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給生孩子加一道保險:有需求,卻沒好產品

在社保生育險之外, 准媽媽們不妨用商業生育險, 為生育再加一道保障

, 最近動了要二胎的念頭, 已經是37歲的高齡產婦了, 她擔憂生產前後的併發症和寶寶的健康風險。

甄東彥的“糾結”並非孤例。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 更多的高齡產婦加入生孩子的行列, 這也是一個新生兒缺陷率、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發生率、妊娠糖尿病發生率等偏高發的群體。

在職女性都有基本的生育保險, 遺憾的是報銷的醫療費用有限, 無法覆蓋生產意外、產婦妊娠、新生兒出生缺陷等。 甄東彥查了一圈商業生育險, 想保大人也保孩子。

然而, 交幾百元保費、最高幾萬元保額的母嬰險種罕見蹤影;而動輒交納數萬元的高端生育險, 對於工薪家庭的甄東彥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甄東彥的艱難抉擇, 正是大多數准媽媽們的困境, 在現有的生育保險“貨架”裡, 准媽媽們該如何掂量著“錢袋子”與自身的需求,

給自己和孩子加一道防護?

一道防線

5年前, 甄東彥在北京生第一個孩子時, 自費不到1000元, 社保為其報銷了1400元的產檢費用和2000多元的住院生產費用。 此外, 她還得到一筆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

社保生育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由用人單位每月按繳費基數的一定比例繳納, 個人沒有資格繳納, 這導致非正規就業的及就業單位不願為其繳費的婦女, 享受不到生育保險待遇。 截至2016年底, 全國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84億人, 其中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僅900多萬人。

不僅如此, 不少異地就業的女職工, 即便用人單位繳納了生育保險費, 受限於戶籍制度及勞動關係的相關規定, 並未享受到生育保險提供的保障, 僅這部分人群就達近5000萬。

在意識到上述問題後, 2017年1月, 國務院發佈兩險合併試點方案, 在試點地區, 生育保險基金併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統一征繳。 這意味著, 只要參加了城鎮職工醫保, 就自然獲得生育保障的相關權利。 借助醫保這個載體, 或可實現生育保險對城鎮職工的全覆蓋。

然而,即便兩險合併能在全國順利鋪開, 保基本的生育社會醫療報險仍不能“保全面”。 整體來看, 社保生育險賠付限額相對較低, 涵蓋範圍為部分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藥費等。

可超出規定的醫療業務費和藥費等由個人負擔。

不同地區, 對於社保生育險的保險額度差異很大。 例如, 貴州省生育險對於妊娠合併症、併發症的定額報銷標準為4400元,

而圍產期嚴重併發症治療的定額報銷標準為5000元。 而北京並未規定明確數額, 只是規定“住院分娩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醫療費用按項目付費。 ”

甄東彥在生一胎時沒花多少錢, 可身在湖北襄陽的李可, 在當地一家二級醫院支付了7000元的孕期檢查費和順產費, 按照當地醫療保險管理局的規定, 她只拿到了1300元的報銷費用。

生孩子始終是喜悅之事, 但額外多出的費用, 對於一般的家庭也是不小的金額, 更別提一旦有什麼意外發生, 醫療費用會升至數萬、甚至幾十萬元。

在種種不適之下, 保險意識覺醒的人們, 開始轉而求助於商業生育險。

有需求, 沒市場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顯示, 備案的母嬰保險產品只有103個,

多以健康險、意外險形式存在, 可大部分產品已經無跡可尋。 商業生育險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嘗試“出頭”, 遲遲無法打開局面, 時不時出現產品下架、停止銷售的現象。

國內的商業生育險一般以母嬰險命名, 主要有兩種形式:母嬰險和附加型母嬰險。 後者通常是在投保女性健康險和壽險後附加投保, 保險期限和繳費期限相對較長, 投保年齡限制較小。 而單獨投保的母嬰險, 保險期限一般只一年, 或截至產婦分娩後出院。

2015年10月, 二孩政策全國實施, 與母嬰相關的市場全面爆發, 保險產品也相繼問世, 部分產品將投保年齡上限從40歲提高至45歲, 將想要搭乘二胎末班車的高齡產婦囊括其中。 然而, 在保監會許可的保險網站“新一站”上, 針對母嬰健康的保險產品僅有4個。

中國平安的“母嬰衛士”,原本將20至45周歲、未懷孕或已懷孕但孕周未滿28周的女性作為第一被保險人,將新生兒作為第二被保險人,保障範圍包括孕婦流產、孕婦妊娠疾病、新生兒先天性疾病、新生兒疾病身故等。如流產保險金的保障金額為100元;妊娠疾病保險金、先天性畸形保險金、新生兒疾病身故保險金的保障金額為1000元,合同內賠償金額為保障金額的10倍。

如今,該產品已不在保監會的產品備案名單中,在京東金融網站上,收取350元的升級版A計畫也已顯示“售罄”。平安健康相關負責人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母嬰衛士停售主要系公司產品規劃調整,後續會根據市場和使用者需求進行規劃。”

