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死後用活人殉葬,嬪妃只有一個倖免,他為何開歷史倒車?

朱元璋死後用活人殉葬, 嬪妃只有一個倖免, 他為何開歷史倒車?

文/張秀陽

殉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同死者一起葬入墓穴,

以保證死者亡魂的冥福。 以人殉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 是中國古代一項殘忍野蠻的制度,

龍山文化時期(約五千年以前)就出現人殉, 商朝男女貴族墓葬有大量的人殉, 這說明用活人殉葬, 至少殷商君王死後就很盛行, 他們死後把生前享用的一切, 包括美妻豔妾都送到墳墓中去。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史籍關於人殉的記載很多。 那時的君王死後, 殉葬者不但有侍妾, 還有幸臣僕從, 準備到了地下, 仍舊做君王。 秦穆公死前就想讓群臣和他一道同赴黃泉, 一次與群臣飲酒, 他說:“咱們君臣, 生時同樂, 死後也要同哀呀。 ”奄息、仲行、針虎三個大臣竟當場表態, 願隨他共死。 這一表態不打緊, 穆公死後, 他們也就跟隨他進了陵墓。

以活人殉葬之風盛行一時。 不過當時也不少人反對這一殘酷的作法, 史籍多有記載。

《戰國策·秦策》記載, 秦國的宣太后與大臣魏醜夫勾搭, 並且愛得七死八活。 宣太后病重時下令:“我死後, 一定要以魏先生殉葬。 ”魏醜夫得知後, 嚇得要死。 他的朋友庸芮自告奮勇,

去勸太后收回成命。 庸芮說:“太后, 你老人家認為人死後還會有知覺嗎?”太后答曰:“當然沒有知覺。 ”庸芮見她入了套, 便說:“像太后您這樣英明無比的人, 明明知道死人是無知覺的, 為啥還要讓生前所喜愛的人白白送死, 把他和沒有知覺的死人一起埋葬呢?先王活著時就對你很是不滿, 如果死人有知覺, 那麼你帶了個男人到地下, 先王豈不更加恨你, 到那時, 你可是悔罪都來不及呀!哪還有什麼閒心和魏先生談情說愛呢?”宣太后聽他這麼, 只好割愛。 魏醜夫這才逃得一死。

春秋之後, 人殉的作法已不多見, 基本上改用木制或泥制人形偶像殉葬。 戰國時的秦國在獻西元年(西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廢止人殉。 這是從國家層面廢止人殉的最早記載。

但是秦始皇死後, 秦二世宣佈後宮婦女全部殉葬。 這次殉葬的宮女和被害工匠人數, 竟多到“計以萬數”。

秦末農民戰爭不但推翻了秦王朝, 而且教訓了新王朝的統治者。 漢武帝死後, 雖然殉葬了大批金銀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 但他的幾千名妃妾宮女全部保住了性命。

兩漢之後, 中原王朝徹底廢除了殉葬之制。

從漢朝以降, 強制婦女殉葬作為一種制度, 已不復存在。 自漢代以後, 絕大多數皇帝不再殺生殉死, 還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遺詔, 令放無子的妃嬪宮女出宮。 雖然偶有帝王以活人殉葬, 比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時, 皇后述律平就殺死百余名大臣做殉葬。 元代成吉思汗死去時用四十名貴族女子殉葬(何建民《中國殉葬史》)。 蒙兀死時, 沿途殺了兩萬人殉葬(《馬可波羅記》)。

然而這種殉葬終究沒有形成一種國家制度, 而且不是中原帝王所為。

明太祖朱元璋卻使這種不人道的野蠻制度死灰複烯,又一次從國家層面延續了這種殘暴的習俗。

朱元璋在世時即首開惡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的次子秦王朱樉死後,以兩名王妃殉葬。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初十日,朱元璋在西宮臥榻上停止了呼吸。駕崩之日,發佈了早已準備好的遺詔:

“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於世,定禍亂而偃兵,妥生民於市野。謹撫馭以膺天命,今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專志有益於民。奈何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智,好善惡惡,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危懼,慮恐不終。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輔佐,以福吾民。葬祭之儀,一如漢文勿異。佈告天下,使知朕意。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所改。”

