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虹膜/人臉識別加速導入消費電子產品,IR LED成新藍海

隨著三星、蘋果等大廠陸續在手機解鎖技術上大顯身手, 生物識別技術方興未艾, 除了智慧手機, 預計也將廣泛應用在平板與穿戴式裝置上。 其中, 由於虹膜和人臉識別等應用採用紅外線(IR)LED元件, 帶動利基型LED市場成長, 更成為台廠衝刺轉型的主力戰場。

● 看一眼就解鎖:虹膜識別技術與應用解析

虹膜識別是基於人眼的虹膜進行身份識別, 過去多用在軍事等需要高度保密需求的系統中。 虹膜作為身份識別有許多優勢, 首先, 虹膜識別安全性高,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虹膜紋理, 即便是同一人的左右眼或同卵雙胞胎,

其虹膜紋理也有顯著差異;其次, 虹膜紋理在胚胎發育的第3~8個月形成, 並終身保持不變, 穩定性高;此外, 採集虹膜圖像不需接觸, 更易操作。

虹膜識別導入手機, 可說是從2016年三星Note 7採用後而聲名大噪。 隨著智慧應用和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 用手機進行身份認證既方便又快速, 但相對的安全性也必須加速提升。 雖然目前虹膜識別還未成為手機的標準配備, 但考慮虹膜識別是目前最安全的技術方案, 且價格很快會降到大眾可以接受的水準, 未來在手機市場的應用可期。

但虹膜識別現階段依舊存在技術難題, 諸如圖像難採集、對採集設備要求極高、睫毛和眼皮遮擋、瞳孔彈性形變, 以及戴眼鏡反光的影響等等。

● 全球大廠擴大佈局, IR LED出現新一波爆發性成長

談完技術, 焦點拉回虹膜識別為LED產業帶來的商機。 目前IR LED主要應用在安全監控和感測器領域, 並以波長850nm和940nm LED產品為大宗。 因應虹膜、人臉識別應用需求興起, LED廠競相開發波長810nm的IR LED產品以搶攻市場商機。 目前全球IR LED市場以歐司朗為龍頭, 台廠以晶電為首, 陸廠則以三安帶頭, 紛紛擴大佈局。

根據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2018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報告》, 紅外線LED在虹膜和人臉識別應用的市場規模至2021年將可達3.01億美元。

從虹膜、人臉識別產業鏈來看, 上游主要由IR LED、演算法和軟體、以及紅外攝影機三部分構成, 而IR LED作為識別技術的核心, 過去只有少數廠商生產, 如今隨著市場不斷延伸, 已成為LED廠商的高毛利新藍海市場。

但目前由於IR LED製造需使用四元晶粒機台設備, 技術難度較大。 此外, 不同於LED照明需採用二次光學套件以達到產品需要的光形, 紅外線應用的安控產品一般直接以LED元件做出光形, 要如何以大功率產品做出小角度仍存在一定技術瓶頸。

再者, 演算軟體和認證系統需要複雜的開發作業, 加上終端客戶仍在摸索和研發應用階段, 都是發展上必須突破的關鍵。

不過隨著生物識別技術推陳出新、需求也是只增不減, 未來IR LED的應用想必會更加多元, 無怪乎廠商要積極佈局、掌握市場先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