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錢太守:如果可以,老百姓希望清官永不升官

任何年代, 老百姓最盼望的就是一個清廉的父母官, 如果可以, 甚至希望他能永遠留在地方。 特別是在朝政混亂的時代, 官越大對老百姓的好處反而是越小的。

東漢末年, 外戚和宦官輪流執政, 高層官員要麼和他們沆瀣一氣, 要麼明哲保身得過且過, 不然等待他的就是身死族滅。 而在地方上, 一些父母官卻能夠為百姓謀福利。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名叫劉寵, 漢朝宗室, 年輕時跟隨父親學習, 因通曉經術而被舉為孝廉。 擔任東平陵縣令時, 他為政仁愛惠民, 受到屬下和老百姓的一致愛戴。

後來, 因為母親患病, 劉寵棄官回家, 全縣百姓送他離去, 連道路也被堵塞, 車子不能前進, 劉寵就穿著便服悄悄地離開。

由於政績突出, 劉寵經過四次升遷擔任豫章太守, 又轉任會稽太守。 當時的會稽, 老百姓多住在山區, 有的人竟然一輩子從沒去過集鎮。

很多官員就以此欺詐百姓,

制定繁瑣的規章制度, 盤剝百姓。 劉寵到任後, 立即廢除苛政, 禁止部屬擾民等不法行為, 使得郡中秩序井然, 百姓安居樂業。

漢桓帝時, 劉寵被徵召入朝擔任將作大匠, 負責為皇帝修建宮殿。 臨別之時, 山陰縣五六個老翁從若邪山山谷中出來送別,

每人送給劉寵一百錢, 說道:

“我們都是山裡的鄙陋之人, 從來沒有見過郡太守。 只知道別人擔任郡太守時, 派官吏到民間徵發賦稅和徭役, 從早到晚, 絡繹不絕, 有時狗叫的聲音通宵不停, 人民不得安寧。

自從您任職以來, 狗在晚上從來沒有叫過, 人民也看不見官吏。 在我們年老之時, 遇到了聖明的太守。 如今, 聽說您要離我們而去。 所以, 我們互相扶持, 為您送行。 ”

劉寵感動不已, 說道:“我的政績, 哪裡有你們所誇獎的那麼好!各位父老辛苦了!”為了不傷老人的心, 他從每人手中選一枚錢收下。

這就是“一錢太守”典故的來歷, 被後世傳誦至今, 還被改編成經典越劇。 而劉寵本人也被列入“二十四廉”之一, 成為萬世楷模。

然而, 自從劉寵入朝後, 官職越來越大, 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 卻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繼擔任將作大匠後, 劉寵又先後擔任宗正(管理宗室)和大鴻臚(管理屬國)。

西元161年, 劉寵被任命為司空, 邁入三公的行列。 但東漢末年的三公只是虛職, 在宦官專權的背景下,

他的實際作用還不如一個縣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