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真實的太平天國:邪教軍團是如何誕生的?

167年前, 1851年1月11日, 一位37歲的廣州人, 在廣西桂平的一個小村莊, 帶著2萬多人, 發起了一場名為“金田起義”的運動, 並建國號“太平天國”。 這位科考四次, 連個秀才都沒撈著的失意書生沒想到的是, 這場持續達14年的起事, 日後將給中國帶來一場怎樣的浩劫:半個中國捲入戰火, 至少2000多萬人直接或間接死亡的殘酷戰爭。

這位自稱是上帝的二兒子, 耶穌的弟弟的落魄書生, 究竟是一位邪教教主, 還是所謂的農民起義領袖?而他所發動的這場戰爭, 又該如何評價?撥去歷史的迷霧, 本該沒有爭議的血腥歷史, 又為何披上了爛漫的外衣?

1

1863年12月, 在被清軍團團包圍、孤城將破之時, 困守天京(南京)的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 力勸天王洪秀全“讓城別走”, 洪秀全(1814-1864)對此非常生氣, 怒斥李秀成說:

“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 作天下萬國獨一真主, 何懼之有?朕鐵桶江山, 爾不扶, 有人扶, 爾說無兵, 朕之天兵多過於水, 何懼曾妖(曾國藩)乎?”

▲太平天國起義。

對於不信他創立的拜上帝會的人, 天王一概統稱為“妖”, 不信的人, 他統統要殺;自打1837年, 24歲的他在參加科舉考試第三次落榜後, 他就大受打擊、重病一場, 被人抬著扛回了家, 然後他開始夢見一個“華麗而光明之地”, 夢中, 有位老者(他後來稱為上帝, 他的父親)給了他一把寶劍讓他斬妖除魔。

後來, 在一次醒來後, 他開始自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 是下凡到人間的皇帝。

2

洪秀全, 是一位落魄書生。

跟長期科舉不第的黃巢一樣, 在30歲那年(1843)第四次科舉考試落榜後, 他最終徹底對科舉死了心, 以往做過的“奇夢”, 開始像種子生根萌芽一樣牽引著他, 科舉走不通, 他就以“上帝之子”的身份,

謀劃另起爐灶。

在中國歷史上, 起事造反, 大抵總要跟宗教神鬼牽扯點關係, 才更有利於“事業”做大: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軍與太平道, 宋代的方臘與摩尼教, 明代朱元璋與明教, 以及清朝風起雲湧的白蓮教, 不拉扯個宗教鬧事, 好像都不夠高級, 都不好意思出來混了。

▲自稱是上帝之子、耶穌的弟弟的“天王”洪秀全。

所以同樣“以神之名”的洪秀全, 從一開始, 就將自己的傳教和起事, 披上了金燦燦的外衣。 在那場宏大的史詩般敘事和傳教講述中, 他是上帝的兒子, 耶穌的弟弟, 是來到人間的至高無上的神。

3

既然是“神”, 那就和“妖”, 一定勢不兩立。

這種對於對立面的仇恨, 首先體現在對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的徹底摧毀上面:對於自己創立的拜上帝教以外的一切意識形態和偶像崇拜, 例如孔廟、佛寺、道觀、尼姑庵等, 洪秀全及太平天國的做法是“佛寺道院, 城隍社壇, 無廟不焚, 無像不滅”, “諸凡百神皆為妖魔, 遇廟像輒焚毀”, 以致“所過廟宇祠觀, 無論土木形骸, 金碧神像,

悉遭殘剝”。

而對於膽敢背誦諸如儒家文化典籍和佛經、道教經書之類的行為, 洪秀全以神之名頒發的諭旨是:“如有敢念誦教習者, 一概皆斬”。

在建都天京後, 洪秀全對於儒家文化的摧毀更加用心:“所陷之處, 凡學宮正殿兩廡木主亦俱毀棄殆盡, 任意作踐, 或堆軍火, 或為馬廄, 江甯學宮則改為宰夫衙, 以璧水圜橋之地為錐牛屠狗之場”。

