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出川與入川,蜀道上的帝王往事

“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 ”鮮為人知的是, 幾千年來, 許多涉及到出川與入川的重大歷史事件, 都和蜀道有關。 蜀道曾經關乎社稷安危……

在中國的省級行政區中, 偏處西南的四川, 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地方割據政權。 從先秦時代的古蜀國開始, 這裡先後以成都為首都, 建立過多個政權, 如劉備的蜀漢、李雄的成漢、王建的前蜀……

這些小國能偏安一方, 是由於四川獨特的地理環境所決定的。 四川周邊是鐵壁合圍的山地, 把天府之國圍成一個巨型的、自給自足的城堡:西部是人跡罕至的青藏高原東南緣;北部是大巴山、米蒼山, 週邊則是橫斷中國南北的秦嶺;東部是巫山, 東南是大婁山;南部是大、小涼山及雲貴高原。

千百年來, 四川與中原地區的聯繫, 除了通過三峽再從湖北境內轉向陸路外, 更多的則是依靠那些如同草蛇灰線一樣穿越在四川和陝西之間千山萬壑中的古道——人們把這些古道統稱為蜀道。

狹義的蜀道, 一般是指從成都出發, 經過廣漢、德陽、梓潼, 翻越大小劍山, 經廣元棋盤關出川, 在陝西勉縣境內跨過褒河並沿褒河過石門, 越秦嶺, 出峽谷, 此後直通西安的全長約1000多公里的古道。 目前尚通行的108國道的許多路段, 正是沿著狹義蜀道, 在四川北部和陝西南部崇山峻嶺之間, 不屈不撓地延伸。 而廣義的蜀道, 則包含了穿越秦嶺、大巴山的名稱各不相同的幾條古道。

幾千年來, 許多涉及到出川與入川的重大歷史事件, 都和蜀道有關。 這些事件, 有時候關乎四川或西南, 有時候則關乎全國。

西元前4世紀末,秦國朝野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秦國到底該以何種方式統一天下?諸多不同意見中,大將司馬錯的主張得到了秦惠文王的首肯。

司馬錯的主張就是先攻佔蜀國,利用蜀國佔據長江上游的地利,再順江而下, 消滅強敵楚國,最終消滅諸侯。

與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的秦國相比,蜀國肥沃的土地和殷實的財富令秦國君臣動心。

西元前316年,秦滅蜀的戰爭拉開序幕,被稱為虎狼之師的秦軍在司馬錯的率領下,由陝西南下,沿著崇山峻嶺中一條小道進入四川,並直逼成都,這條小道就是金牛道。 正是通過金牛道,秦軍拿下了成都, 並滅掉蜀國。 此後,秦國以富庶的成都平原作為後方基地和討伐楚國的跳板,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

可以說,秦國統一大業濃墨重彩的第一筆,就是由蜀道來書寫的。

西元207年,46歲的劉備三顧茅廬之後, 見到了27歲的諸葛亮。 在給劉備提出的遠景規劃中,諸葛亮要求劉備立足荊州之後,立即著手奪取四川。 劉備聽取了諸葛亮的意見,3年後,當他應劉璋之邀入川時,也是沿著古蜀道入川。

劉璋僅僅因為劉備是同宗, 而對這個急於想找到根據地的野心家賦予了空前信任。

兩人在富樂山上飲酒高歌,長達數十日。 此後,在得到劉璋的大批補給後,劉備以討伐張魯為名,前往葭萌關屯駐。

富樂山與葭萌關均位於古蜀道上,其中,富樂山在今天的綿陽城郊,古蜀道就從山腳經過,歷來是當地士人遊玩的好去處。 葭萌關就是現在的昭化。 後來,劉璋給劉備增加了軍隊並補充了糧草之後,劉備卻遲遲不肯北伐張魯。 不久,劉備藉口劉璋殺死了建議迎他入蜀的張松,引軍南下,攻取涪城,圍攻成都。 劉璋在極度的懊悔中出城投降,劉備從此據占益州。

