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揭秘: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生孩子?

海子的詩說:“你來人間一趟 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

可是這塵世很苦, 我不願你來走這一趟。

01

國家統計局曾公佈過一個資料, 從1965年開始, 中國的生育率一直處於下滑趨勢。

你可能要說這是計劃生育的原因。 是的, 但是這裡有另一個資料:“單獨二胎”在全國正式實施時, 國家衛計委曾估計, 每年將會新增超過200萬個新生兒。

然而事實呢?沒有, 甚至遠遠沒有。

全國各省市二胎申報的資料總量, 僅為128萬份。 剔除虛報, 申請卻未生育等因素, 新生兒預計實際新增不足100萬。

那如果不是放開二胎,

而是放開三胎、四胎、無數胎呢?

我們可以看看新加坡。 它也曾有過強制節育, 控制生育率, 後來全面放開生育甚至鼓勵生育。

70年代時, 新加坡擔心人口增長過多, 號召每家只生兩個孩子, 超出的, 取消家庭福利。 於是, 生育率急劇下滑;

70年代中期, 生育率首次低於更替水準;

80年代中期, 生育率已經降到1.6左右;

這下子, 政府開始慌了。

從1984年開始, 鼓勵接受高等教育的夫婦生育3個以上的孩子。 然並卵, 1986年生育率降到了1.4。

後來, 新加坡全面取消計劃生育, 1988年生育率提升到了接近2。

然而次年, 生育率就再次進入了下滑通道。 此後, 生育率一直不可逆轉地直線下跌。

2013年生育率已經跌到了1.2以下。

2017年, 人口增加僅為0.1。

事實證明, 哪怕政策鼓勵, 生育率依然會逐年下降, 甚至陷入負增長的困局。

而這並不是個例。

2017年, 日本新生兒數量為94.1萬人, 比上一年減少了3.6萬人。 創下了日本有統計資料以來的最低值。 而同年, 日本死亡人數卻直線增加, 達到二戰後最多的人數——134.4萬人。 也就是說, 在過去一年裡, 日本人口自然減少了40.3萬人。

這組資料是非常恐怖的。

因為按照這個速度, 2053年日本人口將跌破1億;到2065年, 日本人口將降至8808萬, 並且屆時超過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

美國、韓國、巴西......都陷入了同樣的困境。

02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生孩子?

1、追求數量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以前像生小豬一樣生孩子的原因大致有三點:1)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的影響;2)通過增加家裡的勞動人口數量來提升整個家庭的收入;3)醫療條件落後, 以及天災人禍(比如戰爭、洪澇、乾旱)給孩子帶來的致死率過高。

而且那個時候大多數人是沒有學可上的, 父母大多只要保證孩子的溫飽即可。

2、思想的發芽

作家七堇年在《平生歡》中說:“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道路如此整齊劃一, 實在叫人匪夷所思。

考好大學, 找好工作, 買房買車, 結婚, 生子。 在叫孩子考好大學, 找好工作, 買房買車, 結婚, 生子。 任何一個環節沒有跟上, 就好像你是在搞邪教似的, 每個人都來勸你趕緊回歸正軌, 切勿執迷不悟。 ”

楊麗萍說:“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 有些是享受, 有些是體驗, 有些是旁觀。 我是生命的旁觀者, 我來世上, 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 河水怎麼流, 白雲怎麼飄, 甘露怎麼凝結。 ”

網友說:

我基因不好, 又笨又醜。

家世不好, 算得上窮。

我真的不忍心讓我的孩子繼承我這種基因, 也不忍心讓它繼承我的家世。

當別的孩子輕輕鬆松就可以把書念的很好, 而我的孩子拼盡全力才是中等的時候, 我會心疼她;當別的姑娘從小就有小男生獻殷勤而我的姑娘在十幾二十歲的年紀終於愛上一個男生心裡卻總覺得自己配不上他, 甚至身邊的人也都覺得她配不上他的時候, 我會心疼她;當我的姑娘有很多很多願望, 飽讀詩書, 又有自己的想法, 有這一生的追求, 卻因為貧窮而扛不住磨練, 選擇了工資高一兩千塊錢卻不喜歡的工作,並從此與夢想漸行漸遠的時候,我會心疼她.....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誰不會為自己孩子的求而不得心疼?我明知,她由我生育就會遭受這一切,那我為什麼會生育她,賦予她這種種重擔?我愛她,非常愛。所以我希望生育她的那個人會是一個能讓她更幸福的人。

