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刹禪蹤」廣州華林寺

華林寺, 位於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西來正街, 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八年(527)。 華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始祖菩提達摩中印文化交流地, 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首。

華林寺前身是“西來庵”, 達摩遵從師父自訓諭, 西來弘化禪宗妙旨, 並于梁武帝普通年間從海上到達廣州城外的珠江北岸(今下九路), “結草為庵”, 潛心苦修。 順治十二年(1655)首建大雄寶殿, 次建樓閣堂龐察室, 改“西來庵”為“華林寺”。

華林寺的面積有3萬平方米, 由五百羅漢堂、舍利塔、達摩堂等建築群組成。 五百羅漢堂內, 除供奉三寶佛外, 還陳列著神態各異的泥塑五百羅漢像, 其中有一尊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木雕像。

1963年3月, 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公佈華林寺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西來庵建成後, 曆隋、唐、宋、元、明、清諸代多次修葺, 並經多次改建為磚木結構, “傳燈不絕”, 長盛不衰。 該庵始建1100多年後, 于清順治十一年(1654),

庵的住持宗符禪師募資擴建, 增設了禪房、僧房、大雄寶殿, 又開拓庭院, 廣植樹木、引入流水, 營造起一座頗具規模的佛教叢林, 面積達3萬平方米, 並將西來庵改名為華林寺。

繼宗符禪師之後, 其弟子離心和尚又繼續修建, 苦心經營近十年, 致使華林寺僧侶雲集, 香火鼎盛,成為當時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華林寺緊隔壁的錦綸會館。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的錦綸會館,是舊廣州紡織業(即錦綸行)的老闆們聚會議事的場所,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是廣州唯一倖存的行業會館。1920年,當時國民政府要將會館收入公產,孫中山先生獲悉後,立即作出批示要“永遠保留”。2001年,廣州修建南北主幹道康王路,錦綸會館卻成了工程的“攔路虎”。幾經論證,廣州創造性地進行了國際首例連地基完整平移文物,移動面積達668平方米,重2000噸。

錦綸會館又名錦綸堂,現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康王南路康王路隧道,北出口的西測。始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的錦綸會館是清朝至民國期間廣州絲織行業會館。原位于下九路西來新街,是一座清朝的祠堂式建築。1997年被廣州市列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錦綸會館始建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道光24年(1844)重修。會館坐北朝南,該館現存主體面積700平方米,座北朝南,結構為三路三進的祠堂式建築,其石刻、木雕及陶塑、灰塑,體現了嶺南建築的靈動和秀麗,館內還存有22塊碑記,記錄著會館的歷史。

錦綸會館原是廣州絲織行業股東公會,1949年後改為民宅,其房屋結構基本保持完好,成為廣州保存下來的唯一近代專業會館。館內完整保留了二十一方歷史碑刻,是研究清代資本主義萌芽和廣州商貿發展的重要實證。2001年建設康王路時,為保護這座古建築,對其進行整體平移。工程具體為向西北方縱移80.4米,橫移22米,托上1.85米。

清康熙四十年(1701),華林寺建舍利殿,內有七級的石舍利塔。清道光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1845—1849),華林寺住持祇園法師奉詔命由杭州淨慧寺摹祥(描羅漢圖),回來修建了五百羅漢堂。據有關史料記載,民國初年的五百羅漢堂規模非常宏大和雄偉:堂呈田字形,大門左右分立高達丈余的金剛,從門直入,北邊神龕供奉有三寶佛,中央兩面均有天井,回廊供奉五百羅漢神座,眾羅漢像體如真人大小,喜怒哀樂表情及姿態各異,其中一尊是元代來華的義大利航海家馬可·波羅原型塑像。堂中還有一座高4米、重達1噸的銅制阿育王神塔。民國初年,華林寺殿堂廡廊拆改為民房,僅存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金身燦然,形像姿態,神情性格,無一雷同,或靜坐禪觀,或遊戲談論,舉手投足間足見人物性格,可謂巧奪天工,其中還有一尊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木雕像。五百羅漢堂前,有建於康熙四十年(1701)的七層高的漢白玉石舍利塔。“文化大革命中,華林寺遭到浩劫,寺內原有的佛像、眾多羅漢像被毀,阿育王神塔亦不知去向。