▲洪秀全稱王。

對於中國的傳統偶像崇拜,洪秀全最討厭的就是龍王廟,因為繼承了《勸世良言》的說法,在洪秀全看來,龍就是蛇,而蛇就是魔鬼撒旦;另外在太平天國的語境中,所有廟裡的神像菩薩,統稱為“該殺”,在太平天國刊印的宣傳冊中,凡是涉及菩薩的名稱,一律換成“該殺”,對於觀音菩薩稱為“觀音該殺”,對於文殊菩薩則稱“文殊該殺”。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等四次滅佛事件,統稱“三武一宗滅佛”,但在這四次滅佛運動中,對於和尚尼姑的做法,也僅僅是讓他們還俗而已,但太平天國對於和尚、尼姑、道士、道姑,是毫不留情的“殺殺殺”。因此,在攻下江蘇鎮江後,太平軍對於著名的金山寺的摧毀以及僧人的屠殺,讓洋人看了也感到觸目驚心。

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就是大清帝國的原教旨主義者。

4

在後世的美化中,太平天國似乎是一個溫情脈脈的人間天堂,是一群農民兄弟為了反抗階級壓迫,奮起抗爭的追求光明正義之舉,然而,史書中的真實,無處不滲透著血腥。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都以血腥聞名,曾國藩被稱為“曾剃頭”,當弟弟曾國荃為了殺掉8000多太平軍降兵而內心不安時,曾國藩甚至寫信安慰他說多殺點人沒關係:“何必以多殺人為悔”;而李鴻章更是將蘇州的幾萬降兵全部斬殺;對於清軍而言,殺良冒功,屠戮平民、肆意搶劫也是常有的事。

最愛君無意美化清軍,但也絕不掩飾太平軍。

作為一個具有清教徒意味的農民王朝,在與清軍一樣喜歡屠戮敵軍的同時,太平軍還有一些特殊愛好:對於看風水的堪輿先生、算命的、看相的,包括妓女、女巫、戲子,以及姦淫、賭博、吸煙、吸鴉片的人,凡是抓住,也統統殺掉;另外,幹活不賣力要殺,辱駡長官要殺,口出怨言要殺,飲酒者殺,編歌謠、講故事,不合教義要殺,看了儒釋道等“妖書”要殺,收藏“妖書”也要殺,甚至在太平天國內部還禁止聚眾演戲看戲,否則“全行斬首”。

另外,在天平天國內部,還不允許剃髮、刮鬍鬚、刮臉,如果境內民眾私藏剃刀,則一律處死,因為太平軍反清,絕對不允許剃髮之類,否則將以“不脫妖氣”進行斬首;所以,不僅是清軍,有時連太平軍內部,也自稱為“長毛”。

而在洪秀全和太平軍看來,這是一種具有“清教”意味的人間“淨化”運動。

▲19世紀法國畫刊刊載的洪秀全出行和天王府圖。

1860年底,曾經在廣州為洪秀全傳授基督教義的美國傳教士羅孝全(1802-1871,原名Issachar Jacob Roberts),懷著對太平天國和學生、“天王”洪秀全的美好想像,輾轉來到天京,然而他在太平軍統治各地,看到的卻是到處被砍掉腦袋的無頭屍體;而負責護送他的小官員,僅僅因為一位窮人冒犯了他,就要將他斬殺,幸虧羅孝全多次勸阻,“那人才保全了性命”。

1862年1月,曾經擔任太平天國洋務丞相的羅孝全最終逃離天京,在目睹太平天國內部的血腥主義後,羅孝全說:“我現在反對他們(太平天國)的程度,並不亞於當初我支持他們的程度,而且我認為我有充足的理由這麼做,(洪秀全)是一個狂人,沒有任何有組織的政府,根本不配做一個統治者”。

“他們的政治系統和他們的神學是一樣的薄弱可憐。我不相信他們有任何的政治組織,並且不相信他們知道要組織一個政府。一切要務好象完全存於軍法,由最上級到最下級的當權者都是在殺人這條線上走。”

當時,清朝的刑罰,在世界範圍已經算非常殘忍,擁有絞刑、斬首,對於十惡不赦者更是會使用淩遲;但太平軍的死刑方式,卻更加多樣化:除了淩遲,還有將人活活燒死的點天燈,五馬分屍,樁沙(把人放在大石臼裡舂死)、剝皮等酷刑。

羅孝全後來回憶說,太平軍內部根本沒有審判這個說法,一切的殺人都是看心情和臨時起意,只要想殺就殺,而對於抓來的壯丁,如果感覺糧草不夠,太平軍也會毫不猶豫地殺掉。

▲法國畫刊刊載的天王出行圖。

在1854年發佈的《討粵匪檄》文中,曾國藩就用太平軍經過之地的老百姓的親身體驗,這樣寫道:

