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五大心腹將:湯和第五徐達第二,第一功蓋群臣朱元璋卻忘了

朱元璋五大心腹將, 是朱元璋特別信任的五個人。 這五個人朱元璋從沒猜忌過, 除一位死于明朝建國之前外, 其餘四位成為開國大將中最後的倖存者, 沒受藍玉、胡惟庸案牽連, 朱元璋也沒找任何藉口治他們的罪, 他們死後, 全都受到朱元璋禮遇, 只有開國之前死的這位曾經受到朱元璋慢待。 這位功居特等, 功蓋群臣, 朱元璋大封開國功臣, 卻把他給忘了, 不能說朱元璋是故意的, 只能說朱元璋用人朝前, 不用人朝後, 就連救他一命的人也是一樣!朱元璋心腹將有以下五位——

第五位:湯和(1326年―1395年), 明朝開國大將, 字鼎臣, 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人, 和朱元璋在一條小街上長大。 童年好統率群童, 練習騎馬射箭, 成年後身高七尺, 舉止灑脫, 沉穩敏捷, 善於謀略。 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 參加郭子興起義軍, 授千戶。 又邀朱元璋參加義軍, 後隨朱元璋渡長江、占集慶、取鎮江諸戰中,
屢破元軍。 鎮守常州時, 多次擊敗張士誠部。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擊敗方國珍部, 後率部由海道入福州, 俘獲陳友定。 又隨徐達率軍征今山西、甘肅、寧夏等地,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信國公,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還鄉,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病逝。

第四位:李文忠(1339年-1384年),

字思本, 小名保兒, 江蘇盱眙(今安徽明光)人, 明朝開國第三功臣, 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 十二歲時母親去世, 父親李貞帶著他輾轉亂軍之中, 多次瀕臨死亡。 後被朱元璋見收為養子, 隨姓朱。 十九歲率領親軍, 擊敗天完軍, 驍勇善戰為諸將之首。 朱元璋常派他監軍隨將領出征。 明朝建國後, 李文忠多次領兵出塞征討元軍殘餘勢力, 戰功顯赫, 獲封曹國公。 1383年(洪武十六年)冬季, 李文忠得病。 朱元璋親臨探視, 並命淮安侯華中負責醫治。 1384年(洪武十七年)農曆三月, 李文忠去世。 朱元璋懷疑華中下毒, 將華中降爵, 其家屬逐至建昌衛, 其他醫生及妻子兒女都被斬首。

第三位:沐英(1344-1392), 明朝開國名將。 字文英, 朱元璋義子, 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 洪武九年以副帥之職征討吐蕃。 洪武十三年第三次北伐中, 以主帥職務大敗元軍。 洪武十四年第四次北伐中, 率西路軍連敗元軍, 洪武十四年至十五年明攻雲南之戰中, 以副帥之職屢敗元軍。 其鎮滇10年間, 大興屯田, 勸課農桑, 禮賢興學, 傳播中原文化,
對西南安定做出傑出貢獻, 為明朝統一和穩定征戰三十年, 功勳卓著。 洪武二十二年(1389)冬, 沐英入朝, 朱元璋賜宴奉天殿(皇帝辦公的正殿), 給予厚重賞賜。 朱元璋高興地說:“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 汝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 沐英病卒于雲南, 年僅四十八。 朱元璋十分痛心, 命歸葬京師, 追封黔甯王, 諡昭靖, 侑享太廟。

第二位: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漢族,明朝開國第一將,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朝末年參加朱元璋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任左相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滅張士誠,隨即北伐滅元。洪武元年(1368年)拜右丞相,封魏國公。徐達武功高強,一生驍勇有謀,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關於徐達之死,史上有所爭議。《明史》載,洪武十七年(1384)生背疽而死,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王爵。賜葬鐘山之陰,禦制神道碑文。朱元璋還稱讚他說:“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而據徐禎卿《翦勝野聞》記載,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龍《龍興慈記》又載,徐達因病無法吃鵝,朱元璋賜給徐達蒸鵝,徐達吃完後死。徐達到底是得病而死,還是被朱元璋毒死,目前尚無定論。