1965年,白石塔被移置廣州蘭圃公園內。移置時,在塔基中心發現有佛舍利子套盒,盒共有石、木、銅、銀四層。外層石函蓋上有“舍利子”三個朱紅字,銅盒蓋面銘刻著“大清康熙辛巳孟秋華林寺住持沙門之海敬合”字樣,盒內裝有珍珠、琥珀和沉香木,銀盒還刻有蓮花和圓點紋。自1986年重修恢復開放以來,被占房舍逐漸收回並進行修葺。1989年五百羅漢堂率先對外開放。1994年白石塔從蘭圃移回華林寺,安放在寺院的北端,與寺門相對。雖經300餘年歲月的劫難,白石塔仍保存完好,風采依然。1996年,原藏於舍利塔內的舍利子也由市園林局歸還給華林寺。

香火鼎盛,成為當時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華林寺緊隔壁的錦綸會館。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的錦綸會館,是舊廣州紡織業(即錦綸行)的老闆們聚會議事的場所,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是廣州唯一倖存的行業會館。1920年,當時國民政府要將會館收入公產,孫中山先生獲悉後,立即作出批示要“永遠保留”。2001年,廣州修建南北主幹道康王路,錦綸會館卻成了工程的“攔路虎”。幾經論證,廣州創造性地進行了國際首例連地基完整平移文物,移動面積達668平方米,重2000噸。

錦綸會館又名錦綸堂,現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康王南路康王路隧道,北出口的西測。始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的錦綸會館是清朝至民國期間廣州絲織行業會館。原位于下九路西來新街,是一座清朝的祠堂式建築。1997年被廣州市列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錦綸會館始建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道光24年(1844)重修。會館坐北朝南,該館現存主體面積700平方米,座北朝南,結構為三路三進的祠堂式建築,其石刻、木雕及陶塑、灰塑,體現了嶺南建築的靈動和秀麗,館內還存有22塊碑記,記錄著會館的歷史。

錦綸會館原是廣州絲織行業股東公會,1949年後改為民宅,其房屋結構基本保持完好,成為廣州保存下來的唯一近代專業會館。館內完整保留了二十一方歷史碑刻,是研究清代資本主義萌芽和廣州商貿發展的重要實證。2001年建設康王路時,為保護這座古建築,對其進行整體平移。工程具體為向西北方縱移80.4米,橫移22米,托上1.85米。

清康熙四十年(1701),華林寺建舍利殿,內有七級的石舍利塔。清道光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1845—1849),華林寺住持祇園法師奉詔命由杭州淨慧寺摹祥(描羅漢圖),回來修建了五百羅漢堂。據有關史料記載,民國初年的五百羅漢堂規模非常宏大和雄偉:堂呈田字形,大門左右分立高達丈余的金剛,從門直入,北邊神龕供奉有三寶佛,中央兩面均有天井,回廊供奉五百羅漢神座,眾羅漢像體如真人大小,喜怒哀樂表情及姿態各異,其中一尊是元代來華的義大利航海家馬可·波羅原型塑像。堂中還有一座高4米、重達1噸的銅制阿育王神塔。民國初年,華林寺殿堂廡廊拆改為民房,僅存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金身燦然,形像姿態,神情性格,無一雷同,或靜坐禪觀,或遊戲談論,舉手投足間足見人物性格,可謂巧奪天工,其中還有一尊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木雕像。五百羅漢堂前,有建於康熙四十年(1701)的七層高的漢白玉石舍利塔。“文化大革命中,華林寺遭到浩劫,寺內原有的佛像、眾多羅漢像被毀,阿育王神塔亦不知去向。

1965年,白石塔被移置廣州蘭圃公園內。移置時,在塔基中心發現有佛舍利子套盒,盒共有石、木、銅、銀四層。外層石函蓋上有“舍利子”三個朱紅字,銅盒蓋面銘刻著“大清康熙辛巳孟秋華林寺住持沙門之海敬合”字樣,盒內裝有珍珠、琥珀和沉香木,銀盒還刻有蓮花和圓點紋。自1986年重修恢復開放以來,被占房舍逐漸收回並進行修葺。1989年五百羅漢堂率先對外開放。1994年白石塔從蘭圃移回華林寺,安放在寺院的北端,與寺門相對。雖經300餘年歲月的劫難,白石塔仍保存完好,風采依然。1996年,原藏於舍利塔內的舍利子也由市園林局歸還給華林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