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福建最深的湖泊,竟然只有魚塘這麼小,揚州八怪的黃慎曾居住許久

福建的最深內陸湖只有魚塘這麼大

福建鄉村中一座魚塘一樣小的池塘, 竟然擁有超過200米的水深, 是自然形成的喀斯特漏斗水洞結構, 排名絕對福建第一深的內陸湖。 這樣一個地質奇觀, 不加以詳細解釋, 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相信這個事實。 可是, 就是如此的神奇, 福建最深湖泊, 就是這個充滿地質和人文故事的寧化縣“蛟湖”。

福建三明市寧化蛟湖

“蛟湖”這個名字, 聽著就很有感覺, 沒有故事的湖, 應該不會有這樣一個深意的名字。

蛟湖也稱“龍王潭”, 傳說該潭原為平地, 並建有庵廟, 有道士二人居住。 老道曾施法擒龍並以畫符制龍於杯中。 一天老道外出, 徒弟見杯中小龍以為是杯水長蟲, 則將之倒入天井, 刹時蛟龍恢復原狀, 巨雷暴雨將道庵沉沒這深潭之底, 而蛟龍則從湖底潛至閩江口入東海而去。 後有人將大魚系上銅牌放生於蛟湖, 數月後卻有人在閩江口將其魚捕捉, 因而又有蛟湖與東海相通之說。 關於蛟湖, 還有傳說古時有僧人見白龍橫臥湖面而得名的故事流傳。

蛟湖的位置, 就是在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湖村鎮的張家灣, 湖呈橢圓形, 面積只有18畝, 但最深處卻超過200米(早起探查資料是99米、103米, 最新探查到的洞穴深已超過200米)。 這裡湖水清碧如鏡, 因為水非常深, 所以湖的顏色和普通湖泊截然不同。 “蛟湖”三面是低山圍合, 北面地勢較低處, 有一個1米多寬的小口, 湖泊四周水草叢生, 終年湖水外流不息。 湖面溢平, 久晴不旱, 久雨不澇, 湖泊灌溉著周圍眾多田地。

中央電視臺也曾專門拍片報導

在蛟湖的附近地區, 有著非常奇特的天鵝洞群, 天鵝洞群是一組由喀斯特地貌溶洞組成的洞群, 是福建知名的溶洞景觀群。 曾央視10套《地理中國》欄目, 播放過以探秘寧化天鵝洞為內容的專題片《幽洞石林》(水中巨石陣)科學紀錄片。

該片向展現了寧化天鵝洞群的奇特喀斯特地質地貌, 科學解釋了天鵝洞中的水中石林、地下暗河形成的原因。

在天鵝洞溶洞中, 擁有著罕見神奇的水下石林, 以及長達幾公里的地下暗河, 這些暗河沒有地面出口, 全部在地下深處的洞穴之中流淌,目前已經被開發成了成熟4A景區。

遊客可以乘坐手划船,進入天鵝洞群的神風水洞,在長達2公里開發出來的溶洞暗河裡自己划船遊覽,神奇的地下岩石石林奇觀讓人驚歎,也讓人對於暗河的水源流向感到很大興趣。

遊客可以乘坐手划船,進入天鵝洞群的神風水洞,在長達2公里開發出來的溶洞暗河裡自己划船遊覽,神奇的地下岩石石林奇觀讓人驚歎,也讓人對於暗河的水源流向感到很大興趣。

根據科學考察的結果,科考隊可以進入溶洞探查水源流向,能夠達到的暗河洞穴一端,就在蛟湖方向的地下消失。暗河的源頭水流,主要是地表水滲入供水,蛟湖和天鵝洞群的地下暗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蛟湖就是天鵝洞群的暗河水蓄水池。

蛟湖這種地形是喀斯特漏斗,又稱“鬥淋”、“溶鬥”、“盤坑”、“盆坑”等,是喀斯特地面經溶蝕及岩溶塌陷後,形成口大底小的倒錐狀的封閉窪地景觀。地表水沿可溶岩裂隙密集地段溶蝕而成的是溶蝕漏斗,其深度不大,鬥壁和緩,鬥緣不明顯,外形多成碟狀,當進一步向下加深時,鬥壁逐漸陡峻並且有明顯的鬥緣,成為漏斗狀;地下可溶性岩溶蝕後會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穴,在重力作用下,覆蓋在洞頂上的土層或岩層崩塌,進而形成的則是塌陷漏斗。蛟湖可被稱之為“上升自流泉喀斯特溶潭湖”,蛟湖位處石灰岩溶洞地帶,原是受石灰岩溶蝕作用而成的漏斗,後由於地下岩溶水源的不斷補給形成湖泊,如果沒有湖水的話,蛟湖會是一個通往地心的漏斗豎井天坑。

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草堂曾就建在湖邊

蛟湖水凊澈蔚藍,湖旁的村落還是我國凊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黃慎的故鄉,湖側原有蛟湖草堂,為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所建。他在這裡讀書作畫,其詩集亦名《蛟湖詩鈔》,《蛟湖詩鈔》流傳至今,目前在蛟湖邊已經復原重建了黃慎紀念草堂。一代畫聖從蛟湖湖畔走向揚州,以詩書畫“三絕”名噪大江南北,與鄭板橋、金農、羅聘、李方膺、汪士慎、高翔、李單被稱“揚州八怪”。