泰康人壽針對母嬰開發的保險產品“e康婦嬰疾病保險”,目前在保監會仍可查到,但2017年3月底發出停售通知後,泰康人壽的官網上已經無法查到該款產品。“最近不少顧客諮詢這款產品,產品停售主要是由於公司產品調整。”泰康人壽的工作人員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未介紹更詳細的停售理由。

低保費、高保額及高賠付率,使商業生育險不受保險公司待見。

國內商業生育險大多是給付型賠償,只要被保險人發生相關的意外,保險公司就要按照保單規定給予賠付。如市面上的一款生育險,投保人付200元左右保費,投保額10萬元,那麼即使被保險人不幸發生了較輕微的意外,也可在10萬保額範圍獲得賠付。

可妊娠併發症是商業生育險的一個“警戒區”。商業生育險中對於妊娠併發症大多有著明確的種類限定。

在一款價值350元的生育保險中,包括5種明確的妊娠併發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侵蝕性葡萄胎、胎盤早期脫離、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以及羊水栓塞。針對妊娠併發症最高賠付10000元。

雖然,商業保險中的賠付額相對較高,最為常見的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等,往往並不在價格低廉的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之內。相比之下,基本醫療保險對於妊娠併發症種類限定較少,新生兒的疾病也可納入醫保報銷範圍之內。這讓商業險在社保面前,沒有太大的競爭力。

“即使高齡產婦有著更多的投保需求,一定價格的商業保險都不太可能從保障內容上對其有更多的傾斜。”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告訴《財經》記者。

對於這類短期保險產品的發展,資本市場的環境也起到相當的影響。“保險公司往往需要通過投資來彌補承保虧損,因此一個發達的保險市場需要穩健的資本市場作為基礎,而我國資本市場的波動增加了保險公司實現收益的困難,對於像商業生育險這一類賠付率偏高的產品就更加容易放棄。”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表示。

兩難之下,保險公司為了分散風險對生育險產品做出了諸多限制。

《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保險公司對於生育險的限制主要有兩種,一是限定投保時間,另一種就是將生育險作為附加險。除了懷孕未滿28周方可投保的時間限制之外,還有一種時間限制為“等待期”。即在保險合同生效一段時間內,保險公司不負賠付責任。此外,附加型生育險通常在投保女性健康險和壽險後附加投保,保險在期限和繳費期限相對較長,投保年齡限制較小。

高端險種漸開局面

該產品是由國外保險公司管理、國內某保險公司承保的高端保險產品,限額為9.45萬的順產費用、18.9萬的剖腹產、100%賠付的併發症治療費用,連同常規門診費用,健康檢查、疫苗接種等預防性治療費用,以及牙科治療、住院費用等林林總總,共計6300萬元的最高保額。配眼鏡費用也包含其中。

在普通生育險市場端難以突破之時,高端生育險正打開局面。通過梳理市面上高端保險產品,《財經》記者發現,國內針對孕產生育的高端醫療保險,多為國際保險企業的產品,或同國內企業聯合推出,一些產品將與新生兒自動免費納入保險作為其賣點。

如今有漸起之勢的高端生育險,也一度備受國人保險心態的“煎熬”。

“來諮詢的客戶中,70%的人是抱著佔便宜的心態來的,交3萬的保費、想拿到6萬的報銷額度。”王大偉說。生育險屬於健康險,是把生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疾病來看待,其必然發生的部分費用,為保險公司設計產品留下了難以擺脫的賠付責任。

而為了應對國內保險客戶不愛對生育險續保的心態,近兩年,不愛漲價的高端生育險產品紛紛漲價,其中BUPA公司面向國內的一款產品漲了20%。美國IMG保險公司的某款產品,針對大陸消費者設置了24個月超長等待期,而在其他市場只是10個月。

可即便如此,高端生育險產品仍然受到高收入人群的青睞。到海外生子的投保者,憑藉一張規定了門診上限、住院上限、保障範圍的理賠卡,便可以到合作醫院刷卡支付;如果用現金支付,還可以享受一定的費用折扣。

高端生育險蹚出的路,或許給國內整體商業生育險以啟示。

“商業生育險,如果是給正常的生育提供保障,意義不大;對於商業保險來說,非正常的費用開支,更像是一種意外險。”南開大學金融學院保險學系教授朱銘來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說,“要清楚商業生育險要幹什麼,是針對意外的小概率的特殊風險,還是想面向特殊人群、讓其享受個性化的醫療服務。”

眼下商業生育險的市場有限,但需求仍然居高不下。如何把握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與消費心態,是制勝的關鍵。

(本文首刊於2017年12月4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針對母嬰健康的保險產品僅有4個。

中國平安的“母嬰衛士”,原本將20至45周歲、未懷孕或已懷孕但孕周未滿28周的女性作為第一被保險人,將新生兒作為第二被保險人,保障範圍包括孕婦流產、孕婦妊娠疾病、新生兒先天性疾病、新生兒疾病身故等。如流產保險金的保障金額為100元;妊娠疾病保險金、先天性畸形保險金、新生兒疾病身故保險金的保障金額為1000元,合同內賠償金額為保障金額的10倍。

