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買了電動車,最擔心找不到地方充電

記者 李曉明

晨報訊 目前, 上海在全國率先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量逾10萬輛的城市, 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擁有量最大的城市, 但涉及新能源汽車的品質問題也日漸增多。 據市質監局通報, 2016年12365品質熱線受理相關投訴較上年度增長超過30%。

質監局介紹, 由於新能源車相關投訴持續增長, 今年委託上海市品質認證諮詢中心進行了顧客滿意度調查。 本次調查樣本覆蓋了上海市場上主要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包括比亞迪、榮威、特斯拉、北汽、奇瑞、富豪、江淮和寶馬8個新能源汽車品牌。 調查共回收現有車主問卷4702份,

意向消費者問卷8419份。 調查採取百分制, 最終結果顯示, 顧客滿意度得分為77.92, 處於較滿意水準。 公眾普遍認為“公共充電樁少”(68%)、“電池續航里程低”(58%)、“充電時間長”(49%)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

市民反映最為突出的是充電樁安裝問題, 私人充電樁普及較困難。 目前政策要求每位新能源車主必須擁有個人充電樁, 才能享受補貼政策。 但實際上很多居民區因條件所限很難保證一戶一位, “買車容易安樁難”的困境給新能源車的普及帶來較大阻礙。

被市民詬病的另一大問題在於電池。 一是續航里程低衰減較快, 目前電動車行駛一年後電池容量大多衰減到新車的70%, 對出行帶來較大困擾;二是充電時間長,

老式充電樁因電流較低, 一般需充電8-10小時, 結合續航里程只能適用短途上下班路程, 無法用於較長路程的行駛。

質監局表示, 通過開展顧客滿意度調查, 可以幫助新能源車企業發現短板問題, 為行業監管和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推動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產品和服務品質方面的持續改進和創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