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爸媽你們為什麼不誇我?

誇獎在我們眼裡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評價, 而父母對孩子的誇獎更是是父母對孩子的努力表示認可和欣賞。 適當的對孩子進行誇獎是不可或缺的,

這也是孩子自信的重要來源。

圖片2

小明的爸爸利用自由職業的時間, 每天都去幼稚園接送兒子。 放學後, 小明跟小朋友在院子裡玩, 爸爸也都在旁耐心陪伴, 媽媽們都稱小明爸爸是超級奶爸。 小朋友也喜歡和小明爸爸玩, 因為他又和氣又好玩,

還總是鼓勵誇獎小朋友。

不過小明卻有不同的感受, 好幾次爸爸在誇小朋友的時候, 小明問爸爸:“爸爸, 我也做到了, 為什麼你不誇我?”爸爸的回答不是:“你本來就會。 ”就是:“你應該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不應該驕傲。 ”

小明爸爸對小明的同學們也非常友好熱情, 一點兒不像其他大人那麼古板, 所以在小朋友心目中人氣很高, 很多小朋友都成了他的小粉絲。 只有小明很不以為然。 爸爸也感覺兒子和自己的話越來越少, 平時也總是悶悶不樂, 很少有開心的時候。

一次家長組織班級同學外出踏青, 好幾個小朋友喜歡跟著小明爸爸, 跟他開玩笑, 聽他講故事, 可是小明卻總是離爸爸八丈遠, 只有到了喝水吃點心的時候,

才會來找爸爸, 爸爸和他沒說上兩句話, 他就跑開了。

同學羡慕地對小明說:“我覺得你爸真好, 每次活動都陪你, 哪像我爸只顧自己玩手機, 從來不管我的事。 ”小明對好朋友說:“你不知道, 我爸可嘮叨了, 就喜歡講大道理。 ”小夥伴疑惑地說:“不會吧, 我看你爸很和氣也很風趣呀, 還總是誇人。 ”小明歎口氣道:“你覺得他好是因為他不是你爸。 我爸只會誇別人, 從來不誇我好。 ”

原來問題就出在這裡。 為什麼小明爸爸只誇別的孩子, 不誇自己的孩子呢?原因有兩點, 一方面爸爸覺得誇了孩子, 孩子就容易驕傲。 另一方面, 作為爸爸誇讚自己的孩子, 也有驕傲甚至炫耀之嫌。

我們從小被教育做人要謙虛, 這一美德變成了很多成人的一個限制性觀念:驕傲就是不謙虛,

所以我們不能驕傲。 當人們把這個限制性觀念帶到親子相處中, 就會像小明爸爸那樣, 明明看見孩子通過努力達到了某個目標, 為了避免孩子驕傲, 即便心裡認可, 也不能表示出來, 而是馬上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更高的標準。 以為這樣的教育, 孩子就會養成謙虛的品格, 就會越來越進步, 這是成人的邏輯, 不是孩子的。 這就是為什麼別人眼裡的好爸爸, 卻沒法走近自己孩子的內心。 我們身邊這樣的爸爸比比皆是。

那麼小明爸爸的這種做法, 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呢?

對於幼兒來說, 同樣一件事, 爸爸只誇別人家的孩子, 不誇自己, 孩子會以為爸爸更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到了小學, 孩子已經明白爸爸對自己比對別人家孩子要求高, 所以他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問:“爸爸, 你為什麼不誇我?”可是小朋友內心卻埋下了一個更糟糕的自我認識, 那就是:我永遠也達不到爸爸的要求, 我是不被爸爸認可的孩子。 這個自我認知帶來的不自信將伴隨孩子一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