“逆賊洪秀全楊秀清稱亂以來····所過之境,船隻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擄入賊中者,剝取衣服,搜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男子日給米一合,驅之臨陣向前,驅之築城浚濠。婦人日給米一合,驅之登陴守夜,驅之運米挑煤。婦女而不肯解腳者,則立斬其足以示眾婦。船戶而陰謀逃歸者,則倒抬其屍以示眾船。粵匪自處於安富尊榮,而視我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也。”

拋開成見不說,曾國藩的檄文,很多都是用老百姓感同身受的案例,描述太平軍的殘暴舉措,而即使是起初保持中立的外國人,在紛紛在週邊,甚至是在進入太平軍統治區域後,看到了他們認為駭人聽聞的慘狀;對此,1850年創刊于上海的英文報紙《北華捷報》就寫道:“太平軍誤導公眾多年,是被喚醒的惡魔。”

5

一個美麗的烏托邦式的理想天國,在後世的傳說中,總是爛漫且高貴的。

但對於當事人來說,“烏托邦”天國,可一點也不美。

近年來的歷史界評論中,即使是指稱對於太平天國的評價“矯枉過正”的論者也難以否認的是,太平天國本身所彌漫的血腥和反社會、反人性:

對於居民的日常管理,太平天國起初實行的是軍事共產主義,禁止擁有私人財產,否則將予以斬首;當然,這種規定是針對普通民眾和士兵而言,太平軍內部的高官則不在此例。

通過搜刮普通民眾的私人財產和搶掠,太平軍建立了一個天國“聖庫”。曾經混入天京的清軍奸細張繼庚,在偷遞給清軍江南大營統帥向榮的信函中介紹說,太平軍“聖庫”最高峰時擁有1800多萬兩白銀,後來,這些搜刮自普通平民和士兵的巨額財富,最終被太平軍高級將領們瓜分殆盡——其中1864年天京城破時,忠王李秀成就是由於攜帶了太多金銀珠寶出逃,以致身份暴露被抓。

▲傳說中轟轟烈烈的起義。

不僅是管錢,太平天國內部,還禁止普通民眾祭拜自己的祖先,按照舊曆過年,並且管理民眾的各種“性事”,對老百姓的“炕頭”也進行管理控制:

“立國”之初的金田團營時期,太平軍取消了家庭,並將男女老幼分別設館分居,男子隨營,婦女則編入女館,平時不得相見,除了各個“王”之外,軍民統統被暫停婚娶,即使是夫妻也不得同居,為此,太平軍內部的冬官又正丞相陳宗揚、鎮國候盧賢拔,就因為跟妻子私會,而分別被斬首示眾和削去爵位。

由此,太平軍內部軍民開始不斷叛逃,從1851年“建國”,一直到1855年,太平天國才宣佈取消女館,允許男女匹配婚娶,恢復家庭生活。

在商業方面,太平天國甚至一度取消天京城內的商業貿易,並沒收商人的資本和貨物,由此導致整個天京城內經濟蕭條,生活物資嚴重匱乏,對此,太平天國採取的“變通”做法,是在天京城內北門橋一帶開設“公營商店”。

由於禁止私有財產,天京城內的工匠也越發不滿,並進行消極怠工,或是悄悄逃亡,最終在無奈之下,太平天國只得逐漸承認私營工商業,以挽救瀕臨崩潰的商業經濟。

6

在一個虛構的美麗“天國”之中,讀近代史的人們,發現了一個非常詫異的事實:

那就是儘管太平天國時期清朝災荒頻發、饑民遍野,天地會、白蓮教等起義風起雲湧,然而以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首的知識份子,卻在各種日記和文書中,反映了他們對於太平天國的驚詫疑慮和恐懼,儘管大清王朝本身已腐朽不堪,然而在他們看來,太平天國卻是一個更加可怕的,對於傳統社會的摧毀者,最終,他們被迫站在了已經腐朽的清王朝的一方,以對抗一個看起來更像是邪教徒的太平天國集團。

曾國藩在《討粵匪檄》中就表示:

“自古生有功德,沒則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雖亂臣賊子窮凶極醜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聖廟,張獻忠至梓潼亦祭文昌(星君)。粵匪焚郴州之學官,毀宣聖之木主,十哲兩廡,狼藉滿地。嗣是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岳王之凜凜,亦皆汙其宮室,殘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朝不焚,無像不滅。斯又鬼神所共憤怒,欲一雪此憾於冥冥之中者也。”

在曾國藩們看來,即使是殘暴如明末清初的李自成和張獻忠,他們也對儒釋道和鬼神,保持著相當的敬畏,然而太平軍卻以“摧毀一切”為使命,對此曾國藩表示:

“(太平軍)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在曾國藩以及多數知識份子們看來,太平軍的所作所為,已經不是反對一個王朝的問題,而是觸動到了一個文明社會的根基,那就是對於“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不分青紅皂白,像極端宗教主義一樣的狂暴性摧毀,所以,他們選擇站在了腐朽的清王朝一方,不僅僅只是出於所謂的“階級立場”,而是更加深刻地關係到了知識份子對於文明社會的認識與堅守問題。

7

在普通民眾和知識份子們看來,誰坐天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問題是,關於文明社會的某些基本原則:例如對於儒釋道的敬重,對於鬼神和祖宗的信仰,以及尊重私有財產、商業經濟的自由流動,這些基本的東西是不能撼動的,清朝雖然腐朽、內部也千瘡百孔,但是滿清的統治者,是承認這些基本準則的,遺憾的是,作為“長毛”的太平軍並不承認這些,由此,太平天國最終將自己,逼到了與文明社會的對立面上。

太平天國運動之初,西方人對於這場戰爭起初保持中立,他們對於傳說中信奉“基督”、跟他們擁有“相同信仰”的太平軍甚至不無好感,而在後來,隨著洪仁玕的加入,太平天國看起來也擁有了某些先進的“理想”,但老外們很快發現,太平軍真正幹起來,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當時的英國公使文翰,法國公使爾布隆、美國公使麥蓮都先後訪問了天京,起初他們覺得太平軍非常友善,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太平軍對於傳統社會和基本社會準則的破壞力實在太過驚人,1861年,英國來華特使布魯士就寫報告指出:

“太平軍這個叛亂運動,已經沒有希望了,沒有一個正當的中國人樂意與之合作,而他們的工作,就是燒殺破壞,除此以外,別無所事。”

而在聽聞太平軍的種種資訊後,起初也很亢奮的卡爾·馬克思,最終從“革命”的興奮中清醒過來,他評價說:

“他們給予民眾的驚惶比給予舊統治者的驚惶還要厲害。他們的全部使命,好像僅僅是用醜惡萬狀的破壞來對立與停滯腐朽。這種破壞沒有一點建設工作的苗頭……顯然,太平軍就是中國人所描繪的那個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中國才能有這類魔鬼。這類魔鬼是停滯的社會生活的產物。”

8

就在天京被攻破的前兩年,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正式發表《解放奴隸宣言》,與太平天國戰爭(1851-1864)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前後相隨的是,美國的南北戰爭(1861-1865)當時已經進行到了第二個年頭:在東西方,一邊是一場腐朽帝國的混亂內戰;一邊,則是一場決定一個世界超級大國崛起的關鍵對戰。

我們很難想像的是,洪秀全、曾國藩、慈禧與林肯,竟然是同時代人。

就在林肯發表《解放奴隸宣言》的同時,至少擁有八十多位妃嬪的天王洪秀全,卻仍然在天京的皇宮之中潛伏不出。在1856年的“天京之變”中先後誅殺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逼走翼王石達開後,洪秀全繼續躲在宮內深居簡出,並將政事委託給自己的兩位哥哥洪仁發、洪仁達等進行管理,假若沒有李秀成、陳玉成等年輕將領的崛起,太平天國的命運,或許早在1856年後就已岌岌可危。

自打1853年定都天京之後,洪秀全就對政事不聞不問,起初,楊秀清沒死之前由楊秀清管著,楊秀清被弄死後,洪秀全開始疑神疑鬼,並大肆委任自己的親信進行管理,但他自己,卻依然躲在深宮中不見人影,在從1853年攻入南京,到1864年病死的11年間,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幹的最多的事,竟然是像一個女人一樣,管理後宮、打女人和寫詩。

