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刺客名人堂——中國古代哪些刺客可以上榜?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

太白先生這首《俠客行》, 每次都讓我看得熱血沸騰。 閉上眼睛, 腦海中浮現的是無數個千古俠客的影子。 中國是個講究行俠仗義的國度, 俠義文化在幾千年的文化底蘊裡隱約可見, 歷代文人都曾為俠客揮筆潑墨, 最著名的當歸太史公的《刺客列傳》。

戰國

如果刺客也有名人堂, 哪些人可以上榜呢?

一、名氣最大的刺客:荊柯

一部被低估的電影

"風瀟瀟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柯無疑是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 世代為人所頌揚, 可謂婦幼皆知。

二、最具創意的刺客:專諸

專諸, 春秋時期吳國人氏, 為吳國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所雇, 用來刺殺王位競爭對手吳王僚。

魚腸劍

話說事發當日, 公子光宴請王僚, 私下埋伏甲兵於室內。 王僚也早有防範, 命人沿途佈滿兵卒, 門窗臺階左右也都部署上自己的親信, 夾道而立的侍衛, 皆手持長鈹。 酒酣耳熱之時, 公子光佯裝有足疾, 退入內室。 這時專諸閃亮登場了!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主觀能動性, 創造性的把匕首藏在魚腹中, 佯裝為王僚獻菜。 等走到王僚跟前, 說時遲那時快!專諸突然撕開魚腹, 拿出匕首刺向王僚!王僚當場斃命。 遺憾的是, 專諸當即也被侍衛殺死。 公子光趁對方群龍無首, 速命埋伏的甲士攻擊王僚的侍從, 盡數將其誅殺。 為感念專諸, 吳王闔閭加封專諸之子為上卿。

三、最悲情的刺客:要離

話說吳王闔閭登上王位後, 王僚的兒子慶忌逃往衛國。

慶忌此人甚是了得, 有萬夫莫當之勇, 在吳國號稱第一勇士;現在衛國招兵買馬, 伺機為父報仇。 闔閭獲悉此事後茶飯不思, 日夜尋思除去這個心頭大患, 於是覓得一壯士。 此人名喚要離。

要離刺慶忌

經過策謀, 要離決定採用苦肉計。

某日要離在王宮與闔閭鬥劍時, 故意先用竹劍刺傷闔閭的手腕, 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 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 要離走後, 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 慶忌探得事實, 便對要離深信不疑, 視為心腹, 委他訓練士兵, 同謀舉事。 三月之後, 慶忌出征吳國, 與要離同坐一條戰艦。 某晚, 夜色迷人, 要離乘慶忌在船頭暢飲之機, 迎著月光獨臂猛刺慶忌, 透入心窩, 穿出背外。 慶忌詫異之極, 歎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於這樣刺我!" 此時左右衛兵舉刀欲殺要離, 慶忌搖著手說:"此乃天下勇士, 怎麼可以一日殺死兩個天下勇士呢!還是放他回國, 成全他吧!"

要離回國後, 闔閭金殿慶封要離。 要離辭謝不受, 說:"我殺慶忌, 不為做官, 而是為了吳國的安寧, 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說完自刎于金殿。好一個悲情壯士,為主賣命,竟弄了個家毀人亡!

四、最震撼的刺客:聶政姐弟

聶政本是屠夫,當俠客實屬業餘愛好。然而聶政天生是一塊刺客的料,小露拳腳後便名滿江湖,前來聯繫業務的客戶絡繹不絕。某日,韓國貴族嚴仲子帶著黃金和誠意跑來找他,要他除掉韓國首相俠累。聶政婉言辭謝。嚴仲子不悅:"汝耍大牌乎?"政曰:"非也,只因..在世,姐姐未嫁,我不能死也。"不久,聶政母親去世,嚴仲子前來弔孝,執親子之禮。聶政深受感動。在厚葬完母親之後,聶政火速將姐姐出嫁,跟隨仲子刺殺俠累。

聶政刺俠累

英雄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俠累身為首相,空有幾十名警衛,竟然被武功高強的聶政從容地從首相府門外一直殺進大廳,被一劍刺了個透心涼。這時,警衛們才圍了上來。聶政眼看無法脫逃,決定舉劍自殺。在咽氣之前,他用長劍將自己的眼珠挖出,把自己的臉劃成一堆肉泥。英雄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讓人們認出他,以免連累他那親愛而苦命的姐姐!

