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劉詩津:Q7助力北汽昌河全面向乘用化轉型

長期以來, 昌河汽車“微面”的標籤過於固化, 形成發展瓶頸。 隨著A6和Q7導入昌河品牌, 有助於改善消費者對昌河品牌的認知。 無論是A6還是Q7都是未來昌河汽車實現全面乘用化的戰略車型。

【2017廣州車展高端訪談】11月17日, 在2017廣州車展接受汽車產經網專訪時, 北汽集團整車事業部本部副本部長、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詩津表示, 長期以來, 北汽昌河汽車“微面”的標籤過於固化, 形成發展瓶頸。 隨著A6和Q7導入北汽昌河品牌, 有助於改善消費者對北汽昌河品牌的認知。 無論是A6還是Q7都是未來北汽昌河汽車實現全面乘用化的戰略車型。

以下為訪談實錄:

汽車產經網:首先, 請您介紹一下這次廣州車展帶來哪些亮點車型?

劉詩津:這次北汽昌河汽車參展陣容非常龐大, 帶來了兩款在半年之內即將上市的戰略車型, 一款是北汽昌河汽車A級轎車——A6, 另一款是A+級SUV——北汽昌河汽車Q7,

5座和7座都有, 能更好地滿足消費升級和需求。

汽車產經網:Q7對於北汽昌河來說意味著什麼?

劉詩津:說它是一款戰略車型毫不為過, 消費者傳統認知裡面更願意把北汽昌河當作一個微車品牌。 2000年前後, 昌河汽車在微車領域、經濟型乘用車領域表現太過出色, 形成了昌河就是微車的代名詞, 這種標籤對逐漸乘用化來看存在一些瓶頸。 隨著A6和Q7導入到北汽昌河品牌, 有助於改善消費者對北汽昌河品牌的認知。 從這個角度講, 無論是A6還是Q7都是未來北汽昌河汽車實現全面乘用化的戰略車型。

汽車產經網:北汽昌河汽車Q7以“智”為亮點, 如何看待汽車智能化呢?

劉詩津:隨著越來越多的85後、90後甚至95後的消費群體加入到汽車消費大軍,

市場需求發生了變化, 這群人大部分是網路原住民, 日常生活跟網路息息相關, 無論是智慧移動終端還是家電產品, 他們生活在高度互聯中, 而我們即將推出的這款Q7借助北汽集團和百度、科大訊飛合作把很多智慧化的設備移植到汽車上。 比如智慧車機系統移植到這款車上, Q7具有北斗導航和GPS導航雙模導航, 完全解決了消費者對於路況更新的需求。

汽車產經網:經過廣州車展亮相之後Q7什麼時間上市?

劉詩津:上市時間節點預計在明年3月份, 也有可能在4月份北京車展。

汽車產經網:除了A6和Q7, 明年在產品層面還有別的規劃嗎?

劉詩津:剛才提到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 也有幾個比較明顯的方向,

尤其是消費升級、產品升級, 現在的自主品牌有足夠的信心敢於叫板合資品牌, 消費者也開始認同中國製造的產品。 從這個緯度來講, 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升級的需求, 實際上是各個主機廠都面臨的問題。

從這個緯度來講, 北汽昌河汽車未來的戰略方向是, 去微向乘, 全面乘用化。 產品研發、戰略規劃都是圍繞著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追求緯度去設計的。

未來, 人機對話等一系列智慧設備都會逐漸的體現並且還要增強。 2018年是新車型密集上市的一年, 包括剛才提到的A6、Q7, 還有一款全新的北斗星。 同時在產的Q25、Q35都在做年度款的設計, 預計在明年6、7月份上市。

汽車產經網:為了實現“去微向乘”, 從行銷角度來講有沒有一些新的計畫?

劉詩津:我認為如果一款產品想賣好, 除了基本功能之外, 更重要的是我們服務理念和服務意識。 也就是說, 我們未來可能要通過除了產品之外在管道端、客戶體驗端更深入瞭解泛85後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和對服務、體驗的感受, 這些緯度是下一步去微向乘、品牌年輕化, 在行銷方面所要做的工作。

去年我們贊助了中國藍協的三對三籃球對抗賽, 3月婺源有油菜花很漂亮, 我們組織客戶坐直升飛機空中看油菜花。 這些都是我們在行銷方面的一些嘗試。

汽車產經網:最近自主品牌都在衝擊品牌高端化, 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劉詩津:從汽車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非常難但也必須要走的路。 未來十年甚至十五年中國汽車市場依然是朝陽行業,因為雖然我們規模很大,但是千人保有量才120台左右,跟美國、日本動輒500、600輛的千人保有量相比,差距非常大。

每個主機廠未來必須面臨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變得更智慧化、更高端,同時讓自己的品牌變得讓大眾消費群體所接受。未來真正的產品競爭、服務競爭、管道競爭、品牌競爭,基本上圍繞這幾個大的緯度來實現品牌逐步高端化。

汽車產經網:您如何預判明年的車市走勢?

劉詩津:總體來看增長的趨勢不會有太大問題。如果明年購置稅政策取消,上半年對所有車企來講市場相對比較冷一些,我認為明年的汽車市場增速應該還能穩定在5%左右。

未來十年甚至十五年中國汽車市場依然是朝陽行業,因為雖然我們規模很大,但是千人保有量才120台左右,跟美國、日本動輒500、600輛的千人保有量相比,差距非常大。

每個主機廠未來必須面臨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變得更智慧化、更高端,同時讓自己的品牌變得讓大眾消費群體所接受。未來真正的產品競爭、服務競爭、管道競爭、品牌競爭,基本上圍繞這幾個大的緯度來實現品牌逐步高端化。

汽車產經網:您如何預判明年的車市走勢?

劉詩津:總體來看增長的趨勢不會有太大問題。如果明年購置稅政策取消,上半年對所有車企來講市場相對比較冷一些,我認為明年的汽車市場增速應該還能穩定在5%左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