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料到死後朱棣會造反,給朱允炆留下一員悍將,結果不會用

朱元璋從一個乞討的和尚稱為一國之君, 這過程可想是有多麼的不容易。 長輩總是不願讓子孫經歷那些自己吃過的苦, 朱元璋也不例外, 他之所以殺掉幾位開國功臣, 就是想讓自己的子孫握穩大明的江山。

朱元璋本來指定的接班人是長子朱標, 這位太子宅心仁厚, 可繼承大明江山, 但是卻英年早逝, 愛屋及烏之下, 他把孫子朱允炆立為接班人, 朱元璋也知道朱允炆跟朱標一樣, 太過羸弱, 想讓孫子坐穩江山, 必須要給他留下一些資源, 所以儘管朱元璋殺了許多功臣, 卻唯獨留下一人不殺, 這人就是耿炳文。

耿炳文, 濠州(今安徽鳳陽)人, 早年曾跟朱元璋打天下, 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他的軍事能力雖然沒有藍玉、常遇春、徐達這些人那麼強, 但在朱元璋前期打天下時, 曾多次擊敗張士誠, 又隨徐達、常遇春等人作戰多年, 攻下過汴梁、大同、晉冀, 也算是一員名將了。

朱棣摔兵以“清君側”之名揮師北上時, 耿炳文率兵抵抗朱棣, 可惜朱允炆卻把他撤了。 朱允炆聽信了謠言, 他認為耿炳文故意不抵抗朱棣, 卻不知人家是在用兵法, 他撤掉耿炳文後, 反而派了李景隆上陣, 這李景隆帶兵打仗就是個白癡水準, 結果被朱棣在鄭村壩、白溝河擊潰, 損失數十萬將士。

朱元璋曾評價耿炳文, 擅守不擅攻, 所以朱元璋才放心地把耿炳文留下來輔佐建文帝。 退一萬歲來說, 哪怕是耿炳文造反, 危險也是是小的。 而用耿炳文來防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看來無疑是最佳選擇——一個為盾, 一個為矛!按理說, 憑藉全國之力, 耿炳文扳倒朱棣是早晚的事。 但是, 歷史就是這麼有趣地發生了, 要怪也要怪建文帝自己, 好好一幅牌打得太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