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從10nm晶片合體全視曲面屏,看智能手機“進化論”

[釘科技報導]無論是硬體性能層面的“超長續航”, 還是視覺設計層面的“無邊框”, 抑或是操作層面的“單手鍵盤”, 智慧手機產品的進化, 主要圍繞著芯與屏的反覆運算過程推進, 因為晶片支撐著內在的最終性能, 而螢幕則承載著外在的人機交互。

晶片層面, 在經歷“核戰爭”後, 行業更加關注工藝制程。 目前, 10nm制程已成為上游晶片廠商的共識;螢幕層面, 近兩年, 純平的形態正逐漸被曲面所取代, 從2.5D到3D到雙曲面, 再到屏占比更大的全視曲面屏, 進化的速度飛快。 行業內, 最近在紐約發佈的三星Galaxy S8, 已經率先實現了10nm晶片與全視曲面屏的“合體”,

圍繞晶片與螢幕兩大關鍵要素的產品升級與競爭正不斷推動著智慧手機的“進化”。

晶片與螢幕是手機進化的兩大重要力量

晶片與螢幕, 手機“進化”的兩大推力

儘管基本形態並未發生根本變化, 但智慧手機近年來的快速進化是顯而易見的。

在摩爾定律的作用下, 處理晶片的體積越來越小, 處理能力越來越強, 能耗和價格也相對越來越低。 摩爾定律同樣推動上游處理器廠商進行架構變革、推進制程工藝、提高單個核心品質、完善多核心同步設計。 晶片的進階, 帶來了智慧手機功能體驗的快速提升。

更優秀的處理能力, 使得大型遊戲體驗、多工操作、系統無卡頓變為可能, 同時也支撐著語音交互、圖像識別這類人工智慧工具在智慧手機上應用。

與之相應的, 還有螢幕升級, 這也符合“由內而外”的基本發展規律。 更多可選擇的功能及應用, 對於作為主要對話模式載體的螢幕提出了更多要求, 其主要的發展方向有兩個:一是尺寸變得更大,

二是清晰度變得更高。

偏執的約伯斯曾下過這樣的判斷, “沒有人會買一部大屏手機”。 不過, 現在看來, 這個“超級產品經理”也不是萬能的。 因為, 稍顯諷刺的是, 2014年, iPhone6和iPhone6Plus也由3.5英寸和4英寸跳躍至4.7英寸和5.5英寸。

至於解析度, 已經從早期的480p, 經過720p、1080p等, 提升至目前的中高端機型都試圖進入的2k階段, 甚至朝更高的4k標準躍進。 形態方面, 也由純平向曲面發展, 並衍生出“側邊欄”等更多的簡潔對話模式。

綜合來看, 智慧手機的進化路線基本圍繞芯與屏來展開, 拍照、續航、指紋識別、人工智慧等等創新功能和應用都離不開芯與屏的不斷革新, 芯與屏也成為智慧手機“進化”的決定性力量。

10nm晶片, 決勝高端的關鍵因數

此前, 晶片的所謂“進化”, 從表面來看,

更多體現在了核心數的刷新。 不過, 從單核到八核, 單純將核心數作為關鍵參數的觀念, 已經被證明是比較片面的。

以四核CPU與八核CPU的對比為例。 影響CPU性能的因素包括這樣幾個方面, 採用何種架構, 主頻多少(Hz), 制程多少納米。 單個核心的品質將部分決定CPU的最終表現。 另外, 從結構上來看, 八核心並不是簡單將四核心累加, 而是需要重新設計多核心同步。 最終導致的是, 八核CPU的性能未必就能超越四核競品。 由此, 智慧手機晶片的推進方向之一被集中到了制程工藝上。

10nm制程技術作為當下最新晶片採用的主流技術, 被認為是2017年全球智慧手機晶片最大的賣點。 包括驍龍835、Exynos 8895在內的旗艦級晶片將都使用了三星的10nm工藝。 三星Galaxy S8採用10nm晶片後引發了行業震動和效仿。

公開資料顯示, 採用10nm制程的驍龍 835 , 在集成了超過 30 億個電晶體的情況下, 體積比驍龍 820小 35%, 整體功耗降低 40%, 性能大漲 27%。

三星Exynos 8895, 據稱要比Exynos 8890 Mali-T880 MP12快上最多80%, 正是考慮在性能提升的同時不伴隨更高功耗的增加, 其工藝制程提升到10nm。

綜合看來, 10nm與之前的14nm、16nm相比較, 意義主要在於縮小體積、增強性能、降低功耗, 對於搭載它們的三星Galaxy S8而言, 直接帶來的變化就在於處理效率、續航和尺寸, 同時也使得在有限的結構空間內聚合和駕馭更多功能模組, 增加可玩性。

另外, 儘管在10nm之後有7nm工藝, 但在10nm之後, 配置提升的空間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的緩行區, 也就是說, 10nm工藝將會持續較長時間, 那麼, 從配置上來看, 搭載10nm晶片的手機, 就不至於被迅速趕超。也使得研發團隊在新功能體驗的推出方面在底層技術支援和時間使用上都更遊刃有餘。

從整個行業來看,三星之外的其它品牌必然形成對10nm晶片的追趕態勢,例如在2016年表現頗佳、定位中高端市場的OPPO、vivo以及華為。但從搭載最新10nm制程晶片的高端機型上來看,目前依舊以三星的品牌號召力和供應鏈能力最強,國產手機品牌在10nm制程晶片之爭上仍較弱。

全視曲面,提升的不僅是顏值

螢幕的變革,此前主要集中在尺寸的由小到大和解析度的由高到低。不過,近年來,螢幕的變化已經在原有基本形態上有所突破,從2.5D弧面玻璃開始,已經進化到了全視曲面,這種螢幕的誕生,與三項技術設計不無關聯。

