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8種方式防控近視,總有一種你可以做到!

戶內打乒乓球vs戶外散步, 哪個對近視防控有效?

特殊的離焦眼鏡vs角膜塑形鏡vs多焦點軟鏡, 對付近視效果如何?

阿托品防控近視vs併發症, 真的能應用嗎?

孩子一旦確診近視, 得干預!而且一定是越早越好——孩子6歲近視, 等到9歲才干預, 很可能已經加深了300度。

可是, 近視到底該怎麼干預?

在最新一屆眼健康管理論壇上, 美國賓夕法尼亞視光學院博士、中山眼科技術培訓中心林智主任給我們介紹了近視干預的8種辦法!來看:

林智主任介紹這近視干預的8種方法, 可以分成三大類別:特殊設計鏡片、藥物治療、戶外活動。

第一類

特殊設計鏡片

包括框架眼鏡和隱形眼鏡

1

雙光鏡

對視遠和視近分別作視力矯正, 將兩種不同屈光力磨在同一鏡片上,

成為兩個區域的鏡片, 這種鏡片就稱作雙光鏡或雙焦點眼鏡。

林智主任介紹, 雙光鏡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改善孩子看近時候的情況:

① 減少看近時候使用的調節力;

② 對看近使用調節之後有所改善。

雙光鏡近視控制效果可達30-40%。

2

雙光鏡+棱鏡

在雙光鏡的基礎上, 香港理工大學胡志城教授團隊發現, 雙光鏡+棱鏡近視控制效果更好, 可達40-50%。

因為當雙光鏡減少孩子看近調節的同時, 其實需用到孩子的集合儲備去滿足看近看清楚的這一要求。 雙光鏡+棱鏡的好處就是看近的時候不需要調動集合儲備, 讓眼睛更加地放鬆。

3

周邊離焦控制鏡片

90年代後期,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葛堅教授團隊和美國休士頓大學Smith教授團隊合作開展的恒河猴實驗,

證實了遠視性離焦是產生近視的重要原因之一。

應用此理論設計出來的周邊離焦控制鏡片, 鏡片是類似同心圓設計, 能控制好視網膜周邊的遠視性離焦, 對近視增長有30-40%的控制效果。

4

角膜塑形鏡

角膜塑形鏡是一種硬性隱形眼鏡,

夜間配戴, 白天能恢復裸眼清晰視力, 孩子使用能達到50%的近視控制效果。

但應用角膜塑形鏡控制近視, 得留意兩個問題:

① 因角膜條件的限制, 近視度數不能太高;

② OK鏡是夜間配戴, 應緊密隨診, 確保安全性。

5

多焦點軟性隱形眼鏡

研究者一直在尋找更安全又有效的辦法來防控近視, 多焦點軟性隱形眼鏡近年來被認為是新的方向。

➤ 軟性隱形眼鏡, 配戴舒適度較好;

➤ 白天佩戴, 相比夜間佩戴安全性提高;

➤ 應用周邊離焦理論, 研究發現第一年近視防控效果可達40-50%。

但多焦點軟性隱形眼鏡的長期有效性還未得到確認, 需要研究資料進一步來證實。

第二類

藥物干預

6

阿托品(Atropine)

阿托品已被公認能防控近視,但缺點是有併發症:瞳孔散大、看近不清楚、怕光。

幸而最新研究發現,阿托品濃度只要低於0.025,看不清東西、怕光的症狀將會很不明顯。0.01%低濃度阿托品近視控制可達50%的效果,併發症低,並且停藥後幾乎不反彈。

7

呱侖西平(Pirenzepine)

相比阿托品,呱侖西平使用後瞳孔不會散大,不會影響眼睛調節,但近視防控效果沒有阿托品那麼好。

第三類

戶外活動

8

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預防近視的奧秘在於:當小朋友每週戶外活動時間從5小時增加到14小時,近視發生率可減少三分之一。

有人做了調查:

戶內打乒乓球和戶外散步比較,戶內打兵乓球對近視防控無效,在戶外就算只是走路都可以達到防控效果。認為在戶外太陽光促進了身體多巴胺分泌,這對近視防控非常有效。

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法干預近視,原則都是最大程度確保孩子的安全。

林智主任說,當孩子採取近視干預辦法後,家長得記得每半年複查一次,瞭解干預是否有效。效果是因人而異的,如果一種方法對小朋友效果不佳,可能需要換另一種近視防控方法,找到適合該小朋友的干預方法很重要。

文:吳筱嵐

編輯:八月

製圖:邱劭軒

6

阿托品(Atropine)

阿托品已被公認能防控近視,但缺點是有併發症:瞳孔散大、看近不清楚、怕光。

幸而最新研究發現,阿托品濃度只要低於0.025,看不清東西、怕光的症狀將會很不明顯。0.01%低濃度阿托品近視控制可達50%的效果,併發症低,並且停藥後幾乎不反彈。

7

呱侖西平(Pirenzepine)

相比阿托品,呱侖西平使用後瞳孔不會散大,不會影響眼睛調節,但近視防控效果沒有阿托品那麼好。

第三類

戶外活動

8

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預防近視的奧秘在於:當小朋友每週戶外活動時間從5小時增加到14小時,近視發生率可減少三分之一。

有人做了調查:

戶內打乒乓球和戶外散步比較,戶內打兵乓球對近視防控無效,在戶外就算只是走路都可以達到防控效果。認為在戶外太陽光促進了身體多巴胺分泌,這對近視防控非常有效。

無論使用哪一種方法干預近視,原則都是最大程度確保孩子的安全。

林智主任說,當孩子採取近視干預辦法後,家長得記得每半年複查一次,瞭解干預是否有效。效果是因人而異的,如果一種方法對小朋友效果不佳,可能需要換另一種近視防控方法,找到適合該小朋友的干預方法很重要。

文:吳筱嵐

編輯:八月

製圖:邱劭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