▲似乎難以置信的是,林肯是洪秀全、曾國藩的同時代人。

洪秀全性格脾氣很差,動不動就打殺後宮嬪妃,由於天王府中沒有太監,除了洪秀全外沒有其他成年男子,因此,讓人感覺震驚的是,洪秀全經常親自動手打殺妃嬪——在太平天國“旨准頒行”的正式官書《天父詩》一百一十六中寫道:

“天兄耶穌在石頭腳下凡聖旨:天兄曰:稫多小嬸有半點嫌棄怠慢我胞弟,雲中雪飛。”

這段話說的是,當時的太平軍高管蕭朝貴,假裝天兄耶穌附體說,稫多(這麼多)小嬸(指洪秀全的一群妻子)有半點嫌棄怠慢我胞弟(指洪秀全),雲中雪(刀的隱語)飛。意思是說,女人們要是不聽話,那麼洪秀全跟手下們,就要開殺了。

而在另外一首由洪秀全親自寫的、太平天國“旨准頒行”的《天父詩》中,洪秀全更是寫了他對後妃們的要求:

服事不虔誠,一該打;

硬頸不聽教,二該打;

起眼看丈夫,三該打;

問王不虔誠,四該打;

躁氣不純淨,五該打;

講話極大聲,六該打;

有喙不應聲,七該打;

面情不歡喜,八該打;

眼左望右望,九該打;

講話不悠然,十該打。

在一個自己建立的“天國”草創,始終面臨強敵進攻的險惡環境中,我們幾乎難以置信的是,洪秀全在天京的11年中,就是在這種無聊的境況下過日、無所事事、沒事瞎忙。

當然,他覺得自己很忙碌,因為後宮的女人們太不聽話了,他已經沒空管理他的“天國”了。

最終,1864年6月1日,困守天京城內的洪秀全,最終在饑餓和疾病交織中去世;他死後一個多月,1864年7月19日,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率領湘軍攻破天京,並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搶劫,至此,為時14年的太平天國終於隕落。

此後,這個“天國”從民國開始,被不斷神化成一起偉大的“革命”傳奇,而真相究竟如何,早已無關緊要。

因為有“革命”兩個字,就夠了。

▲洪秀全稱王。

對於中國的傳統偶像崇拜,洪秀全最討厭的就是龍王廟,因為繼承了《勸世良言》的說法,在洪秀全看來,龍就是蛇,而蛇就是魔鬼撒旦;另外在太平天國的語境中,所有廟裡的神像菩薩,統稱為“該殺”,在太平天國刊印的宣傳冊中,凡是涉及菩薩的名稱,一律換成“該殺”,對於觀音菩薩稱為“觀音該殺”,對於文殊菩薩則稱“文殊該殺”。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等四次滅佛事件,統稱“三武一宗滅佛”,但在這四次滅佛運動中,對於和尚尼姑的做法,也僅僅是讓他們還俗而已,但太平天國對於和尚、尼姑、道士、道姑,是毫不留情的“殺殺殺”。因此,在攻下江蘇鎮江後,太平軍對於著名的金山寺的摧毀以及僧人的屠殺,讓洋人看了也感到觸目驚心。

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就是大清帝國的原教旨主義者。

4

在後世的美化中,太平天國似乎是一個溫情脈脈的人間天堂,是一群農民兄弟為了反抗階級壓迫,奮起抗爭的追求光明正義之舉,然而,史書中的真實,無處不滲透著血腥。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都以血腥聞名,曾國藩被稱為“曾剃頭”,當弟弟曾國荃為了殺掉8000多太平軍降兵而內心不安時,曾國藩甚至寫信安慰他說多殺點人沒關係:“何必以多殺人為悔”;而李鴻章更是將蘇州的幾萬降兵全部斬殺;對於清軍而言,殺良冒功,屠戮平民、肆意搶劫也是常有的事。

最愛君無意美化清軍,但也絕不掩飾太平軍。

作為一個具有清教徒意味的農民王朝,在與清軍一樣喜歡屠戮敵軍的同時,太平軍還有一些特殊愛好:對於看風水的堪輿先生、算命的、看相的,包括妓女、女巫、戲子,以及姦淫、賭博、吸煙、吸鴉片的人,凡是抓住,也統統殺掉;另外,幹活不賣力要殺,辱駡長官要殺,口出怨言要殺,飲酒者殺,編歌謠、講故事,不合教義要殺,看了儒釋道等“妖書”要殺,收藏“妖書”也要殺,甚至在太平天國內部還禁止聚眾演戲看戲,否則“全行斬首”。