首先是OLED面板。

目前的手機的螢幕可以分為LCD及OLED兩大類,也就是液晶顯示幕和有機發光二極體螢幕。區別在於,OLED的圖元可以自己發光,不需要外部光源照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功耗的作用。

近年來,小尺寸OLED面板的應用逐漸走向成熟,使其進一步成為行業趨勢,旗艦級產品都表現出對OLED螢幕的興趣。由於除三星提供AMOLED之外,其它面板廠商在小尺寸OLED僅占很小的市場份額,使得整機廠商之間對資源的“爭搶”變得激烈。

其次是雙曲面屏。

雙曲面屏的出現,得益於OLED材料本身良好的延展性和彎折性。那就是外形更具個性化的同時,在實用性上,由於手機尺寸有越做越大的趨勢,雙曲面螢幕可能更加方便操作。例如,在三星Galaxy S8上,曲面屏功能就得到擴展,可以容納更多App和其它內容,包括可以添加桌面小工具、天氣預報、新聞等。另外,自訂範圍非常大,面板位置、觸發面積、透明度、面板排序、圖示功能和位置、資訊顯示都可以一併滿足。

再次是“全視曲面屏”和“無邊框”設計。

“無邊框”“全視曲面屏”最主要的意義有四點:一是通過保持產品正面的“一體感”,拉高顏值;二是在提高螢幕尺寸的同時,盡可能的不擴大機身尺寸,保證較大的屏占比,同時追求機身的精巧,從而保證相對較好的握持感;三是通過去掉中框使得機身相對輕薄;四是盡可能地減少機身對螢幕帶來的視覺干擾。

因此,由雙曲面屏和全面屏共同構成的全視曲面屏,也因此得以聚合上述三者的優勢,不僅凸顯顏值和設計感,同時力爭輕薄和低功耗,並且在視覺上更具沉浸感。另外,鑒於小尺寸OLED面板僅三星與LG有能力量產,且後者與前者存在較大差距,全視曲面屏,應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會成為三星的“秘密武器”,僅裝備於S8等產品,從而確保產能。這也將成為S8與競品形成差異的一大關鍵。

未來,智慧手機的性能會更強、功能會更多、顏值會更高……10nm晶片和全視曲面屏,並不會是晶片與螢幕反覆運算的終點,可以預期的是,芯與屏的升級與競爭,將繼續推動智慧手機不斷“進化”。

就不至於被迅速趕超。也使得研發團隊在新功能體驗的推出方面在底層技術支援和時間使用上都更遊刃有餘。

從整個行業來看,三星之外的其它品牌必然形成對10nm晶片的追趕態勢,例如在2016年表現頗佳、定位中高端市場的OPPO、vivo以及華為。但從搭載最新10nm制程晶片的高端機型上來看,目前依舊以三星的品牌號召力和供應鏈能力最強,國產手機品牌在10nm制程晶片之爭上仍較弱。

全視曲面,提升的不僅是顏值

螢幕的變革,此前主要集中在尺寸的由小到大和解析度的由高到低。不過,近年來,螢幕的變化已經在原有基本形態上有所突破,從2.5D弧面玻璃開始,已經進化到了全視曲面,這種螢幕的誕生,與三項技術設計不無關聯。

首先是OLED面板。

目前的手機的螢幕可以分為LCD及OLED兩大類,也就是液晶顯示幕和有機發光二極體螢幕。區別在於,OLED的圖元可以自己發光,不需要外部光源照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功耗的作用。

近年來,小尺寸OLED面板的應用逐漸走向成熟,使其進一步成為行業趨勢,旗艦級產品都表現出對OLED螢幕的興趣。由於除三星提供AMOLED之外,其它面板廠商在小尺寸OLED僅占很小的市場份額,使得整機廠商之間對資源的“爭搶”變得激烈。

其次是雙曲面屏。

雙曲面屏的出現,得益於OLED材料本身良好的延展性和彎折性。那就是外形更具個性化的同時,在實用性上,由於手機尺寸有越做越大的趨勢,雙曲面螢幕可能更加方便操作。例如,在三星Galaxy S8上,曲面屏功能就得到擴展,可以容納更多App和其它內容,包括可以添加桌面小工具、天氣預報、新聞等。另外,自訂範圍非常大,面板位置、觸發面積、透明度、面板排序、圖示功能和位置、資訊顯示都可以一併滿足。

再次是“全視曲面屏”和“無邊框”設計。

“無邊框”“全視曲面屏”最主要的意義有四點:一是通過保持產品正面的“一體感”,拉高顏值;二是在提高螢幕尺寸的同時,盡可能的不擴大機身尺寸,保證較大的屏占比,同時追求機身的精巧,從而保證相對較好的握持感;三是通過去掉中框使得機身相對輕薄;四是盡可能地減少機身對螢幕帶來的視覺干擾。

因此,由雙曲面屏和全面屏共同構成的全視曲面屏,也因此得以聚合上述三者的優勢,不僅凸顯顏值和設計感,同時力爭輕薄和低功耗,並且在視覺上更具沉浸感。另外,鑒於小尺寸OLED面板僅三星與LG有能力量產,且後者與前者存在較大差距,全視曲面屏,應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會成為三星的“秘密武器”,僅裝備於S8等產品,從而確保產能。這也將成為S8與競品形成差異的一大關鍵。

未來,智慧手機的性能會更強、功能會更多、顏值會更高……10nm晶片和全視曲面屏,並不會是晶片與螢幕反覆運算的終點,可以預期的是,芯與屏的升級與競爭,將繼續推動智慧手機不斷“進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