韓國為了知道刺客是誰,貼出告示說凡是能認出這具屍體的,賞金千兩。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後,斷定是弟弟所為,不顧一切來到聶政的屍體旁放聲大哭。官員問她,你不怕被牽連嗎?聶榮說:"我弟弟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不讓你們認出他,以便保全我。可這樣一來,他的英名不就被埋沒了嗎?我豈能為了保全自己而讓英勇的弟弟死得默默無聞呢?"說罷,聶榮大叫三聲天啦,在弟弟的身邊氣絕身亡。

五、最直接和成效最大的刺客:曹沫

曹沫,魯國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稱。魯公對他很欣賞,任命他為將軍,同齊國交戰。未料三戰皆敗,魯公心怯,趕緊商議割地求和。但是並未責怪曹沫,仍用他為將。

曹沫

齊桓公答應和魯在柯地會盟。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定之時,曹沫手執匕首沖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桓公左右恐傷到主公,不敢動作。桓公問:"你想怎樣?"曹沫說:"齊強魯弱,您恃強淩弱太過分了。大王您認為該怎麼辦呢?"桓公被迫答應盡數歸還侵奪魯國的土地。得到承諾後,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辭令如故。桓公惱羞成怒,想毀約食言,被管仲勸止。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曹沫三戰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數歸還。

曹沫以其忠誠勇氣和不爛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謂最直接,成效也最大。

六、最具謀略的刺客:侯贏、朱亥

侯嬴,戰國時期魏國人。最初為看守城門的一個保安,直到七十歲才被信陵君奉為上賓。朱亥,殺豬專業戶,是位奇人,隱於市井之間。此2人為協助信陵君救趙,起到了關鍵作用。

竊符救趙

事情的發生是這樣的。西元前257年,秦王派大軍圍攻趙國,趙國危在旦夕,派信使來魏國求援,魏國便派晉鄙率十萬大軍前去增援。秦王知道消息後,開始威脅魏王。魏王害怕了,急命走到中途的晉鄙停止前進。信陵君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幾次促請魏王堅持出兵救趙,魏王就是按兵不動。信陵君不願坐以待斃,就自已籌集了車馬,帶著門客們前去援趙。經過城門的時候,侯嬴把他止住,面授機宜:公子切勿魯莽行事,我有妙計一策。信陵君依計而行,從魏王的寵姬那裡竊來了虎符,把朱亥帶著到晉鄙那裡奪取兵權,朱亥同志當場把不聽調遣的晉鄙一鐵錘錘死。於是信陵君順利奪取了兵權,指揮大軍前往救趙,終於擊退了秦軍,保全了趙國。整個計畫環環相扣,縝密有序,是一個絕佳的策劃案。

七、最敬業的刺客:豫讓

豫讓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屢不得志,投靠智伯後,受到重視。後來智伯被仇家趙襄子所殺,趙襄子還拿他的頭骨拿來當酒杯。豫讓出離憤怒,"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榮。"豫讓決定誓報此仇。

他先是改變姓名,冒充罪犯,混進宮廷,企圖藉借整修廁所之機,用匕首刺殺趙襄子。結果未遂。趙襄子考慮到豫讓肯為故主報仇,是個有義之人,便將他釋放。

豫讓

豫讓仍不死心,不惜以身塗抹油漆變相、口吞煤炭變聲來喬裝自己,找機會報仇。機會來了,豫讓事先埋伏在一座橋下,準備在趙襄子經過的時候刺殺他。沒曾想趙襄子的馬卻突然驚跳起來,使得豫讓的計畫又再次失敗。豫讓自知此劫難逃,便懇求趙襄子:"希望你能讓我完成最後一個心願:把你的衣服脫下來,讓我刺穿;這樣,即使我死了,也不會有遺憾。"趙襄子答應了他,豫讓拔劍,在趙襄子的衣服上連刺了三次,然後就自殺了。

很顯然,豫讓算不上業務熟練,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榮。"

八、最失職的刺客——鉏鸒刺趙盾

鉏鸒,春秋晉國人,(?--前607年)

一些人不認為鉏鸒是刺客,因為他根本沒有行刺,用現在的話說是犯罪終止。但鉏鸒的歷史身份的確是刺客,且我個人認為鉏鸒還具備更多的義士品質。由於他主動放棄行刺,所未成大名,但在《左傳》裡卻有精彩的記載. 當時晉國君晉靈公,荒淫暴虐,厚斂於民,廣興土木,晉國民怨沸騰。宰相趙盾屢屢進諫勸靈公改正,靈公全然不聽,反有厭惡之意。

西元前607年,靈公寵任的一位大夫屠岸賈獻計加害趙盾,曰:"臣有客鉏鸒者,家貧,臣常接濟之,其感臣之惠,願效死力,可使行刺相國!"

