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南京東山:以工匠精神打造精緻園區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王克 | 江蘇報導

南京東山國際企業研發園。 6年來, 以集約化、高效化和產城融合的可持續發展為指引, 著力發展汽車文化小鎮、城市型總部經濟、科技創新大眾創業、現代服務業四大支柱產業, 東山研發園已成為“中意企業創新孵化基地”成員單位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7年10月榮獲“江蘇省省級科技產業園”稱號。

南京東山國際企業研發園高新創業基地外貌

金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推敲各類官方檔, 東山研發園是“正式成立”而非原有工業集中區的“更名重組”, 不僅僅是因為其管轄範圍變化、相關機構調整, 地方黨委政府的戰略意圖在此得到了直接體現——作為南京新主城的重要板塊, 東山的轉型升級是革命性的。 “我們多年來習慣於搞大工業、拉大投資, GDP就像一盞明燈照耀著各類開發區的前進方向,

但東山新的定位完全顛覆了這一被歷史證明行之有效的發展模式——地處城市之中的園區如何突破‘大工業’思維定勢, 以科技元素的‘填充’將每一寸土地運用到極致?這無疑考驗著園區主政者的智慧和能力。 ”金華說。

作為“革命性轉型”的親歷者, 在與《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交流的過程中, 金華的感受似乎更為細膩:“東山研發園的規劃面積只有2.45平方公里, 消耗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建設顯然很不現實, 單純依靠高強度投資換取的經濟發展也是不可持續的。 所以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努力‘矯正’園區的開發模式, 逐步調整和持續完善園區的功能、結構乃至説明入園企業進行適應性改造。

引入成長性更好的入園項目、打造更高端的招商平臺、培育孵化出更優質的科技人才, 使園區從‘生產車間’向‘研發基地’轉型升級, 這其實是工匠精神的一種具體體現——政府也是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 ”金華認為, 將粗放型發展方式轉變為資源集約化、產業特色化、人才專業化, 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 “譬如從‘物’的角度分析, 現在的工業生產必然要被智慧製造所取代;從人的角度考察, 新一代勞動者更願意從事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作。 園區則必須成為承載科技、人才、金融服務體系的平臺。 ”

據金華介紹, 6年來, 東山研發園堅持“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的建設標準, 致力於引進高端研發機構、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企業, 現已落戶企業605家;建成及在建科技載體132萬平方米,

其中, 43.6萬平方米自建載體入駐率高達90%;簽約入駐企業140家, 其中科技研發類企業107家、總部及其他類企業32家, 500強高端研發機構5家;引進各類創新創業人才92人;吸引科技研發類企業107家, 創業孵化企業160家;簽訂產學研合作專案55個;認定省級民營科技企業54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4家;認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6個, 科技金融平臺2個;入駐科技載體國家級1家, 省級1家, 市級1家, 省級眾創空間1家。

用工匠方法改變產業結構

江蘇賽佳股份有限公司本是一家典型的傳統服裝生產企業, 而這家傳統企業卻以一款與高校合作研發的新生兒氧氣濃度調節儀填補了國內空白。 服裝工廠為何能夠生產出被各大醫院廣泛應用的醫療器械?該公司負責人將其歸因於園區為企業轉型升級而不斷提供精准的政策引導和精確的智力支持。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在調研中瞭解到, 將原計劃用於建設生產廠房的人力物力轉移到組建研發中心, 用傳統產業形成的原始積累投入新興產業的市場開拓, 這在東山研發園並非個案。 金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內心願望其實是十分強烈的, 但具體操作中存在許多思想顧慮和技術障礙, 市場風險也直接制約著創新的廣度和深度。 為此, 園區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為契機, 積極引導企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向品牌化、高端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 全面提升技術水準和經濟效益。同時,成立專門團隊,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針對不同企業的發展狀況和創新需求,以“私人定制”的模式説明企業尋找發展方向、攻克技術難關、開拓相關市場。

南京東山汽車4S園自2008年正式啟動以來已擁有品牌汽車4S店58家、二手車交易市場2家,並配套有金融、保險、檢測等機構,逐步形成了華東地區最大的多業態融合產業園區。近年來,園區圍繞“汽車文化小鎮”的建設目標重新定位發展方式,一方面大力引進高端汽車品牌,一方面引導已有企業轉型升級,在賓士、寶馬、富豪等高端品牌已經入駐的基礎上,又先後引進蘭博基尼、勞斯萊斯、賓利、保時捷、林肯、謳歌、路虎、捷豹等高端品牌,一批以銷售中低端品牌為主的經銷商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成功實現轉型升級。園區還借助國家政策引進了新能源汽車的頂級銷售與維修服務商,具有國際水準的高端化品牌汽車4S園已具雛形。

南京東山國際企業研發園內的汽車文化小鎮

引工匠泰斗提升園區品質

2016年7月,中石化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研發的“非常規油氣壓裂微地震監測技術”,確立了該院在中國葉岩氣開發技術服務中的領先地位。這個聞名中外的研究機構正是東山研發園近年來重點引入的科技型企業。

中石化物探院300多名科研人員中有17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4位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突出貢獻專家,以及40名博士和139名碩士,主持承擔和完成了300多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金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以工匠精神打造精緻園區”,引進大師級的“巨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經過幾年的努力,東山研發園已可謂大師雲集。

洪陵成,河海大學教授,水質監測領域頂級專家。然而,洪教授的科技成果轉化卻與東山研發園密切相關——江蘇德林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是園區重點企業,廠區面積17000平方米,其董事長正是洪淩成。由於有了規模百倍于大學校園的“實驗室”,德林環保已成為國內線上水質分析儀器最大的研發生產廠商。

