進入, 以後就很難進去了。

五糧液的預言是正確的。 2003年五糧液與汽車行業擦了邊, 但未能成功進入整車製造領域, 此後十幾年, 再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成功進入。

2006年, 五糧液收購新晨動力50%的股份, 切入汽車發動機領域。 2009年, 宜賓普什集團又與華晨金杯成立華晨金杯綿陽分公司。 不幸的是, 五糧液深度進入汽車行業後遭遇車市下滑, 造車行為遲遲沒有進展。 2011年, 五糧液決定戰略收縮, 暫時退出汽車行業, 新晨動力股份被華晨高價回購, 五糧液造車夢碎。

2006年是汽車行業的風口年, 除了五糧液, 春蘭、中集等家電企業也蠢蠢欲動加入汽車行業, 後同樣遭受到現實的衝擊,

造車計畫無疾而終。

但五糧液素來有不安於只造酒的心, 在多元化方面有過多次嘗試, 只是屢屢受挫。 從90年代開始, 五糧液接連涉足製藥、電腦晶片、威士卡伏特加等多個領域, 至今製藥公司和晶片領域的鵬程電子公司仍處於存續狀態。

五糧液造車計畫在2017年重新抬頭。 不過, 原計劃與觀致汽車的合作, 以觀致汽車被賣給寶能集團而告終。 2017年12月18, 宜賓市政府與凱翼汽車簽約了遷址協議, 遷址實施後, 宜賓將獲得獨立的乘用車資質(含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 預計產值120億元以上。 雖然比之前與觀致汽車合作的850億元預估產值低了不少, 但宜賓市政府及五糧液集團, 總算正式拿到了汽車行業的通行證。

五糧液能夠再次涉足汽車產業, 也得益於近年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推廣。2015年,宜賓市政府公佈《新能源整車生產項目》,計畫占地3000畝,年產新能源電動車20萬輛。其中掌握新能源汽車生產技術的企業列表裡,宜賓普什集團佔有一席。

有了上述一系列的鋪墊,宜賓市政府及宜賓普什集團收購凱翼汽車,也是順理成章的結果。

奇瑞賣子品牌瘦身

五糧液能圓造車夢,也要感謝奇瑞。而奇瑞轉賣凱翼汽車,也是業務調整的必然。

奇瑞曾一度憑藉其代表作QQ汽車成為自主品牌車中的領軍者。2003年,QQ汽車就拿下月銷1.7萬輛的佳績,2006年,奇瑞銷量突破30萬輛。2009年,想擺脫低價定位的奇瑞開始佈局多品牌體系,開發了大量車型,此後奇瑞進入下滑通道。

在多品牌戰略下,奇瑞曾出現過100多個車型並存的混亂時期,各品牌車型價位高度雷同,弱化了奇瑞本身的品牌形象的同時,也導致了企業內部品牌間的互相競爭,對奇瑞品牌造成反噬,導致了業績的下滑。

2012年起,奇瑞開始實施“一個奇瑞”戰略,停用分支品牌,精簡產品譜系。也就是在此背景下,2013年底,以互聯網化的“眾包造車”為名義的凱翼汽車應運而生,主打年輕消費者,切入當時正火的SUV領域。

精簡業務後的奇瑞確立了三個品牌:凱翼主攻低端市場,奇瑞面向中端市場,觀致主打高端市場。

但是,凱翼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凱翼新車推出之後,2015年銷量2.4萬輛,完成銷售目標。2016年銷售目標6.2萬,僅賣出4.3萬輛。2017年,銷售目標8.2萬輛,根據車主之家的資料,凱翼1-11月的銷售量接近4萬輛,而根據新浪汽車公佈的資料,其1-10月的銷售量不足2萬,無論哪一方資料更接近事實,與目標數都相差甚遠。

原本計畫用三個品牌覆蓋整個低中高汽車市場的奇瑞,顯然沒能如願,真正實現盈利的還是只有奇瑞品牌,同時還不得不分出資金扶持另外兩個子品牌,將自身拖入困局。

如今,五糧液收購凱翼,對於五糧液和奇瑞雙方來說,算是各取所需。

奇瑞接連賣掉觀致汽車和凱翼汽車的股份,可以看出奇瑞再次瘦身的決心,一方面,為企業補充了資金,同時減輕了負擔,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產品線更加清晰。

對五糧液來說,其強有力的資金儲備,加之宜賓市政府對造車的鼎力支持,有望讓凱翼汽車品牌再次回春。有一定市場基礎和技術積累的凱翼,也讓五糧液的造車夢終於得以成真。2017年底,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對外公佈,五糧液2017年預計營收超800億元,淨利潤超140億元。

也得益於近年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推廣。2015年,宜賓市政府公佈《新能源整車生產項目》,計畫占地3000畝,年產新能源電動車20萬輛。其中掌握新能源汽車生產技術的企業列表裡,宜賓普什集團佔有一席。

有了上述一系列的鋪墊,宜賓市政府及宜賓普什集團收購凱翼汽車,也是順理成章的結果。

奇瑞賣子品牌瘦身

五糧液能圓造車夢,也要感謝奇瑞。而奇瑞轉賣凱翼汽車,也是業務調整的必然。

奇瑞曾一度憑藉其代表作QQ汽車成為自主品牌車中的領軍者。2003年,QQ汽車就拿下月銷1.7萬輛的佳績,2006年,奇瑞銷量突破30萬輛。2009年,想擺脫低價定位的奇瑞開始佈局多品牌體系,開發了大量車型,此後奇瑞進入下滑通道。

在多品牌戰略下,奇瑞曾出現過100多個車型並存的混亂時期,各品牌車型價位高度雷同,弱化了奇瑞本身的品牌形象的同時,也導致了企業內部品牌間的互相競爭,對奇瑞品牌造成反噬,導致了業績的下滑。

2012年起,奇瑞開始實施“一個奇瑞”戰略,停用分支品牌,精簡產品譜系。也就是在此背景下,2013年底,以互聯網化的“眾包造車”為名義的凱翼汽車應運而生,主打年輕消費者,切入當時正火的SUV領域。

精簡業務後的奇瑞確立了三個品牌:凱翼主攻低端市場,奇瑞面向中端市場,觀致主打高端市場。

但是,凱翼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凱翼新車推出之後,2015年銷量2.4萬輛,完成銷售目標。2016年銷售目標6.2萬,僅賣出4.3萬輛。2017年,銷售目標8.2萬輛,根據車主之家的資料,凱翼1-11月的銷售量接近4萬輛,而根據新浪汽車公佈的資料,其1-10月的銷售量不足2萬,無論哪一方資料更接近事實,與目標數都相差甚遠。

原本計畫用三個品牌覆蓋整個低中高汽車市場的奇瑞,顯然沒能如願,真正實現盈利的還是只有奇瑞品牌,同時還不得不分出資金扶持另外兩個子品牌,將自身拖入困局。

如今,五糧液收購凱翼,對於五糧液和奇瑞雙方來說,算是各取所需。

奇瑞接連賣掉觀致汽車和凱翼汽車的股份,可以看出奇瑞再次瘦身的決心,一方面,為企業補充了資金,同時減輕了負擔,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產品線更加清晰。

對五糧液來說,其強有力的資金儲備,加之宜賓市政府對造車的鼎力支持,有望讓凱翼汽車品牌再次回春。有一定市場基礎和技術積累的凱翼,也讓五糧液的造車夢終於得以成真。2017年底,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對外公佈,五糧液2017年預計營收超800億元,淨利潤超140億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