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I期臨床試驗

作者: 楊柳青

本文接上篇: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期臨床試驗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期臨床試驗

1.序言

III期臨床試驗是新藥臨床研究階段的關鍵性試驗,

是新藥能否最終獲批上市的臨床基礎。 III期臨床試驗又稱為確證性臨床試驗, 其是為了進一步確證II期臨床試驗(探索性臨床試驗)所得到有關新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資料, 為新藥獲得上市許可提供足夠的證據。 III期臨床研究一般是關於更廣泛人群、疾病的不同階段, 或合併用藥的研究。 另外, 對於預計長期服用的藥物, III期臨床研究會進行藥物延時暴露的試驗。

2.III期臨床試驗全景

2.1 是什麼(Who)

III期臨床試驗屬於臨床試驗的治療作用確證階段, 通過III期臨床試驗證明新藥對目標適應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其受益/風險比是可以接受的, 為藥物申報註冊提供充分的依據, 同時還為藥品說明書和醫生處方提供充分的資料。

2.2 為什麼(Why)

II期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樣本量較少, 其獲得新藥關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資料不足以支援新藥獲得上市批准。 而III期臨床試驗可以通過足夠多的受試樣本量, 進一步確證II期臨床關於新藥的療效、長期安全性和受益/風險比, 為新藥最終獲批上市提供確切的證據。

2.3 做什麼(What)

III期臨床主要用來回答一個問題:新藥的受益/風險比如何?為回答該問題, III期臨床試驗一般是具有足夠受試者樣本量的隨機盲法對照試驗。 III期臨床試驗也可以進行量-效關係的研究, 同時也可以根據藥物特點、目標患者的具體情況, 進行藥物相互作用等的研究。 III期臨床試驗結束時需提供有統計學意義的結論, 包括:新藥目標適應症、所納入的疾病人群、主要療效指標、給藥途徑、用法用量及療程、足夠支援註冊申請的安全性資訊,

並針對有效性安全性資料進行全面的風險/效益的評估等。 另外, 根據不同適應症或聯合用藥, 申辦者會將III期臨床進一步細分為IIIa和IIIb期, 申報者完成IIIa臨床試驗後即可申請上市批准, 這樣一般可以加快上市進度, 提高市場收益;而通過IIIb臨床試驗可以進一步擴展新藥適應症, 加大市場收入。

2.4 怎麼做(How)

試驗原理:一般通過新藥與現有標準治療的比較, III期臨床試驗分為優效性試驗和非劣效性試驗。 試驗過程常採用隨機盲法、陽性對照試驗;無市售陽性藥物時, 可選用安慰劑進行對照。

受試者:目標適應症患者;

樣本量:一般為數百至數千人;

接下來主要介紹常見的III期臨床試驗設計。

3.III期臨床試驗設計

Ⅲ期臨床試驗一般採用隨機、平行對照試驗設計, 確證新藥在特定目標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具體臨床試驗設計方案中, 試驗設計類型的選擇至關重要, 因為這決定了樣本量的估計、研究過程及其品質控制。 因此, 研究者應根據試驗目的和試驗條件的不同, 選擇不同試驗設計方案。

4.啟示

一個新藥經過首次數十人健康受試者的人體試驗(First In Human,FIH),一直到5、6年後成千上百目標患者的III期臨床試驗,新藥歷盡磨難,可謂九死一生。整個過程歷經人體耐受性試驗、藥代動力學試驗、初步藥效學試驗、大規模確證性試驗;其中可能還包括特定人群的考察(老人、兒童、功能缺陷等)、藥物相互作用的考察等等。臨床試驗是新藥是否批准上市的決定性階段,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對於製藥公司,尤其是初創公司打擊是巨大甚至毀滅性的。同時,臨床研究費用又是昂貴的,約占整個新藥研發總費用的三分之二,高達數億美金。正是由於臨床研究的重要性和成本高昂,2007年FDA發佈了《Target Product Profile — A Strategic Development Process Tool》,即基於目標產品特徵(TPP)的產品開發策略。TPP是一種始於頭腦的概念,即首先是申辦者基於藥物前期研究,通過設定未來產品的標籤來定義新藥開發目標,制定旨在支援產品標籤(label)的具體臨床試驗;以TPP為主線和目標來全程、有效地指導和規劃創新藥臨床開發和研究,提高申辦者與管理當局在臨床開發的各階段(尤其是技術審評和會議)交流過程中效率,最終提升新藥臨床開發效率。

4.啟示

一個新藥經過首次數十人健康受試者的人體試驗(First In Human,FIH),一直到5、6年後成千上百目標患者的III期臨床試驗,新藥歷盡磨難,可謂九死一生。整個過程歷經人體耐受性試驗、藥代動力學試驗、初步藥效學試驗、大規模確證性試驗;其中可能還包括特定人群的考察(老人、兒童、功能缺陷等)、藥物相互作用的考察等等。臨床試驗是新藥是否批准上市的決定性階段,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對於製藥公司,尤其是初創公司打擊是巨大甚至毀滅性的。同時,臨床研究費用又是昂貴的,約占整個新藥研發總費用的三分之二,高達數億美金。正是由於臨床研究的重要性和成本高昂,2007年FDA發佈了《Target Product Profile — A Strategic Development Process Tool》,即基於目標產品特徵(TPP)的產品開發策略。TPP是一種始於頭腦的概念,即首先是申辦者基於藥物前期研究,通過設定未來產品的標籤來定義新藥開發目標,制定旨在支援產品標籤(label)的具體臨床試驗;以TPP為主線和目標來全程、有效地指導和規劃創新藥臨床開發和研究,提高申辦者與管理當局在臨床開發的各階段(尤其是技術審評和會議)交流過程中效率,最終提升新藥臨床開發效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