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強生花費1000萬美元收購這家母嬰平臺,從來不推銷其產品為什麼?

無論是對初為人母的女性來說, 還是對第一次迎接新生命的家庭來說, 整個懷孕和養育孩子的過程都充滿了疑問, 這些問題小到尿不濕的選擇, 大到胎兒的發育和孩子的養育。

動脈網將介紹美國最大的懷孕及育兒資源平臺BabyCenter, 他們致力於為全球的父母提供全方位的專業資訊, 內容涵蓋備孕、孕期注意事項、胎兒發育、兒童養育、學前教育、兒童健康等。

基於大資料, 提供個性化的體驗

BabyCenter由Matt Glickman與自己的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同學Mark Selcow于1997年創立, 專注為用戶提供值得信賴的育兒資訊, 以及適合寶寶不同成長階段的育兒建議與支援,

其服務包括網站、手機應用、線上社區、郵件系列、社會專案、印刷出版、公共衛生措施。

在美國, 80%的准媽媽和新媽媽會每個月訪問BabyCenter網站。

2016年5月, BabyCenter第13次獲得互聯網的最高榮譽, 家庭及育兒網站類的人民選擇獎(People's Voice Award)。

BabyCenter的成功不僅在於他們抓住了互聯網發展的機遇, 還在於他們始終堅持細分受眾市場, 專注于提供權威且有價值的資訊, 深入瞭解自己的受眾, 從而制定智慧的行銷方案。

強生集團於2001年花費1000萬美元從eToys公司收購了BabyCenter。

強生給了BabyCenter高度的獨立性, 而不是用它來推銷其產品或品牌。 強生會像其他任何廣告商一樣出現在網站上, 用戶必須要仔細閱讀BabyCenter的公司概述, 才能發現BabyCenter其實是強生旗下的公司。

這種分離讓BabyCenter可以從廣告商那裡賺取費用,

它的獨立性也使BabyCenter有能力去收集關於新媽媽的大量資料, 從而説明自己制定行銷計畫。

BabyCenter並不羞于使用媽媽們的資料來吸引廣告客戶。 當女性在BabyCenter上註冊時, 他們會提供電子郵件和自己的預產期。 BabyCenter將這一時刻稱為“資訊的神奇時刻”。

從這一刻開始, BabyCenter便可以為其提供個性化體驗。 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讓他們根據預產期選擇性地加入BabyCenter的線上生育俱樂部。

這些俱樂部就是資訊的金礦。 BabyCenter會抓取媽媽們在俱樂部中所撰寫的評論, 並從中找出關鍵字的出現頻率。

BabyCenter通過自己所開發的一款叫做“談話追蹤器(The Talk Tracker)”的工具來完成這項工作。

這些資料可以説明行銷人員找出在妊娠週期的哪一段時間去接觸客戶才是最佳時機。

例如, 對於紙尿褲製造商來說, BabyCenter在梳理聊天板中“尿布”一詞的出現情境後發現, 女性在在分娩之後那段時間最常談論起這個詞。 廣告商便可以參考這個時間段來進行廣告投放。

做連接, 廣告商挖掘精准客戶

BabyCenter全球銷售主管Julie Michaelson表示, 雖然廣告商可以挖掘其資料, 但網站的核心工作仍然是保護用戶的身份。 BabyCenter還會銷售一些與編輯團隊協商之後創建的原生廣告。

她說:“我們在為廣告客戶和消費者做的事情之間, 是有非常清晰的劃分。 我們用了17年的時間來獲取媽媽們的信任, 無論如何也不會打破她們對我們的信任。 ”

美國有機酸奶巨頭Stonyfield就曾使用BabyCenter來確定新媽媽們什麼時候才會談到將優酪乳添加到寶寶飲食中,

從而推出其嬰兒優酪乳產品線。 他們發現, 這一時刻是在嬰兒五個月大的時候。

Stonyfield想告訴媽媽們, 雖然在嬰兒六個月大的時候食用全脂奶粉還為時尚早, 但食用優酪乳是沒問題的。 行銷人員利用這些資訊設計了一個大型專案, 並通過BabyCenter平臺的各個分區來施行行銷計畫。

