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我們中國人到底應該怎麼吃?

王鳳岐 著名中醫內科專家, 主任醫師、教授, 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 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世界針聯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

吃飯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目前, 我國大部分人在吃的方面已經達到隨心所欲的程度了。 隨之而來的因飲食不當引發的現代人疾病又擺在了我們面前。

據統計, 我國目前高血壓患病人數有2億左右, 糖尿病患者有1億左右。 其他各類慢性疾病有3億左右。 這組數字告訴我們, 現代人的生活水準提高了, 壽命延長了, 但是因“非健康生活綜合原因”導致的慢性疾病卻突然爆發了。

原因是綜合的, 其中較為突出的原因非“吃”莫屬, 所謂“病從口入”啊。

一位母親帶著體重200多斤的兒子找我看病, 自述她自己小時候家裡很窮, 很難吃上肉食, 條件改善後, 覺得要把自己小時候缺吃的肉從兒子身上補回來, 10來年下來就成了這個結果:16歲的少年, 原發性糖尿病。

這完全是“胡吃海塞”導致的疾病, 高蛋白高營養進入體內以後轉化為高熱量, 沒有合適的出口, 怎麼辦?就在我們體內找事兒了, 就會攻擊身體的臟器與系統。 說到底還是這位媽媽缺乏健康素養啊。

其實,

我們現在缺的不是資訊, 不是資訊, 而是科學、正確的健康知識。 很多人尤其是女士為了瘦身選擇不吃主食, 覺得饅頭米飯看著就長肉, 其實, 那些都是碳水化合物, 應該說是最易消化, 最易代謝出體外的。

中醫養生說“胃不得穀物之氣不生”, 所謂不生, 就是說胃腸功能得不到很好的運作, 脾胃、腸道功能的正常健康運轉, 恰恰需要五穀雜糧的支援。 這些愛美的女士還經常在晚餐的時候選擇用水果代替主食和蔬菜, 偶爾為之還沒什麼, 長期如此的話有些人就會出現體虛, 貧血、體寒的症狀, 因為水果都是寒涼之物, 不能代替主食, 長期代替晚餐主食, 搞得體虛寒盛, 往往臉上就會出現寒鬱黃斑, 這真是得不償失。

現在中國人都不缺油水,

不需要刻意吃大魚大肉, 還是建議肉、菜二八開, 就是葷的有兩成足矣, 而且每天儘量吃新鮮的蔬菜, 那是不能用水果代替的, 除了維生素豐富的原因之外, 蔬菜的粗纖維是我們人體必需的“寶貝”, 除了幫助我們消化, 排便之外, 還參與我們身體的多項活動。

想減肥, 想少生病, 想美容, 合理地吃蔬菜准沒錯。

不知道何時開始, “素食”開始流行起來了, 很多年輕人問到這個問題, 我談談我的看法:“素食”不是一種時尚, 不是一種跟風的事情, 要根據年齡、身體素質、工作性質等綜合來看。 你現在要是問我“素食”是好還是壞, 還真不能一句話就下結論。

不看自身情況而盲目“食素”會出問題的。

在臨床上因為脂肪、蛋白質缺乏而產生的疾病還真不少見。 所以說, 老人、身體消化不好的、身體活動少的不妨少肉, 甚至素食。 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少年, 體力腦力工作繁重的中青年還是適當地補充優質蛋白和脂肪。 儘量做到身體的支出與進食平衡。 還有就是吃“雜糧”的問題, 現在電視啊、期刊報紙上都有推崇雜糧的文章和消息。 雜糧要吃,但它不是靈丹妙藥,有病還是要吃藥,吃雜糧就能治病嗎?這不科學。我鄰居劉大媽去年吃了小半年老玉米面,蒸窩頭、煮玉米粥、棒子麵貼餅子……可身上的老毛病沒見好,腸胃還吃壞了。

你想啊,七十多歲的人了,本來消化能力就弱了,再用這些粗糧去折磨它,不出問題才怪呢。所以說:養生要科學,健康不跟風。

這些年,咱們中國人在吃上真的可以用“窮奢極侈”來形容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可以說沒有吃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口味越來越重,看看現在川菜紅遍大江南北的狀況就知道,現代人追求口味刺激、麻辣香。

我對川菜沒有意見,偶爾為之沒問題,問題是現在很多人無辣不歡,無論春夏秋冬,不管天干地燥,基本到了沒有辣椒不能吃飯的地步,這就有問題了。

味蕾被破壞了,體內津液被傷耗了,隨之而來的就是“陰虛陽亢”證型的疾病:燥咳久咳、皮膚瘙癢、血壓不穩、失眠易怒等等。

吃什麼藥呢?我看先把辣椒斷了吧,一邊大把吃藥一邊大把吃辣椒,你說這病能好嗎?辣椒是好東西,什麼好東西都要適可而止,要分地域、分天氣、還要看自己的體質。要弄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盲目追求刺激,這樣才能不被美食所害。

一位老太太跟我抱怨說:活了一輩子了,到老了反而不會吃飯了。

確實,現在“專家”太多,資訊太多,今天說人離不開水,每天最少喝八杯;明天就有人反對,說喝太多水容易寒涼,體內濕氣太重。

剛聽說餐前吃水果可以減肥瘦身,馬上就有消息說餐前水果傷胃。那到底怎麼吃飯呢?我經常開玩笑地回答:用嘴吃!