第一位:韓成(?~1363),明朝開國特等功臣、將領,功勞蓋過李善長、徐達,因為韓成用自己的命換了朱元璋的命!韓成是濠西(今安徽省蚌埠市北郊吳郢鄉小韓莊)人,生於農家,以打魚為生。自幼習武,性情耿直。朱元璋在鳳陽舉旗起義,投郭子興紅巾軍。不久,韓成亦投奔朱元璋。因其為人忠厚,且相貌、身架與朱元璋酷似.元璋甚愛之,封為帳前牙將。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乘朱元璋南方兵力薄弱,率60萬軍攻洪都(今南昌)。朱元璋率舟師20萬救援,進至鄱陽湖,與陳軍決戰。朱元璋部戰船擱淺,被陳軍驍將張定邊包圍。朱元璋部將宋貴、陳兆先相繼戰死。朱元璋見狀哀歎道:“孤舟被圍,勢不能動,雖有神鬼,亦何能為!”此時,韓成挺身而出,對朱元璋說:“臣願代死,以報厚恩。敢請主公袍服、冠履,與臣衣更換。待臣設計 ,以退賊兵,主公便可趁機與眾將逃脫。”朱元璋感動地說:“我豈忍卿之死,以全我生。”韓成和諸將不容分說,七手八腳扒下朱元璋蟒袍玉帶,迅速穿戴整齊。朱元璋問韓成有何後事交代,韓成說:“臣一身為國,豈複念家?”說罷,沖上船頭,投湖自盡。朱元璋借陳友諒軍打撈屍體之機逃出重圍,揀了一命。可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大封功臣卻忘了韓成。韓成替朱元璋而死,在開國功臣中應位居特等,如果沒有韓成,朱元璋早死了,明朝也就不存在了,明朝都沒了,還何談明朝開國第一將徐達、第一功臣李善長?所以說,韓成之功蓋過所有功臣,包括李善長、徐達,朱元璋應該好好封賞才對。可朱元璋卻沒有記著韓成的抵命之恩,登基後把韓成早已忘到了腦後。以至韓成母親生活無依,沿街討飯。最後韓母攔駕痛朱元璋忘恩負義,朱元璋才想起韓成,趕緊給給韓母賠禮道歉,追封韓成為高陽侯,韓母才生活有靠。

第二位: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漢族,明朝開國第一將,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朝末年參加朱元璋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任左相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滅張士誠,隨即北伐滅元。洪武元年(1368年)拜右丞相,封魏國公。徐達武功高強,一生驍勇有謀,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關於徐達之死,史上有所爭議。《明史》載,洪武十七年(1384)生背疽而死,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王爵。賜葬鐘山之陰,禦制神道碑文。朱元璋還稱讚他說:“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而據徐禎卿《翦勝野聞》記載,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龍《龍興慈記》又載,徐達因病無法吃鵝,朱元璋賜給徐達蒸鵝,徐達吃完後死。徐達到底是得病而死,還是被朱元璋毒死,目前尚無定論。

第一位:韓成(?~1363),明朝開國特等功臣、將領,功勞蓋過李善長、徐達,因為韓成用自己的命換了朱元璋的命!韓成是濠西(今安徽省蚌埠市北郊吳郢鄉小韓莊)人,生於農家,以打魚為生。自幼習武,性情耿直。朱元璋在鳳陽舉旗起義,投郭子興紅巾軍。不久,韓成亦投奔朱元璋。因其為人忠厚,且相貌、身架與朱元璋酷似.元璋甚愛之,封為帳前牙將。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乘朱元璋南方兵力薄弱,率60萬軍攻洪都(今南昌)。朱元璋率舟師20萬救援,進至鄱陽湖,與陳軍決戰。朱元璋部戰船擱淺,被陳軍驍將張定邊包圍。朱元璋部將宋貴、陳兆先相繼戰死。朱元璋見狀哀歎道:“孤舟被圍,勢不能動,雖有神鬼,亦何能為!”此時,韓成挺身而出,對朱元璋說:“臣願代死,以報厚恩。敢請主公袍服、冠履,與臣衣更換。待臣設計 ,以退賊兵,主公便可趁機與眾將逃脫。”朱元璋感動地說:“我豈忍卿之死,以全我生。”韓成和諸將不容分說,七手八腳扒下朱元璋蟒袍玉帶,迅速穿戴整齊。朱元璋問韓成有何後事交代,韓成說:“臣一身為國,豈複念家?”說罷,沖上船頭,投湖自盡。朱元璋借陳友諒軍打撈屍體之機逃出重圍,揀了一命。可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大封功臣卻忘了韓成。韓成替朱元璋而死,在開國功臣中應位居特等,如果沒有韓成,朱元璋早死了,明朝也就不存在了,明朝都沒了,還何談明朝開國第一將徐達、第一功臣李善長?所以說,韓成之功蓋過所有功臣,包括李善長、徐達,朱元璋應該好好封賞才對。可朱元璋卻沒有記著韓成的抵命之恩,登基後把韓成早已忘到了腦後。以至韓成母親生活無依,沿街討飯。最後韓母攔駕痛朱元璋忘恩負義,朱元璋才想起韓成,趕緊給給韓母賠禮道歉,追封韓成為高陽侯,韓母才生活有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