Stonyfield品牌經理Julia Khodabandeh說:“對任何一款新的嬰兒產品來說, 接觸媽媽並讓她們發現你的產品的時間, 都是非常短暫的。 作為一個行銷人員, 我就很喜歡與BabyCenter合作, 挖掘他們的社區, 瞭解媽媽們對優酪乳的誤解。 他們精確的目標定位, 使我們能夠向媽媽傳達這些資訊。 ”

Facebook已經成為一個在情感層面與父母接觸的重要途徑, 但是它並不能像BabyCenter那樣, 找出在懷孕的某個特定階段的女性。

但是為了與新時代的媽媽們保持聯繫, BabyCenter不能故步自封, 該網站通過自己廣泛的調查來掌握受眾的全面資訊。

BabyCenter與互聯網架構委員會(Internet Architectrue Board)進行的“現代母親現狀”調查發現,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媽媽們是多才多藝的, 他們更喜歡使用智慧手機而不是桌上型電腦, 並且非常在意處於同一階段的媽媽們的建議。

BabyCenter早期就開始適應移動設備, 其設計人員專攻網站在移動設備上的視圖, 而非桌面, 因為大多數用戶都是通過手機訪問該網站。 在意識到媽媽們希望父親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養育過程中來以後, 該網站採用了更多的爸爸形象。

BabyCenter的博客分區是BabyCenter試圖與時俱進的一種方式, 它可以説明網站在更廣闊的虛擬世界中獲取受眾的目光。

這一分區的流量來自於尋求關於胎兒發育、分娩、餵養和排便訓練等方面資訊的媽媽們。但有時,博客的內容甚至可以與網站的編輯所撰寫的文章相抗衡。

博客還包括名人媽媽的話題,但這些博客都是比較認真和支持的語氣,而不是八卦的口吻。

與時俱進,推出流媒體頻道與APP

BabyCenter的調查發現,60%的准媽媽對懷孕追蹤應用感興趣,而92%的媽媽聲稱自己會隨身攜帶移動設備,於是該公司推出了孕期管理應用“My Pregnancy Today”。

像其它幾個BabyCenter工具一樣,My Pregnency Today的目的是説明婦女通過計算預產期來追蹤他們懷孕的進展。使用者可以訪問有關寶寶發育的資訊,營養技巧和有關懷孕安全活動的建議。

此外,媽媽們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式進入BabyCenter社區,與身處同一懷孕階段的媽媽們進行交流與溝通。如今,BabyCenter將這款應用的懷孕追蹤與嬰兒成長記錄版整合為Pregnancy Tracker & Baby App。

去年,BabyCenter為准媽媽們推出了第一個名為“我的懷孕”的亞馬遜Alexa語音技能。

今年10月,作為強生集團的一員,該公司在Roku平臺上開了自己的頻道。使用Roku設備的觀眾可以訪問BabyCenter的200多個視頻,內容涵蓋胎兒發育(三維動畫)進展、分娩和新生兒護理等主題。

BabyCenter使用者調查顯示,32%的母親都取消了有線電視訂閱,因為他們寧願按自己的需求來觀看節目。

該調查還顯示,媽媽們尤其喜歡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用流媒體來放鬆自己。在過去的12個月裡,大約有65%的媽媽通過互聯網電視上觀看了一部完整的電影,其中大約39%是通過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播放的。

同時,該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者們在BabyCenter社區對流媒體相關話題的討論已經超越了以往任何時候,因此,該公司決定將Roku作為接觸理想受眾的合適平臺。

BabyCenter的高級副總裁Linda Murray說:“BabyCenter的目標是確保新父母和准父母在需要時總能輕鬆獲得經專家認可的資訊,無論他們在哪裡,也不管他們使用什麼設備。利用像Roku這樣的互聯網電視管道,我們便能夠用一種如今年輕的家庭所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向他們展示這些內容。”

