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人生莫急,這兩人五十歲才發跡,留下了千古名句

在生活快節奏的今天, 很多人都夢想著快速成功。 然而, 成功是需要機遇的。 當一切條件還不成熟的時候, 著急只是會讓自己亂了心智, 使成功變得更加困難, 這叫欲速則不達。

董庭蘭

當我們為成功而著急的時候, 不妨學習一下唐朝的兩個詩人, 這兩個人一生困苦, 直到五十歲才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 並且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這兩個人就是董庭蘭和高適。

董庭蘭是唐朝玄宗時期天下聞名的音樂家。 他的音樂造詣很高, 跟很多詩人都是好朋友。 但是董庭蘭性情放蕩不羈, 只愛音樂, 不知詩書, 不懂耕作, 所以他一生窮困潦倒, 連家小也養活不了。 到了五十歲的時候, 他才發憤讀書, 和當時的詩人一樣去學著寫詩, 幾年後他寫的詩就得到了當時詩歌界的高度評價。

董庭蘭

和他一樣的, 還有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 高適是唐朝名將高侃的後人。 他雖然出身官宦世家, 但是因為父親早逝, 他就直接跌入了窮人之列, 靠別人接濟勉強度日。 但是高適胸懷大略, 自以為自己是做大事的人。

高適

他不屑于學農民去耕種;也不恥於去參加唐朝的科舉考試。 常常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直接參加皇帝的殿試, 一舉成名做高官。 可是這一等就是三十多年, 直到他五十歲的時候, 才被人舉薦做了唐朝名將哥舒翰的幕僚, 給了他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後來經過安史之亂, 高适才憑藉自己的滿腹韜略平步青雲, 做到了節度使。

高適的這首詩就是享譽千古的《別董大》

這兩個大器晚成的人也是好朋友, 他們一生也有過無數次的交際。 在他們都是窮光蛋的時候, 董庭蘭曾經做過吏部尚書房管的門客, 後來房管犯了錯誤被驅逐出京。 董庭蘭也就失去了他賴以生存的生活保障。 這時候他想到了和他一樣窮的高適。

因為高適是個充滿激情和夢想的窮人, 是這個時候的董庭蘭最需要的正能量。 所以他去了河南商丘, 也就是當時的睢陽找到了高適。 在這次相會之中, 高適為了鼓勵董庭蘭, 更是為了鼓勵自己, 他為董庭蘭寫了一首詩, 因為董庭蘭在家中兄弟排行老大, 所以朋友們都稱呼他為董大。 所以高適的這首詩就是享譽千古的《別董大》。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翻譯成現在的白話文, 就是高適告訴董庭蘭說:“不要擔心新去的地方沒有朋友, 憑著你的琴聲、你的音樂修養, 當今世上有誰不知道你董庭蘭的啊?”這兩句話雖然質樸, 但是卻說得響亮、有力, 寬慰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 詩人在即將分手之際, 全然不寫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 而是滿懷激情地去鼓勵友人踏上征途,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去迎接未來。並且還為董庭蘭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就是“依靠朋友,繼續尋找可以供養他的人”。所以這兩句詩才能成為千年名句。

我們很難想像這是一個窮困潦倒,前途黯淡的人寫出來的。讓我們領略到了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的重要性;詩人在逆境之中對未來充滿憧憬、充滿自信的豪邁。當我們遇到生活不如意或者事業不順心的時候,不妨讀一讀這首詩,她可以送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

小編我也最喜歡這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喜歡的小夥伴,一起贊起來。2018年和你一起相互勉勵。

而是滿懷激情地去鼓勵友人踏上征途,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去迎接未來。並且還為董庭蘭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就是“依靠朋友,繼續尋找可以供養他的人”。所以這兩句詩才能成為千年名句。

我們很難想像這是一個窮困潦倒,前途黯淡的人寫出來的。讓我們領略到了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的重要性;詩人在逆境之中對未來充滿憧憬、充滿自信的豪邁。當我們遇到生活不如意或者事業不順心的時候,不妨讀一讀這首詩,她可以送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

小編我也最喜歡這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喜歡的小夥伴,一起贊起來。2018年和你一起相互勉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