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說珍珠港戰役幾十年前,都決定了美國和日本早晚會打起來

我們知道, 二戰的時候日本發動珍珠港海戰之後, 沒多久就可以說走下坡路了。 所有人都認為日本不該打美國, 包括日本的盟國希特勒都是一直這樣認為的。 但是, 其實日本打與不打美國, 真的不是當時腦子發熱決定的, 這是在很久之前就決定的事情。

在19世紀的後期, 甲午海戰之前的時候。 廣大的太平洋周圍有西邊的中國、日本、俄國, 東邊有美國, 這幾個大國。 所有人都知道, 整個太平洋只能有一個老大的。 太平洋南邊的東南亞中南半島被法國佔領了, 馬來西亞和印尼被英國和荷蘭佔領了, 澳大利亞被英國佔領,

菲律賓被西班牙佔領了。 可以說這些地方都是歐洲國家的地盤, 一時半會沒有人敢動。

當年甲午海戰的時候, 英國為了遏制俄國的發展, 維護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 想在東方尋找一個盟友, 所有甲午海戰英國誰都不幫, 就一個目的, 誰贏了我和誰結盟。 結果日本贏了, 迎來了不光是戰爭的勝利, 還有國際地位的迅速提高, 之後西方各國紛紛與日本修約, 就是把之前和日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廢除了。 這個時候太平洋的大國就只剩下了三個了, 俄國、日本、美國了。 之後在1905年, 在英國的幫助下, 這個時候日本又打敗了沙俄, 可以說這次日本的國際地位迅速上升, 一下成為列強之一了。 這個時候的太平洋只有兩個大國了,

美國和日本了。

照這種狀況發展, 也許日本會稱霸整個東亞, 自己在一步一步發展, 也許不會影響到美國。 事實上, 不僅是日本在發展, 美國當年也沒閑著。 甲午海戰之後, 美國就發現日本發展的太快了, 而且這個時候的美國在經濟上已經成為世界的老大了, 雖說地位和軍事上影響力暫時不行, 但是, 也得體現以下自己的厲害, 趁早防著日本。 在1898年的時候隨便找個藉口, 和西班牙打起來了, 結果當年的西班牙帝國根本就不是美國的對手, 就輸了, 把自己的殖民地輸給美國了。 輸給美國了古巴、菲律賓、關島輸給了美國。 菲律賓和關島離日本可以說是要多近有多近。 叫日本怎麼能不多想。 甲午海戰之後, 日本打敗中國,

本以為自己在中國可以一家獨大了, 這時候美國來提了一個“門戶開放”的政策, 簡單的說就是利益共用, 有飯大家一起吃。 這下小日本在中國可以說是徹底的懵逼了。 我花了這麼大的代價打贏了戰爭, 結果大家都吃肉, 就我喝湯了。

當時的夏威夷, 本來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日本和美國都往這個地方移民, 雖說這個地方後來歸美國了。 但是這個地方當時的日本人遠比美國人多。 這下形式就太明顯了。 對於日本來說我想往太平洋東面走, 你把夏威夷拿走了, 我往西面走, 你把菲律賓拿走了, 而且還在我家門口關島建立基地。 我想打中國, 你來個門戶開放。 就這樣, 日本可以說是一步一步的被美國逼著。 一戰的時候,

日本也是戰勝國, 結果美國弄個《九國公約》, 把日本最看重的海軍降為第二等級了, 還把日本和英國的結盟拆散了。 這下日本可以說喪失最重要盟友了。 這個時候, 中國處於北洋政府時期, 當時的軍閥混戰很多都是日本和美國暗中支持的, 最後是日本勝利了。 二戰的時候, 美國開始中立。 但是美國通過《中立法案》之後不斷的賣給各反法西斯國家武器。 這下日本=非常不爽了, 而且二戰的時候, 美國還對日本禁石油了, 不賣石油給你了。 當年的美國是絕對的石油大國, 和現在的中東差不多, 因為那時候中東還沒發現石油。 這個時候日本是受不了了, 我自己不產石油, 你把我石油停了, 我怎麼支撐戰爭, 我又不是你們美國,
地盤大, 人多。 有廣大的國內市場和資源。 我什麼都沒有, 人還多, 不侵略我確實沒法活。 這個時候你斷我的油不是明顯逼著我們開打嗎?

於是乎, 日本就打美國了, 發動了珍珠港戰役。 其實照這樣看, 我們知道這兩個國家一直在太平洋明爭暗鬥, 打起來是早晚的事情。 即使沒有珍珠港戰役, 也會有其他的戰役發生在他們倆之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