是夜,靈公和屠岸賈密召鉏鸒,賜酒食,告以"趙盾專權欺主,今使汝往刺,不可誤事。" 鉏鸒領命後潛伏趙府左右。五更,見重門洞開,鉏鸒進中門,看到堂上燈光影影,趙盾朝衣朝冠,垂紳正笏,端然於堂上坐以待旦上朝。鉏鸒大驚,退出門外,歎曰:"恭敬如此,忠義之臣也!刺殺忠臣,則為不義;受君命而棄之,則為不信。不信不義,何以立於天地之間哉?"乃呼於門曰:"我,鉏鸒也,寧違君命,不忍殺忠臣,我今自殺!恐有後來者,相國謹防之!"言罷,向門前一株大槐一頭觸去,腦漿迸裂而死。時驚動了守門人,報知趙盾,趙盾歎息不已,吩咐暫將鉏鸒淺埋於槐樹之側。

似乎春秋戰國時期是刺客遊俠最多的時代,那個時代同時也是華夏文明的軸心時代,只不過那個時代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各位網友還能想到哪些遊俠、刺客?

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說完自刎于金殿。好一個悲情壯士,為主賣命,竟弄了個家毀人亡!

四、最震撼的刺客:聶政姐弟

聶政本是屠夫,當俠客實屬業餘愛好。然而聶政天生是一塊刺客的料,小露拳腳後便名滿江湖,前來聯繫業務的客戶絡繹不絕。某日,韓國貴族嚴仲子帶著黃金和誠意跑來找他,要他除掉韓國首相俠累。聶政婉言辭謝。嚴仲子不悅:"汝耍大牌乎?"政曰:"非也,只因..在世,姐姐未嫁,我不能死也。"不久,聶政母親去世,嚴仲子前來弔孝,執親子之禮。聶政深受感動。在厚葬完母親之後,聶政火速將姐姐出嫁,跟隨仲子刺殺俠累。

聶政刺俠累

英雄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俠累身為首相,空有幾十名警衛,竟然被武功高強的聶政從容地從首相府門外一直殺進大廳,被一劍刺了個透心涼。這時,警衛們才圍了上來。聶政眼看無法脫逃,決定舉劍自殺。在咽氣之前,他用長劍將自己的眼珠挖出,把自己的臉劃成一堆肉泥。英雄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讓人們認出他,以免連累他那親愛而苦命的姐姐!

韓國為了知道刺客是誰,貼出告示說凡是能認出這具屍體的,賞金千兩。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後,斷定是弟弟所為,不顧一切來到聶政的屍體旁放聲大哭。官員問她,你不怕被牽連嗎?聶榮說:"我弟弟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不讓你們認出他,以便保全我。可這樣一來,他的英名不就被埋沒了嗎?我豈能為了保全自己而讓英勇的弟弟死得默默無聞呢?"說罷,聶榮大叫三聲天啦,在弟弟的身邊氣絕身亡。

五、最直接和成效最大的刺客:曹沫

曹沫,魯國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稱。魯公對他很欣賞,任命他為將軍,同齊國交戰。未料三戰皆敗,魯公心怯,趕緊商議割地求和。但是並未責怪曹沫,仍用他為將。

曹沫

齊桓公答應和魯在柯地會盟。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定之時,曹沫手執匕首沖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桓公左右恐傷到主公,不敢動作。桓公問:"你想怎樣?"曹沫說:"齊強魯弱,您恃強淩弱太過分了。大王您認為該怎麼辦呢?"桓公被迫答應盡數歸還侵奪魯國的土地。得到承諾後,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辭令如故。桓公惱羞成怒,想毀約食言,被管仲勸止。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曹沫三戰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數歸還。