另外,在天平天國內部,還不允許剃髮、刮鬍鬚、刮臉,如果境內民眾私藏剃刀,則一律處死,因為太平軍反清,絕對不允許剃髮之類,否則將以“不脫妖氣”進行斬首;所以,不僅是清軍,有時連太平軍內部,也自稱為“長毛”。

而在洪秀全和太平軍看來,這是一種具有“清教”意味的人間“淨化”運動。

▲19世紀法國畫刊刊載的洪秀全出行和天王府圖。

1860年底,曾經在廣州為洪秀全傳授基督教義的美國傳教士羅孝全(1802-1871,原名Issachar Jacob Roberts),懷著對太平天國和學生、“天王”洪秀全的美好想像,輾轉來到天京,然而他在太平軍統治各地,看到的卻是到處被砍掉腦袋的無頭屍體;而負責護送他的小官員,僅僅因為一位窮人冒犯了他,就要將他斬殺,幸虧羅孝全多次勸阻,“那人才保全了性命”。

1862年1月,曾經擔任太平天國洋務丞相的羅孝全最終逃離天京,在目睹太平天國內部的血腥主義後,羅孝全說:“我現在反對他們(太平天國)的程度,並不亞於當初我支持他們的程度,而且我認為我有充足的理由這麼做,(洪秀全)是一個狂人,沒有任何有組織的政府,根本不配做一個統治者”。

“他們的政治系統和他們的神學是一樣的薄弱可憐。我不相信他們有任何的政治組織,並且不相信他們知道要組織一個政府。一切要務好象完全存於軍法,由最上級到最下級的當權者都是在殺人這條線上走。”

當時,清朝的刑罰,在世界範圍已經算非常殘忍,擁有絞刑、斬首,對於十惡不赦者更是會使用淩遲;但太平軍的死刑方式,卻更加多樣化:除了淩遲,還有將人活活燒死的點天燈,五馬分屍,樁沙(把人放在大石臼裡舂死)、剝皮等酷刑。

羅孝全後來回憶說,太平軍內部根本沒有審判這個說法,一切的殺人都是看心情和臨時起意,只要想殺就殺,而對於抓來的壯丁,如果感覺糧草不夠,太平軍也會毫不猶豫地殺掉。

▲法國畫刊刊載的天王出行圖。

在1854年發佈的《討粵匪檄》文中,曾國藩就用太平軍經過之地的老百姓的親身體驗,這樣寫道:

“逆賊洪秀全楊秀清稱亂以來····所過之境,船隻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擄入賊中者,剝取衣服,搜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男子日給米一合,驅之臨陣向前,驅之築城浚濠。婦人日給米一合,驅之登陴守夜,驅之運米挑煤。婦女而不肯解腳者,則立斬其足以示眾婦。船戶而陰謀逃歸者,則倒抬其屍以示眾船。粵匪自處於安富尊榮,而視我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也。”

拋開成見不說,曾國藩的檄文,很多都是用老百姓感同身受的案例,描述太平軍的殘暴舉措,而即使是起初保持中立的外國人,在紛紛在週邊,甚至是在進入太平軍統治區域後,看到了他們認為駭人聽聞的慘狀;對此,1850年創刊于上海的英文報紙《北華捷報》就寫道:“太平軍誤導公眾多年,是被喚醒的惡魔。”

5

一個美麗的烏托邦式的理想天國,在後世的傳說中,總是爛漫且高貴的。

但對於當事人來說,“烏托邦”天國,可一點也不美。

近年來的歷史界評論中,即使是指稱對於太平天國的評價“矯枉過正”的論者也難以否認的是,太平天國本身所彌漫的血腥和反社會、反人性:

對於居民的日常管理,太平天國起初實行的是軍事共產主義,禁止擁有私人財產,否則將予以斬首;當然,這種規定是針對普通民眾和士兵而言,太平軍內部的高官則不在此例。

通過搜刮普通民眾的私人財產和搶掠,太平軍建立了一個天國“聖庫”。曾經混入天京的清軍奸細張繼庚,在偷遞給清軍江南大營統帥向榮的信函中介紹說,太平軍“聖庫”最高峰時擁有1800多萬兩白銀,後來,這些搜刮自普通平民和士兵的巨額財富,最終被太平軍高級將領們瓜分殆盡——其中1864年天京城破時,忠王李秀成就是由於攜帶了太多金銀珠寶出逃,以致身份暴露被抓。

