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開封被困,官府殺了一個媒婆和一個糧販子,為什麼?

【崇禎十五年五月二十五, 癸巳日】

五月二十五日, 李自成重新回到閻李寨紮營。

一切都恢復十幾天前的樣子:農民軍的騎兵在黃河大堤上警戒, 兵步驅趕城外的百姓加緊收割剩餘的小麥。 太平年代, 這些小麥原本是開封本地居民的食糧。

開封的五處城門都沒有關閉, 用磚土堵住一半, 另外一半敞開, 供給軍民出城收割青草、採挖野菜。 城門旁邊準備了大量磚石, 並有軍士嚴密守衛, 準備隨時塞堵城門。

圍城剛剛開始就出現這種情況, 絕不是一個好兆頭。

農民軍對開封城圍而不攻, 開封城也不嚴格禁止軍民出入, 有人因此發現了謀財的機會, 結果有兩個人慘死。

第一位是一個名叫霍賣婆的老女人。 《守汴日誌》記載, 霍賣婆住在開封城中, 從她的名字推測, 應該是一個媒婆, 兼職販賣婦女。

六月初四, 霍賣婆帶著城中一位少婦出城, 說是出去采野菜,

結果把少婦送到了李自成的老營。

這其中的緣由我們只能猜測:一種可能, 是霍賣婆誘騙少婦, 將其販賣。 另一種可能, 是少婦的生活有不堪忍受的因素, 尋求改變, 霍賣婆順水推舟, 借機發財。

據說, 霍賣婆還向李自成講了不少周王府裡的事, 李自成很高興, 一共給了她四十兩金子和一百兩銀子, 並且囑咐她下次送一個王府的宮女到營中, 到時候會給她一千兩銀子。

霍賣婆把金銀藏在野菜筐中, 帶著進城。 守城的一位姓張的都司感覺她神色緊張, 有些可疑, 搜查之後得到金銀, 送交巡撫高名衡。 霍賣婆供出了一切, 結果被寸斬於市, 那以後官府禁止婦女出城。

另一個倒楣蛋名叫李遇春, 人稱李瞎虎, 在開封南城開囤戶。

《明史》記載, 明代宣德年間, 江南巡撫周忱開始在各縣交通方便的地方設置糧囤, 委派一名糧頭, 一名囤戶, 名為“轄收”, 就是負責收集和存儲百姓交納的糧賦。 後來也慢慢有了收儲食鹽的囤戶。

李遇春就是收糧、存糧的囤戶, 聯合一些糧食商人, 利用手中囤積的糧食,

哄抬開封的糧價, 以求暴利。

四月底的時候, 開封糧價是一兩銀子可以買四鬥小麥, 經過李遇春一夥的暗中操作, 到六月初, 一兩銀子只能買兩鬥小麥, 價格正好漲了一倍。

黃推官到南城調查之後, 將李遇春抓獲, 拿他做典型, 以警示城中奸商。 李遇春嚇壞了, 說自己還存有八百石糧食, 願意全部交出來, 贖買一條性命。

黃推官冷冷地回答:“不要汝麥, 只要汝頭。 ”

李遇春被公開處斬, 震懾的效果非常明顯, 糧價立刻回落。 但這只是打擊了哄抬糧價的惡行, 並沒有改變城中缺糧的現實, 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從六月初六日到六月十六日, 開封城中百姓每天搶購糧食。 各處售賣糧食的地方, 天不亮就擠滿了人, 一直擠到天黑,

擁集不散。

六月十七日, 城中各賣糧處全部關門, 無糧可賣。 《守汴日誌》的說法是:“客糧已盡, 民糧不賣, 從此乏糧矣。 ”

農民軍的圍城戰術開始顯示威力, 不再有外部的糧食運到開封來, 大家只能依靠自己的存糧度日。

此時, 一個更恐怖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只是開封城中的許多百姓沒有留意:六月十四日,李自成派人挖開了黃河大堤,黃河水流向開封城,只是黃河水位太低,水流緩慢,不到半尺高,只把城外的城壕填滿了。

在守城的官軍看來,注滿城壕的黃河水讓農民軍的攻城更困難,效果比十萬守軍更好。

大家一旦打起黃河水的主意,是把惡魔放了出來,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開封三圍(之十八) 于左 撰

只是開封城中的許多百姓沒有留意:六月十四日,李自成派人挖開了黃河大堤,黃河水流向開封城,只是黃河水位太低,水流緩慢,不到半尺高,只把城外的城壕填滿了。

在守城的官軍看來,注滿城壕的黃河水讓農民軍的攻城更困難,效果比十萬守軍更好。

大家一旦打起黃河水的主意,是把惡魔放了出來,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開封三圍(之十八) 于左 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