我的生活並不容易,但我對別人、對命運並沒什麼怨言。我會努力生活,如果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也不會選擇成為別人。但是我也真的不願意讓我的孩子遭受這一切。更何況,我性格上存在很多缺陷,難以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我還怕我會傷害她,儘管我並不想那麼做——人和人之間有時候雖然是真心相待,但還是免不了互相傷害。

人受的教育越多,教養越好,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懂得:養孩子,不是養一隻寵物。

它附帶的東西太多了,多到太多人無法承受。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我,不再人云亦云。於是,眾人紛紛在前往生兒育女的路上,按下了暫停鍵。

3、生存壓力太大

飆漲的房價,沉重的房貸,車,戶口,職位晉升,微薄的工資,瘋漲的物價,五花八門的稅收,逃無可逃的競爭,階層固化,生存壓力......哪一個詞拎出來,都令人透不過氣。

4、擔心給不了孩子好的教育

日本專家在分析低生育率時,曾說過最大癥結裡除了經濟條件不穩定,工作時間過長,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外,還有一個最大因素,育兒負擔太大,子女教育支出大。

做過父母的人都明白,孩子就是碎鈔機。

有人曾統計過,

在北京把一個孩子撫養到上大學最低成本是80萬,最高成本是800萬,中等支出是280萬。還不包括出國留學的費用。

這些數字,對於許多普通中國家庭來說,都是無法承受之重。

鄉村因為不考慮優生優育,孩子倒是生得多。

可惜,因為教育受限,資源不足,即使生了一窩,多數也困在父母的階層裡動彈不得。

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父母都會考慮讓孩子生活在城市。

但在城市,孩子的養育成本就下不來了。

從奶粉,到紙尿褲,到幼稚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各種花銷,到各種培訓班,到課外活動,到五花八門的遊學,還有旅行、度假......哪裡不花錢?這還不包括人力的投入。

5、擔心自己的人生終止

這種擔心,主要來自年輕女孩。

懷孕太辛苦。育兒太麻煩。喪偶式育兒太心酸。因為育兒而耽誤事業不划算。沒有收入就失去生活主動權更是痛苦。

許多女人在孩子上幼稚園之後,重新進入職場,謀求職位,

但普遍都會遇見職場歧視和不信任。甚至許多獵頭或HR,在求職郵箱中,看見有多年職業經歷空白的簡歷,直接看都不看就PASS。

這對於部分家庭經濟壓力不大,自我實現需求較低的女人來說,並無大礙。但是對於許多有明確的夢想、目標和計畫的女生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難以彌補的BUG,不得不慎重考慮取捨。

6、並不推崇“養兒防老”的觀念

最傳統的養兒觀念,就是為了防老。

可是,在今天的時代,這個觀念已經遭受了重重衝擊。

年輕人開始懂得,養兒防老的實質是把子女當成了經濟工具。

況且,久病床前無孝子。靠孩子,也許並不會獲得我們理想中的照料。

養老的責任,在當代社會,更多人覺得還是要交給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年輕的丁克家族越來越多。

大家會努力拼搏,享受生命,而非迫不及待地成為父親或母親。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對選擇的理性,對孩子的審慎,和對自己的負責。

除此之外,

1)顏值即正義

我們可能可以輕易原諒長得好看的孩子,卻從一開始就對長得醜的孩子埋下了討厭的種子。而長得好看的人也容易在職場和生活中獲得優待,長得醜的人,容易被人孤立和漠視。

這世界對醜的人來說,太艱難。

2)原生家庭的影響

父母不需要持證上崗,這導致了一批並不適合成為父母的人養育了充滿童年陰影的下一代。冷暴力、打罵......這讓孩子長大以後很難對別人付出信任,也不會愛自己,更沒有自信去善待一個小生命。

2)生產之痛

有人說,如果把疼痛分為十級,那麼生孩子絕對是第十級。還有人描述說,生孩子那會兒痛得恨不得立馬就死去。

......