▲傳說中轟轟烈烈的起義。

不僅是管錢,太平天國內部,還禁止普通民眾祭拜自己的祖先,按照舊曆過年,並且管理民眾的各種“性事”,對老百姓的“炕頭”也進行管理控制:

“立國”之初的金田團營時期,太平軍取消了家庭,並將男女老幼分別設館分居,男子隨營,婦女則編入女館,平時不得相見,除了各個“王”之外,軍民統統被暫停婚娶,即使是夫妻也不得同居,為此,太平軍內部的冬官又正丞相陳宗揚、鎮國候盧賢拔,就因為跟妻子私會,而分別被斬首示眾和削去爵位。

由此,太平軍內部軍民開始不斷叛逃,從1851年“建國”,一直到1855年,太平天國才宣佈取消女館,允許男女匹配婚娶,恢復家庭生活。

在商業方面,太平天國甚至一度取消天京城內的商業貿易,並沒收商人的資本和貨物,由此導致整個天京城內經濟蕭條,生活物資嚴重匱乏,對此,太平天國採取的“變通”做法,是在天京城內北門橋一帶開設“公營商店”。

由於禁止私有財產,天京城內的工匠也越發不滿,並進行消極怠工,或是悄悄逃亡,最終在無奈之下,太平天國只得逐漸承認私營工商業,以挽救瀕臨崩潰的商業經濟。

6

在一個虛構的美麗“天國”之中,讀近代史的人們,發現了一個非常詫異的事實:

那就是儘管太平天國時期清朝災荒頻發、饑民遍野,天地會、白蓮教等起義風起雲湧,然而以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首的知識份子,卻在各種日記和文書中,反映了他們對於太平天國的驚詫疑慮和恐懼,儘管大清王朝本身已腐朽不堪,然而在他們看來,太平天國卻是一個更加可怕的,對於傳統社會的摧毀者,最終,他們被迫站在了已經腐朽的清王朝的一方,以對抗一個看起來更像是邪教徒的太平天國集團。

曾國藩在《討粵匪檄》中就表示:

“自古生有功德,沒則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雖亂臣賊子窮凶極醜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聖廟,張獻忠至梓潼亦祭文昌(星君)。粵匪焚郴州之學官,毀宣聖之木主,十哲兩廡,狼藉滿地。嗣是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岳王之凜凜,亦皆汙其宮室,殘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朝不焚,無像不滅。斯又鬼神所共憤怒,欲一雪此憾於冥冥之中者也。”

在曾國藩們看來,即使是殘暴如明末清初的李自成和張獻忠,他們也對儒釋道和鬼神,保持著相當的敬畏,然而太平軍卻以“摧毀一切”為使命,對此曾國藩表示:

“(太平軍)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在曾國藩以及多數知識份子們看來,太平軍的所作所為,已經不是反對一個王朝的問題,而是觸動到了一個文明社會的根基,那就是對於“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不分青紅皂白,像極端宗教主義一樣的狂暴性摧毀,所以,他們選擇站在了腐朽的清王朝一方,不僅僅只是出於所謂的“階級立場”,而是更加深刻地關係到了知識份子對於文明社會的認識與堅守問題。

7

在普通民眾和知識份子們看來,誰坐天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問題是,關於文明社會的某些基本原則:例如對於儒釋道的敬重,對於鬼神和祖宗的信仰,以及尊重私有財產、商業經濟的自由流動,這些基本的東西是不能撼動的,清朝雖然腐朽、內部也千瘡百孔,但是滿清的統治者,是承認這些基本準則的,遺憾的是,作為“長毛”的太平軍並不承認這些,由此,太平天國最終將自己,逼到了與文明社會的對立面上。

太平天國運動之初,西方人對於這場戰爭起初保持中立,他們對於傳說中信奉“基督”、跟他們擁有“相同信仰”的太平軍甚至不無好感,而在後來,隨著洪仁玕的加入,太平天國看起來也擁有了某些先進的“理想”,但老外們很快發現,太平軍真正幹起來,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當時的英國公使文翰,法國公使爾布隆、美國公使麥蓮都先後訪問了天京,起初他們覺得太平軍非常友善,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太平軍對於傳統社會和基本社會準則的破壞力實在太過驚人,1861年,英國來華特使布魯士就寫報告指出:

