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大男孩的達卡夢 趙宏義啟程征戰2018年達卡

視頻正在載入中...

趙宏義講述達卡那些事兒

達卡是塞內加爾的首都, 是整個非洲大陸的最西端, 這裡有美麗的玫瑰湖和砂麗海灘,

不過真正讓這裡聞名於世的, 是那個已經舉辦了四十年之久、被譽為世界上最艱險、最殘酷的汽車賽事——達卡拉力賽。

對於達卡的選手來說, 來參加比賽, 就是英雄。 能跑完全程, 就是勝利。 之所以這麼說, 就是因為達卡拉力賽的難度, 在全世界所有的汽車賽事中,

都是獨一無二的。

1979年舉辦至今, 達卡拉力賽的平均完賽率只有38%, 幾乎每年都有車手在比賽中傷亡。 相比汽車和卡車兩個組別, 摩托車組是整個比賽中難度最大、死傷率最高、最危險的組別, 正是這個原因, 來參賽的摩托車手也最為受人尊敬。

正如達卡拉力賽創始人泰裡·薩賓所說:“對於參加的人來說, 這是一項挑戰;對於沒參加的人來說, 這是一個夢想。 ”如今的達卡拉力賽在選手們心中的意義已經完全超越了比賽本身, 去參加達卡, 更像是一種朝聖。

2018年達卡拉力賽將於1月6日在秘魯首都利馬開戰, 我們身邊的老朋友、職業摩托車手、環塔拉力賽冠軍——趙宏義, 將代表新疆大明礦業星之隊出戰本次達卡摩托車組比賽, 和他一起出戰的還有他多年的戰友、比賽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張敏, 還有來自西班牙的兩屆環塔冠軍車手、達卡“五冠王”科馬的得意弟子——赫爾南德斯。

新疆大明礦業星之隊出征2018達卡拉力賽

說到趙宏義,如果你是個摩托車愛好者,一定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他除了常年征戰國內的各項摩托賽事以外,還熱衷於作為摩托車的“傳教士”,對國內摩托車文化氛圍,一直有著積極的影響。雖然如今他身上多了主持人、演員、製作人等等標籤,但宏義始終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摩托車騎手,對於摩托車的熱愛、對於比賽的夢想,就從來沒有停歇過。

左至右依次是:趙宏義,張敏,赫爾南德斯

談到當年最早接觸摩托車的回憶,宏義常常把“父親”掛在嘴邊,可以說是父親對摩托車的熱愛,深深影響了宏義,也是從那時候起,就和摩托車有了不解之緣。

14歲就從體校進入北京摩托車隊開始參加全國比賽,1998年獲全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個人第四名,2001年北京摩托車場地障礙賽冠軍,2009年摩托車協會比賽第三名,2011環塔克拉瑪幹拉力賽摩托車組總冠軍。巨集義幾乎把自己的全部青春都奉獻給了摩托車。如今,宏義已經準備好征戰達卡。他說,衝擊達卡,是他少年時代的夙願。

為什麼說摩托車組是最艱難、最危險的?

達卡不僅是世界上危險係數最高的拉力賽,比賽的難度可以說也是最高的。比賽的賽段大多數都在荒原、沙漠地形中,車手除了要忍受極端天氣的考驗外,還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方向感,因為在這樣毫無參照物,也基本沒有路的荒野中,很輕易就會迷路。即使有路書,有GPS定位,也幾乎於事無補。

汽車組或卡車組均是一名車手和一名領航員共同參賽,一個負責開車、一個負責找路,途中遇到什麼問題還能互相照應。而摩托車組都是一個人來完成,一邊騎車還要一邊看路書。另外,摩托車的穩定性也遠不如汽車,稍有不慎就會摔車,身體受傷的幾率也大大增加。所以對於摩托車手來說,無論出現什麼狀況,都要自己一個人應對,甚至有時候摔車受傷,都根本不會有人來救你。因此摩托車手面對的挑戰也要多得多。

這不是中國摩托車手第一次參加達卡

在2010年達卡拉力賽中,蘇文敏和魏廣輝以總成績第76位和第80位,創造了中國摩托車手在達卡拉力賽上首次完賽的記錄。

魏廣輝(左)和蘇文敏(右前)