如今,該產品已不在保監會的產品備案名單中,在京東金融網站上,收取350元的升級版A計畫也已顯示“售罄”。平安健康相關負責人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母嬰衛士停售主要系公司產品規劃調整,後續會根據市場和使用者需求進行規劃。”

泰康人壽針對母嬰開發的保險產品“e康婦嬰疾病保險”,目前在保監會仍可查到,但2017年3月底發出停售通知後,泰康人壽的官網上已經無法查到該款產品。“最近不少顧客諮詢這款產品,產品停售主要是由於公司產品調整。”泰康人壽的工作人員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未介紹更詳細的停售理由。

低保費、高保額及高賠付率,使商業生育險不受保險公司待見。

國內商業生育險大多是給付型賠償,只要被保險人發生相關的意外,保險公司就要按照保單規定給予賠付。如市面上的一款生育險,投保人付200元左右保費,投保額10萬元,那麼即使被保險人不幸發生了較輕微的意外,也可在10萬保額範圍獲得賠付。

可妊娠併發症是商業生育險的一個“警戒區”。商業生育險中對於妊娠併發症大多有著明確的種類限定。

在一款價值350元的生育保險中,包括5種明確的妊娠併發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侵蝕性葡萄胎、胎盤早期脫離、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以及羊水栓塞。針對妊娠併發症最高賠付10000元。

雖然,商業保險中的賠付額相對較高,最為常見的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等,往往並不在價格低廉的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之內。相比之下,基本醫療保險對於妊娠併發症種類限定較少,新生兒的疾病也可納入醫保報銷範圍之內。這讓商業險在社保面前,沒有太大的競爭力。

“即使高齡產婦有著更多的投保需求,一定價格的商業保險都不太可能從保障內容上對其有更多的傾斜。”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告訴《財經》記者。

對於這類短期保險產品的發展,資本市場的環境也起到相當的影響。“保險公司往往需要通過投資來彌補承保虧損,因此一個發達的保險市場需要穩健的資本市場作為基礎,而我國資本市場的波動增加了保險公司實現收益的困難,對於像商業生育險這一類賠付率偏高的產品就更加容易放棄。”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表示。

兩難之下,保險公司為了分散風險對生育險產品做出了諸多限制。

《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保險公司對於生育險的限制主要有兩種,一是限定投保時間,另一種就是將生育險作為附加險。除了懷孕未滿28周方可投保的時間限制之外,還有一種時間限制為“等待期”。即在保險合同生效一段時間內,保險公司不負賠付責任。此外,附加型生育險通常在投保女性健康險和壽險後附加投保,保險在期限和繳費期限相對較長,投保年齡限制較小。

高端險種漸開局面

該產品是由國外保險公司管理、國內某保險公司承保的高端保險產品,限額為9.45萬的順產費用、18.9萬的剖腹產、100%賠付的併發症治療費用,連同常規門診費用,健康檢查、疫苗接種等預防性治療費用,以及牙科治療、住院費用等林林總總,共計6300萬元的最高保額。配眼鏡費用也包含其中。

在普通生育險市場端難以突破之時,高端生育險正打開局面。通過梳理市面上高端保險產品,《財經》記者發現,國內針對孕產生育的高端醫療保險,多為國際保險企業的產品,或同國內企業聯合推出,一些產品將與新生兒自動免費納入保險作為其賣點。

如今有漸起之勢的高端生育險,也一度備受國人保險心態的“煎熬”。

“來諮詢的客戶中,70%的人是抱著佔便宜的心態來的,交3萬的保費、想拿到6萬的報銷額度。”王大偉說。生育險屬於健康險,是把生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疾病來看待,其必然發生的部分費用,為保險公司設計產品留下了難以擺脫的賠付責任。

而為了應對國內保險客戶不愛對生育險續保的心態,近兩年,不愛漲價的高端生育險產品紛紛漲價,其中BUPA公司面向國內的一款產品漲了20%。美國IMG保險公司的某款產品,針對大陸消費者設置了24個月超長等待期,而在其他市場只是10個月。

可即便如此,高端生育險產品仍然受到高收入人群的青睞。到海外生子的投保者,憑藉一張規定了門診上限、住院上限、保障範圍的理賠卡,便可以到合作醫院刷卡支付;如果用現金支付,還可以享受一定的費用折扣。

高端生育險蹚出的路,或許給國內整體商業生育險以啟示。

“商業生育險,如果是給正常的生育提供保障,意義不大;對於商業保險來說,非正常的費用開支,更像是一種意外險。”南開大學金融學院保險學系教授朱銘來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說,“要清楚商業生育險要幹什麼,是針對意外的小概率的特殊風險,還是想面向特殊人群、讓其享受個性化的醫療服務。”

眼下商業生育險的市場有限,但需求仍然居高不下。如何把握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與消費心態,是制勝的關鍵。

(本文首刊於2017年12月4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