“太平軍這個叛亂運動,已經沒有希望了,沒有一個正當的中國人樂意與之合作,而他們的工作,就是燒殺破壞,除此以外,別無所事。”

而在聽聞太平軍的種種資訊後,起初也很亢奮的卡爾·馬克思,最終從“革命”的興奮中清醒過來,他評價說:

“他們給予民眾的驚惶比給予舊統治者的驚惶還要厲害。他們的全部使命,好像僅僅是用醜惡萬狀的破壞來對立與停滯腐朽。這種破壞沒有一點建設工作的苗頭……顯然,太平軍就是中國人所描繪的那個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中國才能有這類魔鬼。這類魔鬼是停滯的社會生活的產物。”

8

就在天京被攻破的前兩年,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正式發表《解放奴隸宣言》,與太平天國戰爭(1851-1864)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前後相隨的是,美國的南北戰爭(1861-1865)當時已經進行到了第二個年頭:在東西方,一邊是一場腐朽帝國的混亂內戰;一邊,則是一場決定一個世界超級大國崛起的關鍵對戰。

我們很難想像的是,洪秀全、曾國藩、慈禧與林肯,竟然是同時代人。

就在林肯發表《解放奴隸宣言》的同時,至少擁有八十多位妃嬪的天王洪秀全,卻仍然在天京的皇宮之中潛伏不出。在1856年的“天京之變”中先後誅殺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逼走翼王石達開後,洪秀全繼續躲在宮內深居簡出,並將政事委託給自己的兩位哥哥洪仁發、洪仁達等進行管理,假若沒有李秀成、陳玉成等年輕將領的崛起,太平天國的命運,或許早在1856年後就已岌岌可危。

自打1853年定都天京之後,洪秀全就對政事不聞不問,起初,楊秀清沒死之前由楊秀清管著,楊秀清被弄死後,洪秀全開始疑神疑鬼,並大肆委任自己的親信進行管理,但他自己,卻依然躲在深宮中不見人影,在從1853年攻入南京,到1864年病死的11年間,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幹的最多的事,竟然是像一個女人一樣,管理後宮、打女人和寫詩。

▲似乎難以置信的是,林肯是洪秀全、曾國藩的同時代人。

洪秀全性格脾氣很差,動不動就打殺後宮嬪妃,由於天王府中沒有太監,除了洪秀全外沒有其他成年男子,因此,讓人感覺震驚的是,洪秀全經常親自動手打殺妃嬪——在太平天國“旨准頒行”的正式官書《天父詩》一百一十六中寫道:

“天兄耶穌在石頭腳下凡聖旨:天兄曰:稫多小嬸有半點嫌棄怠慢我胞弟,雲中雪飛。”

這段話說的是,當時的太平軍高管蕭朝貴,假裝天兄耶穌附體說,稫多(這麼多)小嬸(指洪秀全的一群妻子)有半點嫌棄怠慢我胞弟(指洪秀全),雲中雪(刀的隱語)飛。意思是說,女人們要是不聽話,那麼洪秀全跟手下們,就要開殺了。

而在另外一首由洪秀全親自寫的、太平天國“旨准頒行”的《天父詩》中,洪秀全更是寫了他對後妃們的要求:

服事不虔誠,一該打;

硬頸不聽教,二該打;

起眼看丈夫,三該打;

問王不虔誠,四該打;

躁氣不純淨,五該打;

講話極大聲,六該打;

有喙不應聲,七該打;

面情不歡喜,八該打;

眼左望右望,九該打;

講話不悠然,十該打。

在一個自己建立的“天國”草創,始終面臨強敵進攻的險惡環境中,我們幾乎難以置信的是,洪秀全在天京的11年中,就是在這種無聊的境況下過日、無所事事、沒事瞎忙。

當然,他覺得自己很忙碌,因為後宮的女人們太不聽話了,他已經沒空管理他的“天國”了。

最終,1864年6月1日,困守天京城內的洪秀全,最終在饑餓和疾病交織中去世;他死後一個多月,1864年7月19日,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率領湘軍攻破天京,並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搶劫,至此,為時14年的太平天國終於隕落。

此後,這個“天國”從民國開始,被不斷神化成一起偉大的“革命”傳奇,而真相究竟如何,早已無關緊要。

因為有“革命”兩個字,就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