2017年達卡,任賢齊、趙宏義、張敏曾代表宗申車隊出戰,不過由於前期準備不足,後援團隊中途失聯,任賢齊摔車受傷,導致車隊在第三賽段就早早退出了比賽,很是可惜。

任賢齊在2017年達卡第二賽段比賽中撞樹受傷,慘遭退賽。

巨額的參賽費用

想要參加達卡,除了有過硬的技術和勇氣,你還得足夠有錢。雖然它的參賽門檻不像F1、WRC那麼高,但也不是誰都能玩得起的。每名車手的報名費需要1萬2千歐元,賽車一樣也要交“門票”的,根據車型和尺寸的不同,每輛車的報名費在2000到5000歐元不等,當然這裡面還不包括賽車的改裝費用。

這還不夠,你的後援團隊還沒算呢,領航員,維修技師,後勤保障人員,每個人都要交1萬2千歐元,後勤保障車輛也一樣要根據尺寸收費。算上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至少也要幾百萬人民幣。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乞丐配置團隊的費用,是金字塔最底端的等級。屢次奪冠的標誌汽車廠隊,請的是彼得漢塞爾、塞巴斯蒂安·勒布這樣的頂級車手,用頂級技術的賽車,整個團隊的規模上百人,甚至有自己的廚師團隊,這種旗艦配置,投入的費用可想而知

13次達卡冠軍車手彼得漢塞爾WRC九冠王勒布

時隔5年重返秘魯

2018年達卡拉力賽將會從秘魯的首都利馬出發,南下穿過廣袤的沙漠,還有很長一段太平洋海岸賽段。經過5個比賽日從南部阿雷基帕省翻越安第斯山脈進入玻利維亞,然後抵達海拔4000米的拉巴斯休整,這個過程天氣環境會十分惡劣。穿過玻利維亞將來到阿根廷的西北部,這兒的賽段為遍佈石頭的越野路段,比賽條件會異常艱苦因為天氣會變得十分炎熱,最終比賽在阿根廷的科爾多瓦收官。

2018年達卡拉力賽路線

從沙漠到海灘、從海灘進入山脈再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車手除了要面對高溫、嚴寒的極端天氣,還要忍受在高海拔地帶的高原反應。除此以外,整個比賽中還包含了幾個長度超過1000公里的超長賽段,真是想想都覺得痛苦。

2018年是達卡拉力賽的第40屆比賽,同時也是移師南美大陸的第10年。儘管早已遠離非洲大陸,和達卡這個非洲最西的小城也早已沒有什麼實質關係。但達卡早已成為了一種精神,它依舊是世界上最艱苦的拉力賽,象徵著挑戰自我、永不服輸的決心。在這裡我們預祝趙宏義和他的隊友,在2018年達卡拉力賽賽場上能夠過五關斬六將,圓滿完賽,祝大男孩們圓夢達卡!

新疆大明礦業星之隊出征2018達卡拉力賽

說到趙宏義,如果你是個摩托車愛好者,一定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他除了常年征戰國內的各項摩托賽事以外,還熱衷於作為摩托車的“傳教士”,對國內摩托車文化氛圍,一直有著積極的影響。雖然如今他身上多了主持人、演員、製作人等等標籤,但宏義始終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摩托車騎手,對於摩托車的熱愛、對於比賽的夢想,就從來沒有停歇過。

左至右依次是:趙宏義,張敏,赫爾南德斯

談到當年最早接觸摩托車的回憶,宏義常常把“父親”掛在嘴邊,可以說是父親對摩托車的熱愛,深深影響了宏義,也是從那時候起,就和摩托車有了不解之緣。

14歲就從體校進入北京摩托車隊開始參加全國比賽,1998年獲全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個人第四名,2001年北京摩托車場地障礙賽冠軍,2009年摩托車協會比賽第三名,2011環塔克拉瑪幹拉力賽摩托車組總冠軍。巨集義幾乎把自己的全部青春都奉獻給了摩托車。如今,宏義已經準備好征戰達卡。他說,衝擊達卡,是他少年時代的夙願。

為什麼說摩托車組是最艱難、最危險的?

