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脾到底有多重要,看網友怎麼說的

一, 脾的功能是什麼?

脾的功能非常強大, 被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主運化, 將精微物質(水谷、水液)傳輸到全身, 滋養全身正常的生理活動;脾運化水液, 防止水濕積聚在體內成痰濕等病理物質(胖人多是痰濕脾虛體質)。

脾統血。 其實, 任何疾病, 都是在人體內有淤血的情況下生成的, 而脾正好具備了生成和運輸新鮮氣血這兩大功能。 脾經上的穴位能把新鮮血液引到病灶上去, 清走髒東西。 總之, 脾胃虛弱是很多疾病的根源。

二, 脾虛是什麼樣症狀?

面色不華, 倦怠乏力

懶言氣短, 腹部脹滿

食少納言, 便溏腹瀉

三, 引起脾虛的原因?

1, 過食酸甜易傷脾

2, 思慮過度易傷脾

3, 長久端坐易傷脾

4, 久唱不停易傷脾

四, 艾灸哪些穴位可以健脾?

脾經穴位:隱白 →大都 →太白 →公孫 →商丘 →三陰交 →漏穀 →地機 →陰陵泉 →血海→箕門 →沖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食竇 →天溪 →胸鄉 →周榮 →大包

理論上說脾經的穴位都是可以健脾的, 不過我們日常保養則不需要記住所有的穴位, 也不需要灸所有的穴位的, 只需要記住幾個重要的灸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了。 而且艾灸比較適合灸脾虛的, 因為脾虛都是脾陽虛, 身體寒虛需要扶陽祛寒, 灸法則是不二療法。

1、隱白穴:可治各種出血症、慢性鼻炎

隱白穴是脾經第一個穴位, 最主要的功效是止血, 對各種出血症狀都能有效緩解。 它還有一個功效, 就是通鼻竅、治療慢性鼻炎、鼻出血。

2、太白穴:治手腳冰涼、月經淋漓不盡、頭暈、糖尿病、睡覺流口水、舌兩邊有齒痕、消化不良等脾虛引發的病

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 健脾補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強。 夜裡睡覺流口水(這叫脾不攝津);月經淋漓不盡是脾不統血, 這些症狀都是脾的運化能力差造成的。

3、公孫穴: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婦科病

公孫穴的功能非常強大, 既可以調動脾臟、脾經的運血能力, 又可以幫助調節身體上由於氣血淤滯造成的各種症狀, 綜合起來, 就是通氣、活血、解淤。

如果有婦科問題, 每天灸公孫穴。 另外, 公孫穴可以抑制胃酸, 增加小腸蠕動, 增強消化能力, 如果吃完東西不消化, 也要趕緊揉揉它, 很快就會往下運化了。

4、 三陰交:治肝、腎、脾上的病症及婦科病

三陰交就是肝、腎、脾3條陰經交會的點, 所以可治3條經上的病症, 真可謂一穴多用。 它還是婦科病的通治要穴。 如果有這方面疾並, 按揉該穴會非常痛。

5、陰陵泉:祛濕, 治各種炎症

祛濕要穴,人體濕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水腫,炎症。另外,脾是生痰之源,管濕氣,濕氣多就會變成痰濕。所以要祛濕根本就是健脾

3、血海穴:專調節血液迴圈,治瘙癢

血海單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和血有關的一個大穴,血海可以調配人體的血液,把多餘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滯的地方給疏散開,它和足三裡相當,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治本的大穴,只不過一個補氣一個調穴。

6,大包穴:急性腰扭傷、急性脖子扭傷、急性肋間神經痛

大包穴是脾經的最後一個穴,在肋骨這塊兒腋窩直下6寸處。“大包”就是大包大攬的意思,比如急性腰扭傷、急性脖子扭傷、急性肋間神經痛,大包穴都能治。

脾經要穴:隱白穴、公孫穴、太白穴、三陰交、陰陵泉、血海。常灸這幾個穴,可以解決多數的 慢性病甚至急性病。

五,什麼時間補脾好?

看董洪濤是怎麼說的,“脾主時于長夏,此時濕濁偏重,補脾比補腎好”,所以趁著氣溫回升夏天漸臨大家要抓緊時間補脾。

祛濕要穴,人體濕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水腫,炎症。另外,脾是生痰之源,管濕氣,濕氣多就會變成痰濕。所以要祛濕根本就是健脾

3、血海穴:專調節血液迴圈,治瘙癢

血海單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和血有關的一個大穴,血海可以調配人體的血液,把多餘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滯的地方給疏散開,它和足三裡相當,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治本的大穴,只不過一個補氣一個調穴。

6,大包穴:急性腰扭傷、急性脖子扭傷、急性肋間神經痛

大包穴是脾經的最後一個穴,在肋骨這塊兒腋窩直下6寸處。“大包”就是大包大攬的意思,比如急性腰扭傷、急性脖子扭傷、急性肋間神經痛,大包穴都能治。

脾經要穴:隱白穴、公孫穴、太白穴、三陰交、陰陵泉、血海。常灸這幾個穴,可以解決多數的 慢性病甚至急性病。

五,什麼時間補脾好?

看董洪濤是怎麼說的,“脾主時于長夏,此時濕濁偏重,補脾比補腎好”,所以趁著氣溫回升夏天漸臨大家要抓緊時間補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