朱元璋死後的第7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葬朱元璋於孝陵,上諡號曰“高皇帝”,廟號“太祖”。

雖然遺詔“葬祭之儀,一如漢文勿異”,然而臨終之前,朱元璋發佈了一生最後一道命令“責殉諸妃”,也就是命令妃嬪們為他殉葬,到地下去服侍他。就是這道命令,復活了在中國已經消失了1000多年的人殉制。

《明史·後妃傳》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明朝小史》卷三亦載,朱元璋死後,“伺寢宮人盡數殉葬”。46名妃嬪、宮女隨朱元璋一同葬入孝陵,其中38人皆為治喪期間勒令從死。後宮妃嬪只有張美人,因為所生寶慶公主年幼,而朱元璋生前十分疼愛寶慶公主,張美人才免予殉葬,撿回了一條性命。

朱元璋首開殉葬制度後,其後世子孫都紛紛效仿。

朱元璋後代子孫皇帝殉葬的妃嬪,往往都是宮廷中無依無靠的嬪妃宮女。為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宮妃中,有一名叫郭愛的宮人,進宮不久,連宣宗的面都沒見過,就被迫作了殉葬人。《明史·後妃傳》中載:“郭嬪,名愛,字善理,鳳陽人。賢而有文,入宮二旬而卒。自知死期,書楚聲以自哀。詞曰:‘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

聲聲血淚,嗟歎命運的捉弄,更聲討了吃人的人殉制度。

那麼,朱元璋出身為貧苦百姓,為什麼當上皇帝後又恢復了已經停止了上千年的殉葬制度呢?

在我看來,原因有二:

1.身為最底層的窮苦農民,朱元璋像歷史上許多農民出身的造反者一樣,脫不了小農意識。加之生性涼薄寡恩,多疑猜忌。他特別擔心自己打下來的江山,百年之後被別人奪去,朱元璋深知歷朝興亡故事,他發現唐朝李世民死後,妃嬪武則天沒有殉葬,而是出家了。後來,武則天又嫁給了李世民的兒子,最後竊取了唐朝的江山。所以,他十分擔心沒有丈夫的妃嬪們干預朝政。

2. 表明了朱元璋對生命特別是對女人生命的一貫賤視。

朱元璋在年輕時代曾不擇手段追逐女人。在擊敗陳友諒和推翻元朝後,他將這兩處後宮的許多漂亮女子納為己有。除此之外,俞本《紀事錄》還記載朱元璋一度曾與屬下老婆私通,並生了個私生子:“故元帥韋德成妻美,上令移居後庭,通而生子,名曰朱生。”

朱元璋將封建文化中賤視女性的傾向發展到極致。朱元璋特別看不起歌女娼妓之流,當了皇帝後,詔令這些人平時必須穿著標誌身份的黑色衣飾。有一次,朱元璋賜傅友德宴,命葉國珍陪同,還撥了10多個歌妓供他們取樂。不料葉國珍喝了點酒,一高興,命令歌妓穿上華麗衣服陪坐。朱元璋聞知,在拘執了葉國珍後,又將無辜的歌妓割去鼻尖。

開國之後,朱元璋管理後宮規矩特別森嚴。除了對結髮妻子馬皇后一直保持著尊重以外,朱元璋對於其他宮人妃子,稍有不滿就舉起屠刀。《紀事錄》載,洪武年間宮廷內有大量浣衣罪婦,專門為宮內人服務。有一次朱元璋聽說她們中間有人與外面相勾結通消息,遂將5000多人包括看守她們的守門人都剝了皮。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朱元璋恢復的這種制度最終還是被他的後代子孫明英宗朱祁鎮廢止了。

明太祖朱元璋卻使這種不人道的野蠻制度死灰複烯,又一次從國家層面延續了這種殘暴的習俗。

朱元璋在世時即首開惡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的次子秦王朱樉死後,以兩名王妃殉葬。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初十日,朱元璋在西宮臥榻上停止了呼吸。駕崩之日,發佈了早已準備好的遺詔:

