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傳承河南“塞罕壩”精神 為子孫留下碧水藍天

《河南有個“塞罕壩”》在商丘引起轟動

傳承河南“塞罕壩”精神 為子孫留下碧水藍天

河南日報記者王平通訊員劉夢珂

1月9日, 本報長篇通訊《河南有個“塞罕壩”》刊發後, 在商丘市各界引起轟動, 大家紛紛對不屈不撓的林場人讚不絕口, 為河南日報記者深入基層採訪挖出這樣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典型豎起大拇指。

商丘市林業局局長韓濤說, 《河南日報》這篇報導寫出了民權林場人艱苦奮鬥、不怕困難、甘於奉獻、忠於使命的頑強精神。 68年, 三代人, 6.9萬畝綠色長城, 名列“亞洲十大平原人工防護林”之一的商丘市民權林場申甘林帶,

這是一代代林場人持續奮鬥的碩果, 也是商丘市取得防風固沙巨大成效的一個縮影。 商丘林業人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弘揚河南“塞罕壩”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鬆, 一代接著一代幹, 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咱河南也有這麼好的林場, 也有這麼一群默默堅守治沙植綠的人, 敬佩。 文章也寫得太好了, 我連讀了三遍。 ”在北京做生意的商丘老鄉薛先生說, 想要為子孫後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必須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辛苦付出。 為林場人點贊, 為河南日報點贊。

“我看到報導後很感動, 對堅守在林場的三代人很敬佩。 他們用生命書寫了綠色生態傳奇, 展現了他們忠於使命的崇高品質、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科學求實的嚴謹態度、綠色發展的不懈追求。

”商丘市退休幹部李秀榮說。

商丘民權林場副場長翟魯民是文中報導的人物之一。 他表示, 近年來民權林場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推動綠色發展一直在路上,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推動申甘林帶生態旅遊基地開發, “我們這一輩一定接好父輩們綠化造林的接力棒, 並把河南‘塞罕壩’——民權申甘林帶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