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國“弄垮”這個中國品牌僅花了1.4億!最後竟每年撈走1000億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 中國家喻戶曉的汰漬、碧浪、海飛絲、潘婷、Olay玉蘭油、佳潔士、護舒寶、舒膚佳等日化品牌都屬於一家美國公司——寶潔, 寶潔是世界500強之一, 曾是全球市值第六大的公司。 當初, 正是這家美國公司用1.4億元“坑死”了中國民族品牌, 並獲得了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地位, 其過程令人扼腕痛惜、氣憤不已。

陰險!家喻戶曉的中國民族品牌, 被美國人花1.4億元“雪藏”?

“熊貓”洗衣粉曾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 當時熊貓洗衣粉以北京為中心, 大力拓展北方市場, 一度在業內贏得“北有熊貓,

南有白貓”的讚譽。 在1990年, “熊貓”洗衣粉年的產量已達到6萬噸, 市場佔有率保持在10%左右, 一直穩居全國洗衣粉前三甲, 是一個響噹噹的民族品牌!

這個時候, 寶潔、聯合利華等外資公司來了, 為了搶佔中國市場, 他們提出了並購的“斬首”策略:必須絕對控股、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而本土品牌為了獲得急需的資金,

正好中了外資巨頭的圈套——將自有品牌與設備轉讓給外資, 卻只佔據不到一半的股份。 1994年, “熊貓”洗衣粉的娘家——京日化二廠與美國的寶潔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寶潔以65%的股份實現控股, 並花1.4億元買斷了“熊貓”品牌50年使用權。

儘管這家美國公司在並購前後都信誓旦旦地表示, 將大力發展被收購的中國本土品牌, 但事實卻是“熊貓”牌洗衣粉被“雪藏”了!寶潔在收購完成後, 首先立即把“熊貓”洗衣粉的價格提高了50%, 但並未對原產品做出任何改進, 導致銷量急劇下降。 然後, 他們又利用“熊貓”的品牌效應, 力推自己旗下的高檔洗衣粉品牌汰漬和碧浪。 (這兩個品牌當初的銷量曾被中國本土品牌碾壓,

但此後迅速崛起, 如今中國人每天要買超過100萬包汰漬洗衣粉。 )

熊貓被榨幹後, 寶潔趁機壟斷中國市場, 一年賺走1000億?

在此後的7年裡, 曾經的明星品牌“熊貓”洗衣粉徹底走上了下坡路, 年產量從當初的每年6萬噸, 下降到2000年的4000噸。

此時, 被榨幹的熊貓已經毫無利用價值, 因此寶潔又向中方提出中止合資, 把“熊貓”洗衣粉拋棄了, 這個民族品牌終於又回到闊別7年的北化二廠。 但尷尬的是, 被美國人這麼一搞, 這個民族品牌已經喪失了市場競爭力, “熊貓”洗衣粉這個當年響噹噹的名字, 徹底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就這樣, 寶潔通過品牌組合競爭、收購競爭對手等手段, 牢牢佔據中國日化市場霸主的地位。 洗髮液、沐浴露、香皂、洗衣粉、牙膏、牙刷、防曬霜、保濕霜、紙尿褲、剃鬚刀、婦女衛生用品.....寶潔的產品幾乎覆蓋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並借此攫取了巨額的利潤。 中國已經成為寶潔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僅在2016年就貢獻了158億美元(約人民幣1027億元)的營業收入!

更令人氣憤的是, 寶潔獲得中國市場的壟斷地位後, 還趁機漲價。 專家表示, 如今大的賣場和超市里, 好的架位、顯眼的陳列區等資源都被寶潔佔有;而且, 寶潔控制價格的能力很強, 寶潔漲價, 大家也會跟著漲, 消費者最終只能無奈地選擇接受。 幾年前, 寶潔曾在法國因“衣物清潔劑價格操控”被罰款2.3億歐元;後來,西班牙又以操縱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為由,對寶潔等公司處以5000萬歐元罰款。

事實上,美國寶潔公司以1.4億元買斷“熊貓”洗衣粉、並趁機壟斷中國市場並不是個例.這些年,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民族品牌不斷成為外資的囊中之物:“南孚電池”被摩根士丹利收購後轉賣給美國吉列、“中華牙膏”被英國聯合利華收購、“樂百氏”被法國達能收購、“大寶”被美國強生收購......好在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更多的民族品牌命運已經改寫:他們開始走出國門,去收購那麼外國品牌了。

寶潔曾在法國因“衣物清潔劑價格操控”被罰款2.3億歐元;後來,西班牙又以操縱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為由,對寶潔等公司處以5000萬歐元罰款。

事實上,美國寶潔公司以1.4億元買斷“熊貓”洗衣粉、並趁機壟斷中國市場並不是個例.這些年,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民族品牌不斷成為外資的囊中之物:“南孚電池”被摩根士丹利收購後轉賣給美國吉列、“中華牙膏”被英國聯合利華收購、“樂百氏”被法國達能收購、“大寶”被美國強生收購......好在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更多的民族品牌命運已經改寫:他們開始走出國門,去收購那麼外國品牌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