2014年8月,江蘇加德綠色能源有限公司入駐東山研發園“國際總部基地”,企業發展方向是利用電腦輔助菌種選擇技術(CASCADE)為環境保護和生物能源領域提供完整技術解決方案,該公司創辦人是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材料科學家和生物資訊學家周楚新博士。江蘇加德入駐東山研發園,並將其“南京市企業院士工作站”及“微生物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起遷入,企業負責人給出的理由是:“這是一個研發機構集聚的國際化、高端化、社區化園區,富蘊活力和發展潛力……”

南京華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東山研發園自主培育的通信網路物理連接設備製造商,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2017年6月2日,華脈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不僅成為東山研發園轉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時開啟了園區企業上市的新征程。東山研發園正在積極建立上市企業儲備庫,並已形成了“培育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推進梯隊。

園區內的南京華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塵車間

2017年4月引進的江蘇揚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畫在東山研發園投資5億元建設生物醫藥研發中心,該專案將致力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因治療、老藥新用、新藥靶發現、異種移植創新型平臺建設等方向,建立包括公用服務檢測、創新藥物孵化及創新技術研發服務技術平臺。同年5月份引進的南京吾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移動互聯網技術研發、服務、運營一體化的科技型公司。項目預計總投資近10億元,致力於整合現有線上與線下資源,進行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推廣、運營及技術支援,實現產品快速增長與增值。

金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以工匠精神吸引“巨匠”集聚,對園區、對企業、對科技專家們是雙贏和多贏的,其科技能量的疊加效應正在迅速顯現。“東山很小,但可以精耕細作;若以單位面積稅收貢獻率這個反應園區經濟運行質態的重要指標衡量,我們很有信心進入江蘇乃至全國‘第一方陣’。”金華說。

全面提升技術水準和經濟效益。同時,成立專門團隊,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針對不同企業的發展狀況和創新需求,以“私人定制”的模式説明企業尋找發展方向、攻克技術難關、開拓相關市場。

南京東山汽車4S園自2008年正式啟動以來已擁有品牌汽車4S店58家、二手車交易市場2家,並配套有金融、保險、檢測等機構,逐步形成了華東地區最大的多業態融合產業園區。近年來,園區圍繞“汽車文化小鎮”的建設目標重新定位發展方式,一方面大力引進高端汽車品牌,一方面引導已有企業轉型升級,在賓士、寶馬、富豪等高端品牌已經入駐的基礎上,又先後引進蘭博基尼、勞斯萊斯、賓利、保時捷、林肯、謳歌、路虎、捷豹等高端品牌,一批以銷售中低端品牌為主的經銷商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成功實現轉型升級。園區還借助國家政策引進了新能源汽車的頂級銷售與維修服務商,具有國際水準的高端化品牌汽車4S園已具雛形。

南京東山國際企業研發園內的汽車文化小鎮

引工匠泰斗提升園區品質

2016年7月,中石化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研發的“非常規油氣壓裂微地震監測技術”,確立了該院在中國葉岩氣開發技術服務中的領先地位。這個聞名中外的研究機構正是東山研發園近年來重點引入的科技型企業。

中石化物探院300多名科研人員中有17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4位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突出貢獻專家,以及40名博士和139名碩士,主持承擔和完成了300多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金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以工匠精神打造精緻園區”,引進大師級的“巨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經過幾年的努力,東山研發園已可謂大師雲集。

洪陵成,河海大學教授,水質監測領域頂級專家。然而,洪教授的科技成果轉化卻與東山研發園密切相關——江蘇德林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是園區重點企業,廠區面積17000平方米,其董事長正是洪淩成。由於有了規模百倍于大學校園的“實驗室”,德林環保已成為國內線上水質分析儀器最大的研發生產廠商。

2014年8月,江蘇加德綠色能源有限公司入駐東山研發園“國際總部基地”,企業發展方向是利用電腦輔助菌種選擇技術(CASCADE)為環境保護和生物能源領域提供完整技術解決方案,該公司創辦人是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材料科學家和生物資訊學家周楚新博士。江蘇加德入駐東山研發園,並將其“南京市企業院士工作站”及“微生物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起遷入,企業負責人給出的理由是:“這是一個研發機構集聚的國際化、高端化、社區化園區,富蘊活力和發展潛力……”

南京華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東山研發園自主培育的通信網路物理連接設備製造商,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2017年6月2日,華脈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不僅成為東山研發園轉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時開啟了園區企業上市的新征程。東山研發園正在積極建立上市企業儲備庫,並已形成了“培育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推進梯隊。

園區內的南京華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塵車間

2017年4月引進的江蘇揚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畫在東山研發園投資5億元建設生物醫藥研發中心,該專案將致力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因治療、老藥新用、新藥靶發現、異種移植創新型平臺建設等方向,建立包括公用服務檢測、創新藥物孵化及創新技術研發服務技術平臺。同年5月份引進的南京吾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移動互聯網技術研發、服務、運營一體化的科技型公司。項目預計總投資近10億元,致力於整合現有線上與線下資源,進行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推廣、運營及技術支援,實現產品快速增長與增值。

金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以工匠精神吸引“巨匠”集聚,對園區、對企業、對科技專家們是雙贏和多贏的,其科技能量的疊加效應正在迅速顯現。“東山很小,但可以精耕細作;若以單位面積稅收貢獻率這個反應園區經濟運行質態的重要指標衡量,我們很有信心進入江蘇乃至全國‘第一方陣’。”金華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