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時間篇)

在這本書中, 我打開了我們人生的七個側面, 它們分別是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和成功。 時間是我們的座標, 我們做任何事都離不開這個座標,

所以, 處理好與時間的關係, 是我們生活、成長和改變的前提;選擇往往發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它令我們迷茫、無助。

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 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 我們對待有時間的態度就是對待我們自身的態度。

作者采銅提出了“鄭重”對待時間的這個態度,

鄭重是這樣一種態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輕重緩急, 因盡全力無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陰未曾虛度。 書中提了梁漱溟14歲時開始“好用心思”, 有了奮力讀書、鑽研學問的自覺, 他帶著多病體弱之軀, 終日不敢懈怠, 終於自學成才。 24歲時只有中學學歷的他登上北大教壇, 便是極好的示範。

“時間視角”這一概念表示人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態度。 他發現, 根據不同的時間視角可以劃分出五種視角類型

積極過去視角, 消極過去視角, 享樂主義視角, 宿命論視角, 未來視角 。 未來視角指的是個人的前瞻性, 更關注有待完成的目標和任務。 為了完成未來的目標, 他們願意捨棄當下的享樂,

時間的利用更有效率, 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較高的成就。 但是由於一直為未來憂愁, 所以幸福感並不強。

宿命論視角, 他們對現時發生的事情感到無能為力, 認為一切都是命中註定, 自己只能順從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即為習得性無助者。

當我們欣賞一座高峰時,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的心態和視角觀察, 多維的轉換, 才能領略歲月的縫隙, 活在當下。

規劃前景的時間最好是未來五年

兩年太近十年太遠, 規劃前景的時間最好是未來五年, 從大學出來到社會工作認識女朋友戀愛結婚生孩子也就這五年不到。 與其隨波逐流, 不如把握規劃未來的五年。 要想處理好“遠期未來”和“近期未來”, 我們可以採用下面兩個策略: 1. 使遠期未來的目標更加具體化、情境化和可實施; 2. 降低近期未來中的“非期望行為”的便利性, 主動增加挑戰的難度。

如何判斷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 外貿可以使用書中提及的一個概念:收益半衰期, 即為

1.即為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如:做一件在長遠時間角度有價值的事情,

像讀書並寫讀書筆記, 研究學習英語

2.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如吃自助餐, 逛淘寶比價買貨, 沉浸於沒有效率和意義的吹牛逼談話

3.低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如練鋼琴, 探討哲學, 跑步

作者的建議是少做短半衰期事件, 因為這樣無異於手抓一把沙的把握快感又無奈地看著流失於手中, 又重新抓一把體驗, 最終一無所獲, 時間卻悄然流失無影無蹤。

長半衰期的事件就不一樣, 它的效益可以累積和疊加。 即便每一次的可見效益微乎其微, 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夠長, 這個效益就可以傳遞並反覆運算下去, 成為奠定未來複利的一塊小小的基石。 如健身, 學習英語, 積累學問, 長期堅持某一領域的建樹。

平衡時間觀

工作要高效率地快,生活要悠哉地慢,多讓自己一個人獨處,靜思清流,自在內心。保持一種業餘愛好,同樣是安排閒暇的時間,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的“被動式休閒”所帶給人的滿足感,就遠遠不如從事一項自己的業餘愛好所帶來的滿足感。在看連續劇時,我們可以同時嗑瓜子、玩手機、跟人聊天吹牛逼,我們並沒有傾情投入;而在進行寫作、繪畫等一些創造性的活動時,則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進入“心流”的狀態。所以說,我們從閒暇中獲得放鬆和滿足的程度並不取決於閒暇時間的長度,而是取決於其品質。

平衡時間觀

工作要高效率地快,生活要悠哉地慢,多讓自己一個人獨處,靜思清流,自在內心。保持一種業餘愛好,同樣是安排閒暇的時間,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的“被動式休閒”所帶給人的滿足感,就遠遠不如從事一項自己的業餘愛好所帶來的滿足感。在看連續劇時,我們可以同時嗑瓜子、玩手機、跟人聊天吹牛逼,我們並沒有傾情投入;而在進行寫作、繪畫等一些創造性的活動時,則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進入“心流”的狀態。所以說,我們從閒暇中獲得放鬆和滿足的程度並不取決於閒暇時間的長度,而是取決於其品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