曹沫以其忠誠勇氣和不爛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謂最直接,成效也最大。

六、最具謀略的刺客:侯贏、朱亥

侯嬴,戰國時期魏國人。最初為看守城門的一個保安,直到七十歲才被信陵君奉為上賓。朱亥,殺豬專業戶,是位奇人,隱於市井之間。此2人為協助信陵君救趙,起到了關鍵作用。

竊符救趙

事情的發生是這樣的。西元前257年,秦王派大軍圍攻趙國,趙國危在旦夕,派信使來魏國求援,魏國便派晉鄙率十萬大軍前去增援。秦王知道消息後,開始威脅魏王。魏王害怕了,急命走到中途的晉鄙停止前進。信陵君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幾次促請魏王堅持出兵救趙,魏王就是按兵不動。信陵君不願坐以待斃,就自已籌集了車馬,帶著門客們前去援趙。經過城門的時候,侯嬴把他止住,面授機宜:公子切勿魯莽行事,我有妙計一策。信陵君依計而行,從魏王的寵姬那裡竊來了虎符,把朱亥帶著到晉鄙那裡奪取兵權,朱亥同志當場把不聽調遣的晉鄙一鐵錘錘死。於是信陵君順利奪取了兵權,指揮大軍前往救趙,終於擊退了秦軍,保全了趙國。整個計畫環環相扣,縝密有序,是一個絕佳的策劃案。

七、最敬業的刺客:豫讓

豫讓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屢不得志,投靠智伯後,受到重視。後來智伯被仇家趙襄子所殺,趙襄子還拿他的頭骨拿來當酒杯。豫讓出離憤怒,"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榮。"豫讓決定誓報此仇。

他先是改變姓名,冒充罪犯,混進宮廷,企圖藉借整修廁所之機,用匕首刺殺趙襄子。結果未遂。趙襄子考慮到豫讓肯為故主報仇,是個有義之人,便將他釋放。

豫讓

豫讓仍不死心,不惜以身塗抹油漆變相、口吞煤炭變聲來喬裝自己,找機會報仇。機會來了,豫讓事先埋伏在一座橋下,準備在趙襄子經過的時候刺殺他。沒曾想趙襄子的馬卻突然驚跳起來,使得豫讓的計畫又再次失敗。豫讓自知此劫難逃,便懇求趙襄子:"希望你能讓我完成最後一個心願:把你的衣服脫下來,讓我刺穿;這樣,即使我死了,也不會有遺憾。"趙襄子答應了他,豫讓拔劍,在趙襄子的衣服上連刺了三次,然後就自殺了。

很顯然,豫讓算不上業務熟練,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榮。"

八、最失職的刺客——鉏鸒刺趙盾

鉏鸒,春秋晉國人,(?--前607年)

一些人不認為鉏鸒是刺客,因為他根本沒有行刺,用現在的話說是犯罪終止。但鉏鸒的歷史身份的確是刺客,且我個人認為鉏鸒還具備更多的義士品質。由於他主動放棄行刺,所未成大名,但在《左傳》裡卻有精彩的記載. 當時晉國君晉靈公,荒淫暴虐,厚斂於民,廣興土木,晉國民怨沸騰。宰相趙盾屢屢進諫勸靈公改正,靈公全然不聽,反有厭惡之意。

西元前607年,靈公寵任的一位大夫屠岸賈獻計加害趙盾,曰:"臣有客鉏鸒者,家貧,臣常接濟之,其感臣之惠,願效死力,可使行刺相國!"

是夜,靈公和屠岸賈密召鉏鸒,賜酒食,告以"趙盾專權欺主,今使汝往刺,不可誤事。" 鉏鸒領命後潛伏趙府左右。五更,見重門洞開,鉏鸒進中門,看到堂上燈光影影,趙盾朝衣朝冠,垂紳正笏,端然於堂上坐以待旦上朝。鉏鸒大驚,退出門外,歎曰:"恭敬如此,忠義之臣也!刺殺忠臣,則為不義;受君命而棄之,則為不信。不信不義,何以立於天地之間哉?"乃呼於門曰:"我,鉏鸒也,寧違君命,不忍殺忠臣,我今自殺!恐有後來者,相國謹防之!"言罷,向門前一株大槐一頭觸去,腦漿迸裂而死。時驚動了守門人,報知趙盾,趙盾歎息不已,吩咐暫將鉏鸒淺埋於槐樹之側。

似乎春秋戰國時期是刺客遊俠最多的時代,那個時代同時也是華夏文明的軸心時代,只不過那個時代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各位網友還能想到哪些遊俠、刺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