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冰花男孩:長大後當員警抓壞人

因一張“頭頂冰霜上學照”, 雲南昭通市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學生王福滿走紅網路, 隨後其一家的生活狀況受外界關注, 不少愛心網友紛紛表示想為其捐款捐物。 王福滿表示, “上學冷, 但不辛苦!”他的心願是長大後“要當員警, 因為可以抓壞人”。 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

王福滿: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

此前報導, 王福滿今年8歲, 是一名留守兒童。 王福滿說, 從家到學校, 得步行一個半小時, 雨雪天路比較難走;1月8日是期末考試, 他獨自去學校, 以為是晴天, 所以只穿了兩件衣服, 到校經其他同學提醒,

他才知道自己的頭髮、眉毛沾染了冰霜。

對於這條艱苦的上學路, 王福滿表示, “上學冷, 但不辛苦!”他的心願是長大後“要當員警, 因為可以抓壞人”。 王福滿沒有走出過轉山包村, 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 “想去看看那裡的學生是怎麼讀書的”。

校長:可供路遠學生免費住宿

據轉山包小學付姓校長介紹, 該校共有140余名學生, 大部分學生的家距離學校都比較遠;對於上學比較遠的學生, 學校準備給他們提供免費的在校住宿, 由老師義務管理, 學校新建的校舍已完工, 春節後開學可投入使用。

新街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 校舍的投入和使用, 由中心校的校長負責。 對此, 新街鎮中心校校長陳奎表示, 轉山包小學新建的是教師周轉房,

學校準備將原來的教師宿舍翻新, 年後開學就可以將教師宿舍給住校的學生使用。

該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說, 該小學原來叫轉山包村力輝苗圃希望小學, 是愛心企業捐助修建的。 2014年, 當地曾發生過地震, 該小學災後重建後改名轉山包小學, 但學校門前的名字尚未更改過來。

鎮政府:王福滿家狀況中上等

1月10日, 新街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 轉山包村海拔2800多米, 屬於高寒地區, 王福滿家的經濟狀況在該村屬於中上等水準, 不屬於低保戶, 但王福滿的奶奶有低保。

據其介紹, 王家新建的樓房有兩層, 共150平方米左右, 現在建好沒裝修, 距離小學1公里左右。 此外, 王福滿的父親王剛奎名下有兩輛車, 一輛是北京現代小轎車, 另一輛是五菱榮光麵包車。

對於上述情況, 王剛奎表示, 由於新房未裝修, 他們仍住在土房裡, 住宿條件在當地是最差的, 而且家中已欠下7萬元外債, 其中5萬元是為蓋新房借的。

王剛奎表示, 他名下確實有兩輛車, 其中北京現代小轎車在昆明因非法運營已被暫扣。 現在只有五菱榮光麵包車, 用於拉人賺錢。 王剛奎稱, 在工地上打零工和用麵包車拉人, 他一個月能賺3000元左右。

新街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 目前, 鎮政府正在進行安全過冬的宣傳和排查工作, 計畫給貧困學生送棉衣、棉被, 以及對留守兒童安全用火的問題進行防範。

愛心 首批10萬元捐款抵魯甸

王福滿一家的生活情況經報導後, 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不少愛心網友紛紛表示想為其捐款捐物。

1月10日下午, 王剛奎表示, 目前, 確實很多人聯繫過, 想為他們提供幫助, 有人甚至去了他們家, 當場給了兒子200元, 他跟兒子說:要好好讀書, 長大後要感謝那些幫助過他的人。

10日, 魯甸氣溫驟降, 但溫暖依舊。 共青團雲南省委等單位及志願者深入“冰花男孩”所在的學校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及附近高寒山區學校, 送去了“青春暖冬行動”所募集的首批10萬元網友的愛心捐款。

在關愛資金發放儀式上, 在校的81名學生每人現場領取了500元的第一批“暖冬補助”。 其他款項將由昭通團市委和昭通市青基會統一組織, 於近期儘快發放到學生手中。 據澎湃新聞、中新網

■時評

讓“冰花男孩”們先暖起來

頭髮被冰花覆蓋,

像頂著一叢霧凇, 臉龐被凍得通紅, 眼神中卻透著樂觀調皮。 這兩天, 一張“冰花男孩”的照片傳遍了朋友圈, 一番“萌萌噠”的嘻笑之後, 許多人內心翻騰起辛酸和掙扎。

在“冰花男孩”走紅的當天, 雲南省發佈了寒潮藍色預警。 從小男孩所在的昭通市魯甸縣轉山包小學提供的照片上看到, 學校的大門、校園裡的樹木上都結滿了冰花, 教室裡有孩子雙手滿是凍瘡, 一隻小胳膊的下面是一張99分的數學試卷。

刺眼的冰花和鮮紅的99分, 不只是寒冬裡一碗勵志的雞湯, 它將許多坐在空調房裡給朋友圈點贊之人的牽掛, 系向遙遠的貧寒地區。

“冰花男孩”是許多高寒貧困地區求學孩子的寫照, 折射的是一個大問題。 在轉山包小學, 他並不是該校學生走路上學距離最遠的一個, 距學校最遠的學生要早上5點半起床,步行3小時山路上學。而在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昭通市,113萬餘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就有小學生13.87萬人、占在校生總數近47%。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面對“冰花男孩”,當地有位教師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首當年石徑遠,天寒地凍與君同”。這說明寒冬求學的艱辛是一個老問題。多年來,一雙溫暖的手套、一間暖和的教室,成為一撥撥孩子的渴望。

大問題最怕積重難返,老問題最怕“見慣不怪”。我們期待,在脫貧攻堅中,不能止步于讓貧困孩子們“有學上”,還要“上好學”。孩子們是社會中最柔弱的群體,他們理應得到更好的愛護。

在當前向貧困發起決戰的關鍵期,必須加大貧困孩子吃飽穿暖的保障工作,主動作為、及早謀劃。令人欣慰的是,當地政府正加強困難群眾的過冬保障工作,當地青基會將統一接受社會捐贈並啟動暖冬行動,一些機構也發起定向捐贈活動。眾人一心,讓“冰花男孩”們先暖起來,是精准脫貧、全面小康的題中應有之義。

新華社記者 吉哲鵬

距學校最遠的學生要早上5點半起床,步行3小時山路上學。而在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昭通市,113萬餘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就有小學生13.87萬人、占在校生總數近47%。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面對“冰花男孩”,當地有位教師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首當年石徑遠,天寒地凍與君同”。這說明寒冬求學的艱辛是一個老問題。多年來,一雙溫暖的手套、一間暖和的教室,成為一撥撥孩子的渴望。

大問題最怕積重難返,老問題最怕“見慣不怪”。我們期待,在脫貧攻堅中,不能止步于讓貧困孩子們“有學上”,還要“上好學”。孩子們是社會中最柔弱的群體,他們理應得到更好的愛護。

在當前向貧困發起決戰的關鍵期,必須加大貧困孩子吃飽穿暖的保障工作,主動作為、及早謀劃。令人欣慰的是,當地政府正加強困難群眾的過冬保障工作,當地青基會將統一接受社會捐贈並啟動暖冬行動,一些機構也發起定向捐贈活動。眾人一心,讓“冰花男孩”們先暖起來,是精准脫貧、全面小康的題中應有之義。

新華社記者 吉哲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