達卡不僅是世界上危險係數最高的拉力賽,比賽的難度可以說也是最高的。比賽的賽段大多數都在荒原、沙漠地形中,車手除了要忍受極端天氣的考驗外,還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方向感,因為在這樣毫無參照物,也基本沒有路的荒野中,很輕易就會迷路。即使有路書,有GPS定位,也幾乎於事無補。

汽車組或卡車組均是一名車手和一名領航員共同參賽,一個負責開車、一個負責找路,途中遇到什麼問題還能互相照應。而摩托車組都是一個人來完成,一邊騎車還要一邊看路書。另外,摩托車的穩定性也遠不如汽車,稍有不慎就會摔車,身體受傷的幾率也大大增加。所以對於摩托車手來說,無論出現什麼狀況,都要自己一個人應對,甚至有時候摔車受傷,都根本不會有人來救你。因此摩托車手面對的挑戰也要多得多。

這不是中國摩托車手第一次參加達卡

在2010年達卡拉力賽中,蘇文敏和魏廣輝以總成績第76位和第80位,創造了中國摩托車手在達卡拉力賽上首次完賽的記錄。

魏廣輝(左)和蘇文敏(右前)

2017年達卡,任賢齊、趙宏義、張敏曾代表宗申車隊出戰,不過由於前期準備不足,後援團隊中途失聯,任賢齊摔車受傷,導致車隊在第三賽段就早早退出了比賽,很是可惜。

任賢齊在2017年達卡第二賽段比賽中撞樹受傷,慘遭退賽。

巨額的參賽費用

想要參加達卡,除了有過硬的技術和勇氣,你還得足夠有錢。雖然它的參賽門檻不像F1、WRC那麼高,但也不是誰都能玩得起的。每名車手的報名費需要1萬2千歐元,賽車一樣也要交“門票”的,根據車型和尺寸的不同,每輛車的報名費在2000到5000歐元不等,當然這裡面還不包括賽車的改裝費用。

這還不夠,你的後援團隊還沒算呢,領航員,維修技師,後勤保障人員,每個人都要交1萬2千歐元,後勤保障車輛也一樣要根據尺寸收費。算上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至少也要幾百萬人民幣。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乞丐配置團隊的費用,是金字塔最底端的等級。屢次奪冠的標誌汽車廠隊,請的是彼得漢塞爾、塞巴斯蒂安·勒布這樣的頂級車手,用頂級技術的賽車,整個團隊的規模上百人,甚至有自己的廚師團隊,這種旗艦配置,投入的費用可想而知

13次達卡冠軍車手彼得漢塞爾WRC九冠王勒布

時隔5年重返秘魯

2018年達卡拉力賽將會從秘魯的首都利馬出發,南下穿過廣袤的沙漠,還有很長一段太平洋海岸賽段。經過5個比賽日從南部阿雷基帕省翻越安第斯山脈進入玻利維亞,然後抵達海拔4000米的拉巴斯休整,這個過程天氣環境會十分惡劣。穿過玻利維亞將來到阿根廷的西北部,這兒的賽段為遍佈石頭的越野路段,比賽條件會異常艱苦因為天氣會變得十分炎熱,最終比賽在阿根廷的科爾多瓦收官。

2018年達卡拉力賽路線

從沙漠到海灘、從海灘進入山脈再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車手除了要面對高溫、嚴寒的極端天氣,還要忍受在高海拔地帶的高原反應。除此以外,整個比賽中還包含了幾個長度超過1000公里的超長賽段,真是想想都覺得痛苦。

2018年是達卡拉力賽的第40屆比賽,同時也是移師南美大陸的第10年。儘管早已遠離非洲大陸,和達卡這個非洲最西的小城也早已沒有什麼實質關係。但達卡早已成為了一種精神,它依舊是世界上最艱苦的拉力賽,象徵著挑戰自我、永不服輸的決心。在這裡我們預祝趙宏義和他的隊友,在2018年達卡拉力賽賽場上能夠過五關斬六將,圓滿完賽,祝大男孩們圓夢達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