黃慎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亦偶有筆過傷韻者。間作山水、花鳥,得荒率之致。所畫多歷史人物、佛道、樵夫漁父,早年工細,後參以懷素草書筆法,所作人物用筆粗獷,頓挫轉折,縱橫排奡,氣象雄偉。黃慎的一生和蛟湖結下不解之緣,他筆下的漁翁貧民和飛禽走獸,全都深深地烙印著故鄉的記憶。在蛟湖張家灣一帶,至今仍流傳著許許多多黃慎與蛟湖的故事。劉禹錫的《陋室銘》裡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裡水深且有神龍的典故,黃慎雖是草屋陋室,但成就了地靈人傑,此處風水地質奇特,確實是一派翠竹碧樹靈氣聚的奇異地方,目前蛟湖還是一片原始淳樸的鄉村景色。

蛟湖所在的湖村鎮,位於寧化縣東部,距寧化城關28公里,旅遊資源豐富,有無數天然岩洞,尤其以天鵝洞群著稱,此外沒有開發的洞穴和石林也非常的多,附近還有古動物化石遺跡老虎岩都在鎮區。湖村還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當年澎湃縣蘇維埃政府、中央紅軍醫院、兵工廠都曾設立於此。目前,附近的蛟湖小鎮銀杏山莊等鄉村遊設施已經建成,從蛟湖步行即可到達,形成了這裡獨特的鄉村遊新景點,不過更多的秘密還是存在於這裡的地下,等待著人們的探究。

全部在地下深處的洞穴之中流淌,目前已經被開發成了成熟4A景區。

遊客可以乘坐手划船,進入天鵝洞群的神風水洞,在長達2公里開發出來的溶洞暗河裡自己划船遊覽,神奇的地下岩石石林奇觀讓人驚歎,也讓人對於暗河的水源流向感到很大興趣。

遊客可以乘坐手划船,進入天鵝洞群的神風水洞,在長達2公里開發出來的溶洞暗河裡自己划船遊覽,神奇的地下岩石石林奇觀讓人驚歎,也讓人對於暗河的水源流向感到很大興趣。

根據科學考察的結果,科考隊可以進入溶洞探查水源流向,能夠達到的暗河洞穴一端,就在蛟湖方向的地下消失。暗河的源頭水流,主要是地表水滲入供水,蛟湖和天鵝洞群的地下暗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蛟湖就是天鵝洞群的暗河水蓄水池。

蛟湖這種地形是喀斯特漏斗,又稱“鬥淋”、“溶鬥”、“盤坑”、“盆坑”等,是喀斯特地面經溶蝕及岩溶塌陷後,形成口大底小的倒錐狀的封閉窪地景觀。地表水沿可溶岩裂隙密集地段溶蝕而成的是溶蝕漏斗,其深度不大,鬥壁和緩,鬥緣不明顯,外形多成碟狀,當進一步向下加深時,鬥壁逐漸陡峻並且有明顯的鬥緣,成為漏斗狀;地下可溶性岩溶蝕後會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穴,在重力作用下,覆蓋在洞頂上的土層或岩層崩塌,進而形成的則是塌陷漏斗。蛟湖可被稱之為“上升自流泉喀斯特溶潭湖”,蛟湖位處石灰岩溶洞地帶,原是受石灰岩溶蝕作用而成的漏斗,後由於地下岩溶水源的不斷補給形成湖泊,如果沒有湖水的話,蛟湖會是一個通往地心的漏斗豎井天坑。

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草堂曾就建在湖邊

蛟湖水凊澈蔚藍,湖旁的村落還是我國凊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黃慎的故鄉,湖側原有蛟湖草堂,為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所建。他在這裡讀書作畫,其詩集亦名《蛟湖詩鈔》,《蛟湖詩鈔》流傳至今,目前在蛟湖邊已經復原重建了黃慎紀念草堂。一代畫聖從蛟湖湖畔走向揚州,以詩書畫“三絕”名噪大江南北,與鄭板橋、金農、羅聘、李方膺、汪士慎、高翔、李單被稱“揚州八怪”。

黃慎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亦偶有筆過傷韻者。間作山水、花鳥,得荒率之致。所畫多歷史人物、佛道、樵夫漁父,早年工細,後參以懷素草書筆法,所作人物用筆粗獷,頓挫轉折,縱橫排奡,氣象雄偉。黃慎的一生和蛟湖結下不解之緣,他筆下的漁翁貧民和飛禽走獸,全都深深地烙印著故鄉的記憶。在蛟湖張家灣一帶,至今仍流傳著許許多多黃慎與蛟湖的故事。劉禹錫的《陋室銘》裡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裡水深且有神龍的典故,黃慎雖是草屋陋室,但成就了地靈人傑,此處風水地質奇特,確實是一派翠竹碧樹靈氣聚的奇異地方,目前蛟湖還是一片原始淳樸的鄉村景色。

蛟湖所在的湖村鎮,位於寧化縣東部,距寧化城關28公里,旅遊資源豐富,有無數天然岩洞,尤其以天鵝洞群著稱,此外沒有開發的洞穴和石林也非常的多,附近還有古動物化石遺跡老虎岩都在鎮區。湖村還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當年澎湃縣蘇維埃政府、中央紅軍醫院、兵工廠都曾設立於此。目前,附近的蛟湖小鎮銀杏山莊等鄉村遊設施已經建成,從蛟湖步行即可到達,形成了這裡獨特的鄉村遊新景點,不過更多的秘密還是存在於這裡的地下,等待著人們的探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