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這8個方面預測離婚概率

Credit: 銳景創意

1.結婚年齡

研究顯示, 相較於30歲左右結婚的人, 在青少年時期或32歲以後結婚的人更容易離婚, 尤其是青少年夫妻。 猶他大學的Nicholas Wolfinger教授發現:過了32歲,

離婚率每年增長約5%。

2.年齡差

2015年, 一項研究發現, 就異性戀夫婦而言, 離婚率和年齡差呈正相關。 相差1歲、5歲、10歲的夫妻的離婚率比同齡夫妻分別高出3%、18%、39%。

3.丈夫沒有全職工作

2016年, 哈佛研究人員發現, 影響離婚率的不是經濟狀況, 而是勞動分工。 他們調查了1975年結婚的異性戀夫婦, 結果發現:丈夫沒有全職工作的夫妻的次年離婚率為3.3%;丈夫有全職工作的夫妻的次年離婚率為2.5%。 然而, 妻子的工作狀態並不太影響離婚率。

研究人員推測, “男性養家糊口”的刻板印象依然盛行, 甚至影響到了婚姻狀況。

4.沒讀完高中

讀書越多, 越不容易離婚。 1979年, 美國研究人員調查了嬰兒潮(1946-1964年)時期出生的人, 結果發現:沒讀完高中的人的離婚率超過50%;相較而言,

大學畢業生的離婚率約為30%。

這也許是由於教育程度會影響收入水準, 從而影響生活壓力。 如果生活壓力太大, 就很難擁有幸福的婚姻。

5.輕視、批評、防禦、回避

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對生活在美國中西部的79對夫妻進行了長達14年的追蹤研究。 結果發現, 以下四種行為能夠非常準確地預測離婚率。 儘管樣本容量很小, 但另一項十年研究證實了這些結論。

輕視:認為伴侶低你一等。 (婚姻關係的“死亡之吻”)

批評:將某種行為視為伴侶的品質問題。

防禦:在吵架中扮演受害者。

回避:不願溝通。

6.新婚期太過濃情蜜意

心理學家Ted Huston對168對夫妻進行了長達13年的追蹤研究——自他們新婚之日起。 其中一項結論非常有趣:那些結婚7年後離婚的夫妻在新婚期間基本上都非常激情澎湃,

他們表現出來的愛意大約比婚姻幸福者多出三分之一。 新婚太過浪漫的夫妻更容易離婚, 因為這種激情很難維持。

7.回避矛盾

研究人員在密西根採訪了350對新婚夫妻, 並進行追蹤研究。 結果發現, 丈夫越喜歡回避矛盾, 離婚率就越高。

2014年, 德克薩斯基督教大學的Paul Schrodt等人發現:在婚姻關係中, “一方施壓/一方沉默”的模式會降低婚姻幸福度。 這種模式很難打破, 因為雙方都認為是對方的過錯。

8.消極地描述自己的婚姻

(這不是廢話麼)

華盛頓大學的Gottman等人採訪了95對新婚夫妻, 要求他們談論婚姻關係中的各個方面。 通過分析對話內容, 研究人員能夠預測哪些夫婦更容易離婚。

以下幾點會影響婚姻的牢固性:對彼此的喜愛程度、“我們”一詞的使用頻率、是否喜歡針對另一半的話題展開討論、消極、對婚姻失望、將婚姻描述為“混亂”。

本文譯自 businessinsider, 由譯者 Rare 基於創作共用協定(BY-NC)發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