“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於世,定禍亂而偃兵,妥生民於市野。謹撫馭以膺天命,今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專志有益於民。奈何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智,好善惡惡,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危懼,慮恐不終。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輔佐,以福吾民。葬祭之儀,一如漢文勿異。佈告天下,使知朕意。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所改。”

朱元璋死後的第7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葬朱元璋於孝陵,上諡號曰“高皇帝”,廟號“太祖”。

雖然遺詔“葬祭之儀,一如漢文勿異”,然而臨終之前,朱元璋發佈了一生最後一道命令“責殉諸妃”,也就是命令妃嬪們為他殉葬,到地下去服侍他。就是這道命令,復活了在中國已經消失了1000多年的人殉制。

《明史·後妃傳》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明朝小史》卷三亦載,朱元璋死後,“伺寢宮人盡數殉葬”。46名妃嬪、宮女隨朱元璋一同葬入孝陵,其中38人皆為治喪期間勒令從死。後宮妃嬪只有張美人,因為所生寶慶公主年幼,而朱元璋生前十分疼愛寶慶公主,張美人才免予殉葬,撿回了一條性命。

朱元璋首開殉葬制度後,其後世子孫都紛紛效仿。

朱元璋後代子孫皇帝殉葬的妃嬪,往往都是宮廷中無依無靠的嬪妃宮女。為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宮妃中,有一名叫郭愛的宮人,進宮不久,連宣宗的面都沒見過,就被迫作了殉葬人。《明史·後妃傳》中載:“郭嬪,名愛,字善理,鳳陽人。賢而有文,入宮二旬而卒。自知死期,書楚聲以自哀。詞曰:‘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

聲聲血淚,嗟歎命運的捉弄,更聲討了吃人的人殉制度。

那麼,朱元璋出身為貧苦百姓,為什麼當上皇帝後又恢復了已經停止了上千年的殉葬制度呢?

在我看來,原因有二:

1.身為最底層的窮苦農民,朱元璋像歷史上許多農民出身的造反者一樣,脫不了小農意識。加之生性涼薄寡恩,多疑猜忌。他特別擔心自己打下來的江山,百年之後被別人奪去,朱元璋深知歷朝興亡故事,他發現唐朝李世民死後,妃嬪武則天沒有殉葬,而是出家了。後來,武則天又嫁給了李世民的兒子,最後竊取了唐朝的江山。所以,他十分擔心沒有丈夫的妃嬪們干預朝政。

2. 表明了朱元璋對生命特別是對女人生命的一貫賤視。

朱元璋在年輕時代曾不擇手段追逐女人。在擊敗陳友諒和推翻元朝後,他將這兩處後宮的許多漂亮女子納為己有。除此之外,俞本《紀事錄》還記載朱元璋一度曾與屬下老婆私通,並生了個私生子:“故元帥韋德成妻美,上令移居後庭,通而生子,名曰朱生。”

朱元璋將封建文化中賤視女性的傾向發展到極致。朱元璋特別看不起歌女娼妓之流,當了皇帝後,詔令這些人平時必須穿著標誌身份的黑色衣飾。有一次,朱元璋賜傅友德宴,命葉國珍陪同,還撥了10多個歌妓供他們取樂。不料葉國珍喝了點酒,一高興,命令歌妓穿上華麗衣服陪坐。朱元璋聞知,在拘執了葉國珍後,又將無辜的歌妓割去鼻尖。

開國之後,朱元璋管理後宮規矩特別森嚴。除了對結髮妻子馬皇后一直保持著尊重以外,朱元璋對於其他宮人妃子,稍有不滿就舉起屠刀。《紀事錄》載,洪武年間宮廷內有大量浣衣罪婦,專門為宮內人服務。有一次朱元璋聽說她們中間有人與外面相勾結通消息,遂將5000多人包括看守她們的守門人都剝了皮。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朱元璋恢復的這種制度最終還是被他的後代子孫明英宗朱祁鎮廢止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