健康飲食自古就是中國醫學關注的一個焦點,我們經常告誡病人:三分藥七分養。這個養裡面有很大成分說的是飲食。“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語錄,很多人可能覺得老生常談,但它確實是經典,是咱們古人用生命穿越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送給後人的經典啊,你不信這個,你信各種小藥片,你信各種小“偏方”。這不是賢愚立判的事情嗎?

沒有生病或者身體基本處於健康狀態的人,就是均衡著吃你想吃的食物就行。

均衡,這個是關鍵。

五穀雜糧是根本,是養生的基礎。人就要吃糧食。

水果是讓我們活得“鮮亮”的東西,能讓我們滋潤。

各種肉食是讓我們強壯的元素,抵抗嚴寒酷暑,增加免疫力,但這個東西不是多多益善,是少而有益,精而有益。

蔬菜是我們充實飯桌的主力,尤其我們亞裔人種,尤其我們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離開蔬菜是萬萬不能的,所以自古以來我們亞裔人就是穀菜為主。雖然已經進入網路時代了,但生命的基礎並沒有因為“.com”就變異了啊,所以還是要乖乖地把先人的智慧學習傳承下來。一定要記住,人都是要用嘴吃飯的,沒有人來自火星。

文王鳳岐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戰略合作夥伴《中醫健康養生》雜誌,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雜糧要吃,但它不是靈丹妙藥,有病還是要吃藥,吃雜糧就能治病嗎?這不科學。我鄰居劉大媽去年吃了小半年老玉米面,蒸窩頭、煮玉米粥、棒子麵貼餅子……可身上的老毛病沒見好,腸胃還吃壞了。

你想啊,七十多歲的人了,本來消化能力就弱了,再用這些粗糧去折磨它,不出問題才怪呢。所以說:養生要科學,健康不跟風。

這些年,咱們中國人在吃上真的可以用“窮奢極侈”來形容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可以說沒有吃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口味越來越重,看看現在川菜紅遍大江南北的狀況就知道,現代人追求口味刺激、麻辣香。

我對川菜沒有意見,偶爾為之沒問題,問題是現在很多人無辣不歡,無論春夏秋冬,不管天干地燥,基本到了沒有辣椒不能吃飯的地步,這就有問題了。

味蕾被破壞了,體內津液被傷耗了,隨之而來的就是“陰虛陽亢”證型的疾病:燥咳久咳、皮膚瘙癢、血壓不穩、失眠易怒等等。

吃什麼藥呢?我看先把辣椒斷了吧,一邊大把吃藥一邊大把吃辣椒,你說這病能好嗎?辣椒是好東西,什麼好東西都要適可而止,要分地域、分天氣、還要看自己的體質。要弄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盲目追求刺激,這樣才能不被美食所害。

一位老太太跟我抱怨說:活了一輩子了,到老了反而不會吃飯了。

確實,現在“專家”太多,資訊太多,今天說人離不開水,每天最少喝八杯;明天就有人反對,說喝太多水容易寒涼,體內濕氣太重。

剛聽說餐前吃水果可以減肥瘦身,馬上就有消息說餐前水果傷胃。那到底怎麼吃飯呢?我經常開玩笑地回答:用嘴吃!

健康飲食自古就是中國醫學關注的一個焦點,我們經常告誡病人:三分藥七分養。這個養裡面有很大成分說的是飲食。“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語錄,很多人可能覺得老生常談,但它確實是經典,是咱們古人用生命穿越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送給後人的經典啊,你不信這個,你信各種小藥片,你信各種小“偏方”。這不是賢愚立判的事情嗎?

沒有生病或者身體基本處於健康狀態的人,就是均衡著吃你想吃的食物就行。

均衡,這個是關鍵。

五穀雜糧是根本,是養生的基礎。人就要吃糧食。

水果是讓我們活得“鮮亮”的東西,能讓我們滋潤。

各種肉食是讓我們強壯的元素,抵抗嚴寒酷暑,增加免疫力,但這個東西不是多多益善,是少而有益,精而有益。

蔬菜是我們充實飯桌的主力,尤其我們亞裔人種,尤其我們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離開蔬菜是萬萬不能的,所以自古以來我們亞裔人就是穀菜為主。雖然已經進入網路時代了,但生命的基礎並沒有因為“.com”就變異了啊,所以還是要乖乖地把先人的智慧學習傳承下來。一定要記住,人都是要用嘴吃飯的,沒有人來自火星。

文王鳳岐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戰略合作夥伴《中醫健康養生》雜誌,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