03

這個時代,最不該提倡的就是人云亦云。

真正的負責是學會思考和審視。

生與不生,是每個人的選擇,也是每個人的權利。

無畏的爭論並沒有任何意義。

但有句話要送給父母們,

一個人越是聰明就越是懂得對一個新的生命到底要付出多大的責任。

願每個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選擇了工資高一兩千塊錢卻不喜歡的工作,並從此與夢想漸行漸遠的時候,我會心疼她.....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誰不會為自己孩子的求而不得心疼?我明知,她由我生育就會遭受這一切,那我為什麼會生育她,賦予她這種種重擔?我愛她,非常愛。所以我希望生育她的那個人會是一個能讓她更幸福的人。

我的生活並不容易,但我對別人、對命運並沒什麼怨言。我會努力生活,如果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也不會選擇成為別人。但是我也真的不願意讓我的孩子遭受這一切。更何況,我性格上存在很多缺陷,難以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我還怕我會傷害她,儘管我並不想那麼做——人和人之間有時候雖然是真心相待,但還是免不了互相傷害。

人受的教育越多,教養越好,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懂得:養孩子,不是養一隻寵物。

它附帶的東西太多了,多到太多人無法承受。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我,不再人云亦云。於是,眾人紛紛在前往生兒育女的路上,按下了暫停鍵。

3、生存壓力太大

飆漲的房價,沉重的房貸,車,戶口,職位晉升,微薄的工資,瘋漲的物價,五花八門的稅收,逃無可逃的競爭,階層固化,生存壓力......哪一個詞拎出來,都令人透不過氣。

4、擔心給不了孩子好的教育

日本專家在分析低生育率時,曾說過最大癥結裡除了經濟條件不穩定,工作時間過長,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外,還有一個最大因素,育兒負擔太大,子女教育支出大。

做過父母的人都明白,孩子就是碎鈔機。

有人曾統計過,

在北京把一個孩子撫養到上大學最低成本是80萬,最高成本是800萬,中等支出是280萬。還不包括出國留學的費用。

這些數字,對於許多普通中國家庭來說,都是無法承受之重。

鄉村因為不考慮優生優育,孩子倒是生得多。

可惜,因為教育受限,資源不足,即使生了一窩,多數也困在父母的階層裡動彈不得。

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父母都會考慮讓孩子生活在城市。

但在城市,孩子的養育成本就下不來了。

從奶粉,到紙尿褲,到幼稚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各種花銷,到各種培訓班,到課外活動,到五花八門的遊學,還有旅行、度假......哪裡不花錢?這還不包括人力的投入。

5、擔心自己的人生終止

這種擔心,主要來自年輕女孩。

懷孕太辛苦。育兒太麻煩。喪偶式育兒太心酸。因為育兒而耽誤事業不划算。沒有收入就失去生活主動權更是痛苦。

許多女人在孩子上幼稚園之後,重新進入職場,謀求職位,

但普遍都會遇見職場歧視和不信任。甚至許多獵頭或HR,在求職郵箱中,看見有多年職業經歷空白的簡歷,直接看都不看就PASS。

這對於部分家庭經濟壓力不大,自我實現需求較低的女人來說,並無大礙。但是對於許多有明確的夢想、目標和計畫的女生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難以彌補的BUG,不得不慎重考慮取捨。

6、並不推崇“養兒防老”的觀念

最傳統的養兒觀念,就是為了防老。

可是,在今天的時代,這個觀念已經遭受了重重衝擊。

年輕人開始懂得,養兒防老的實質是把子女當成了經濟工具。

況且,久病床前無孝子。靠孩子,也許並不會獲得我們理想中的照料。

養老的責任,在當代社會,更多人覺得還是要交給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年輕的丁克家族越來越多。

大家會努力拼搏,享受生命,而非迫不及待地成為父親或母親。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對選擇的理性,對孩子的審慎,和對自己的負責。

除此之外,

1)顏值即正義

我們可能可以輕易原諒長得好看的孩子,卻從一開始就對長得醜的孩子埋下了討厭的種子。而長得好看的人也容易在職場和生活中獲得優待,長得醜的人,容易被人孤立和漠視。

這世界對醜的人來說,太艱難。

2)原生家庭的影響

父母不需要持證上崗,這導致了一批並不適合成為父母的人養育了充滿童年陰影的下一代。冷暴力、打罵......這讓孩子長大以後很難對別人付出信任,也不會愛自己,更沒有自信去善待一個小生命。

2)生產之痛

有人說,如果把疼痛分為十級,那麼生孩子絕對是第十級。還有人描述說,生孩子那會兒痛得恨不得立馬就死去。

......

03

這個時代,最不該提倡的就是人云亦云。

真正的負責是學會思考和審視。

生與不生,是每個人的選擇,也是每個人的權利。

無畏的爭論並沒有任何意義。

但有句話要送給父母們,

一個人越是聰明就越是懂得對一個新的生命到底要付出多大的責任。

願每個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