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童書市場調查:原創書成績不俗 引進書版權之爭仍存

“愛心樹童書暢銷榜TOP50”展架上陳列的部分書籍。 上官雲 攝

中新網用戶端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上官雲) 日前, 《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公佈,

顯示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為803.2億元, 延續了近年來的增長勢頭。 其中, 少兒市場依然是市場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11日, 記者就童書市場相關問題走訪了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數家出版社展位, 並採訪讀者及業內人士, 發現原創童書成績不俗, 科普類童書比較受歡迎。 但背後, 引進類童書仍存在“搶版權”的隱憂;“如何選書”還是家長面臨的“老大難”問題。

2017年國內少兒圖書市場:原創童書表現搶眼

同樣是《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的資料顯示, 2017年, 少兒圖書占到圖書零售市場的碼洋比重達到24.64%。 2017年圖書零售市場的增長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來自於少兒類圖書。

不過, 此前一直有聲音認為, 國內童書原創動力有些不足, 部分出版社引進類童書占比較大。

蒲公英童書館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曾透露:“我們出版的書, 30%是原創, 70%是引進。 ”

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上, 某展位元陳列的部分童書。 上官雲 攝

但北京開卷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蔣豔平表示, 上述說法不是很準確, 其實分析《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中涉及少兒圖書市場的部分,

尤其從這幾年的資料來看, 國內少兒圖書市場一直是原創類作品佔據主要比例, “把童書分為兒童文學、圖畫書等幾類, 兒童文學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而它基本上都是國內作家原創”。

前不久公佈的當當童書原創報告亦顯示, 當當童書2017年實現60%的高速增長, 累計售出童書4.1億冊, 其中原創作品占1/3, 原創力量顯現出強勁勢頭, 包括兒童文學、圖畫書、科普百科在內的三大支柱品類都保持飛速發展。

“2017年國內原創童書確實成績不錯。 ”2018年開年, 天天出版社即一口氣推出了兒童文學六部名家新作, 包括張之路的《金雨滴》、曹文軒的《螢王》等, 天天出版社社長張弋輝亦表示, 相關部門一直號召少兒出版社要持續在國內兒童文學原創作品加大開發力度,

加上其他一些利好政策, 未來“國內原創童書作品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引進童書版權之爭仍存 出版社需練“定力”

童書市場火爆帶來了各種紅利,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引進類童書“搶版權”的“戰爭”。 一位元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好版權往往意味著好的銷量, 引進童書尤其是圖畫書, 又比原創相對省力一些, 所以出現價格戰不足為奇”。

不少讀者在童書展示架前駐足。 上官雲 攝

“引進類童書版權價格在上漲, 市場越好, 競爭其實就越激烈。 ”陽光秀美童書館編輯聶青分析, 版權問題其實一直存在。 至於版權價格問題, 不同出版社、版權方, 不同種類的書都會導致其不一樣, 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面對上述問題, 聶青表示, 好的版權誰都想要, 但要結合出版社自身出版方向, 不能盲目爭取, 剩下的就是憑實力和誠意打動版權方了, “童書市場火爆, 大家肯定都想參與, 但是市場和讀者會檢驗出真正的好書”。

此前,蒲公英童書館總編輯顏小鸝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童書出版最終還是要注重內容,做好一本是一本,而不是天天“搶新書”,人力跟不上的話,書的品質就會受損,“出版社,還是得練點定力”。

天天出版社展位元上陳列的部分童書,也吸引了一些參觀者。上官雲 攝

劣質書仍是童書市場隱患?

除了引進童書的“版權戰”,一些不法商家製造的劣質、盜版圖書也是童書市場的一個隱患。據當當透露,當當童書在選品環節為了摒棄低端市場,2017年有近10億碼洋的偽劣童書被淘汰掉。

而一些暢銷的童書,幾乎淪為圖書盜版“重災區”,以至於2017年7月,蒲公英童書館、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與北京閱讀季等機構攜手向讀者宣導並發出抵制盜版的倡議:尊重智慧財產權,堅持原創。

“劣質童書坑了正規出版社,也坑了作家和小讀者們。”出版社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這些“壞書”的隱患還是存在,國家相關部門也一直在努力打擊盜版圖書,“除了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外,讀者在買書的時候,發現侵權盜版行為也可以及時舉報。長此以往,劣質童書無處遁形”。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展位上陳列的優質童書。上官雲 攝

選書難成家長困惑?專家支招:從兒童視角出發

市場利好促進了更多童書出版,但家長們卻犯了難。前不久公佈的《中國十城市兒童早期閱讀狀況調查》顯示,在10個城市受訪者家庭中,睡前親子共讀的比例不太理想。除了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孩子共讀以外,如何選書和如何共讀是家長最大的困惑。一位3歲孩子的媽媽說,經常不知道該給孩子買啥書合適,“有時候甚至分不清是不是盜版”。

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童書,其實關鍵還是要看小讀者的興趣點在哪裡。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為,在內容方面,家長選書要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書時要從兒童視角出發,而不是一味站在大人立場上,總想著要去教育孩子。要相信故事的力量”。

此前,蒲公英童書館總編輯顏小鸝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童書出版最終還是要注重內容,做好一本是一本,而不是天天“搶新書”,人力跟不上的話,書的品質就會受損,“出版社,還是得練點定力”。

天天出版社展位元上陳列的部分童書,也吸引了一些參觀者。上官雲 攝

劣質書仍是童書市場隱患?

除了引進童書的“版權戰”,一些不法商家製造的劣質、盜版圖書也是童書市場的一個隱患。據當當透露,當當童書在選品環節為了摒棄低端市場,2017年有近10億碼洋的偽劣童書被淘汰掉。

而一些暢銷的童書,幾乎淪為圖書盜版“重災區”,以至於2017年7月,蒲公英童書館、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與北京閱讀季等機構攜手向讀者宣導並發出抵制盜版的倡議:尊重智慧財產權,堅持原創。

“劣質童書坑了正規出版社,也坑了作家和小讀者們。”出版社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這些“壞書”的隱患還是存在,國家相關部門也一直在努力打擊盜版圖書,“除了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外,讀者在買書的時候,發現侵權盜版行為也可以及時舉報。長此以往,劣質童書無處遁形”。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展位上陳列的優質童書。上官雲 攝

選書難成家長困惑?專家支招:從兒童視角出發

市場利好促進了更多童書出版,但家長們卻犯了難。前不久公佈的《中國十城市兒童早期閱讀狀況調查》顯示,在10個城市受訪者家庭中,睡前親子共讀的比例不太理想。除了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孩子共讀以外,如何選書和如何共讀是家長最大的困惑。一位3歲孩子的媽媽說,經常不知道該給孩子買啥書合適,“有時候甚至分不清是不是盜版”。

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童書,其實關鍵還是要看小讀者的興趣點在哪裡。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為,在內容方面,家長選書要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書時要從兒童視角出發,而不是一味站在大人立場上,總想著要去教育孩子。要相信故事的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