劉備果然如諸葛亮策劃的那樣,以天府之國為基礎,創立了他偏安幾十年的蜀漢王國。

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執掌蜀漢軍政大權期間,他所進行的北伐戰爭,無一不由蜀道出川。 曾經商旅不絕於途的蜀道,因為戰爭而成為風嘯嘯兮戰馬鳴的征戰殺伐之地。

西元756年農曆六月,在獲悉安祿山叛軍馬上就要攻打長安的消息後,盛唐的締造者唐玄宗決定棄都而逃。逃跑的目的地是陝西以南的四川。

當年10月,秋風漸起時,唐玄宗在經過兩個多月的輾轉反側之後,終於走進了成都平坦寬闊的大街。唐玄宗自西元756年10月到達成都,次年年底離開成者返回長安,一共在成都生活了14個月。庇護過唐玄宗的成都被升格為府,號為南京。

歷史往往驚人地相似。當年唐玄宗逃往四川時,他恐怕不會想到,再過124年,到了他的後裔唐僖宗當政時,還會重複這條逃亡之路。

與唐玄宗的逃亡之路一樣,唐僖宗也是從長安逃向四川。唐僖宗入蜀是在西元881年,若依農曆,則為880年。這一次兵逼長安的不再是擁兵自重的大軍閥,而是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黃巢。唐僖宗前腳剛走,黃巢後腳就進了長安。唐僖宗這支小隊伍走走停停,經過半年多的長途跋涉後,唐僖宗幹西元881年6月抵達成都。

唐僖宗在四川的時間長達4年,比他的老祖宗唐玄宗長了一倍多。4年之後,他才終於有機會再次踏上曾經行走過的蜀道,回到長安。

籍由穿山越嶺的蜀道,兩位唐朝皇帝才能在大難臨頭時逃往相對寧靜和富庶的四川,並以此為基地,作一次鹹魚翻身般的艱難掙扎。唐朝兩度走出歷史的危局,都由同一個省份和同一條古道來完成,與其說這是一種巧合,不如說是一種得天獨厚的歷史必然。

曾經商旅不絕於途的蜀道,因為戰爭而成為風嘯嘯兮戰馬鳴的征戰殺伐之地。

西元756年農曆六月,在獲悉安祿山叛軍馬上就要攻打長安的消息後,盛唐的締造者唐玄宗決定棄都而逃。逃跑的目的地是陝西以南的四川。

當年10月,秋風漸起時,唐玄宗在經過兩個多月的輾轉反側之後,終於走進了成都平坦寬闊的大街。唐玄宗自西元756年10月到達成都,次年年底離開成者返回長安,一共在成都生活了14個月。庇護過唐玄宗的成都被升格為府,號為南京。

歷史往往驚人地相似。當年唐玄宗逃往四川時,他恐怕不會想到,再過124年,到了他的後裔唐僖宗當政時,還會重複這條逃亡之路。

與唐玄宗的逃亡之路一樣,唐僖宗也是從長安逃向四川。唐僖宗入蜀是在西元881年,若依農曆,則為880年。這一次兵逼長安的不再是擁兵自重的大軍閥,而是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黃巢。唐僖宗前腳剛走,黃巢後腳就進了長安。唐僖宗這支小隊伍走走停停,經過半年多的長途跋涉後,唐僖宗幹西元881年6月抵達成都。

唐僖宗在四川的時間長達4年,比他的老祖宗唐玄宗長了一倍多。4年之後,他才終於有機會再次踏上曾經行走過的蜀道,回到長安。

籍由穿山越嶺的蜀道,兩位唐朝皇帝才能在大難臨頭時逃往相對寧靜和富庶的四川,並以此為基地,作一次鹹魚翻身般的艱難掙扎。唐朝兩度走出歷史的危局,都由同一個省份和同一條古道來完成,與其說這是一種巧合,不如說是一種得天獨厚的歷史必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