從創業初期便奠定的權威內容,到勇於在電子商務初露頭角之時便踏足這一領域的決心,BabyCenter始終是互聯網時代的聰明人。

從提供專業的育兒資訊起家

在創立內容板塊之初,兩位創始人就對網站的資訊有著非常明確的定位,希望所有內容都出自專業人員之手,於是,在組建最初編輯團隊時,他們轉而向美國Parenting雜誌尋求人才。

當時加入BabyCenter 的人中就有Parenting的副發行人Deb Mignucci,其後來成為了Glickman和Selcow的廣告副總裁。

兩位創始人還從迪士尼的家庭娛樂(Family Fun)雜誌聘請到了經驗豐富的總編輯Clare Ellis。

此外,他們聘請了最早的網路開發公司之一Infobahn的創始人Andrew Neuschatz來擔任技術總監。最後,他們還從Parenting公司請到Jonathon Tuttle來擔任設計總監,最終使得BabyCenter網站落成。

Glickman和Selcow還招募了一個由兒科醫生,助產士和顧問組成的諮詢委員會,以確保BabyCenter網站上的資訊準確無誤。

早在1998年,BabyCenter就獲得1000萬美元投資。這筆資金來自曾經投資於早期科技、零售和醫療保健公司的美國柏尚風險投資公司(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英特爾公司和三一風投(Trinity Ventures)公司,後者以其成功支援星巴克和Jamba Juice等零售企業而聞名。

搶灘母嬰電子商務市場

兩位元創始人決定將新的資金指定用於擴展電子商務。在那之前,BabyCenter.com將從寶潔、強生和高樂福等廣告商那裡所賺取的利潤,充分利用於發展網站本身的內容,但開發電子商務這一決策為公司的利潤世界敞開了新的大門。

BabyCenter的開始階段並非一帆風順的。當時,電子商務還遠遠不像今天這樣盛行。但是兩位創始人堅持自己的想法,並挖掘有利的市場資料來支援他們的萌芽業務。

Glickman說:“這是我們真正想要做的東西,也是對我們的受眾來說有意義的。我們想要為父母提供他們腦子裡成千上萬個問題的答案,同時還向他們提供能夠便捷購物的平臺。”

根據Glickman的說法,當時,在美國出生的四百萬嬰兒的父母每年在汽車座椅、搖鈴、牙齒咬環和其他嬰兒裝備上的花費約為7000美元。超過35%的家長都在使用互聯網,而隨著家用電腦繼續滲透到每個家庭,這一比例將迅速上升。

這就是為什麼在1998年,Glickman和Selcow 利用他們的新融資來開設BabyCenter線上商店,這是一個全新的為父母提供的網上購物中心,產品涵蓋從尿布、玩具到服裝的各個種類。迎接新寶寶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線上商城與1998年10月開始運營,網站的內容生產還能為產品提供詳細的導覽與評論。

社交媒體時代的生存難題

在出版商們為吸引新時代消費者絞盡腦汁時,BabyCenter已經佔據了令人羡慕的地位,但BabyCenter仍然需要與時俱進。

BabyCenter誕生於20世紀末,實際上已經是互聯網領域的老人了,社交媒體爆炸式的發展已經改變了人們使用媒體的習慣,像Bump和CafeMom這樣更時尚的線上社區也在激增,What to Expect與PopSugar Moms這樣的網站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BabyCenter80%的流量來自智慧手機,而小螢幕讓使用者難以留在網站上。BabyCenter從很早就開始適應手機了,並根據小螢幕使用者的閱讀習慣來設計介面。

但是如今用戶們打開這個網站卻難以相信該公司曾付出過巨大的努力,現在的網站看起來視覺元素非常稀疏,在庫存藝術上也顯得十分繁重。

BabyCenter確實為那些想要尋找懷孕和育兒資訊的使用者建立了一個實用的平臺,但依照網站目前的介面設計與使用者體驗,BabyCenter很難將這些人長久地留住。

行銷公司Sway Group的首席執行官Danielle Wiley說:“人們不再把壟斷權交給提供社交方式的平臺。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跟你在同一懷孕階段的人,但如果你想要聯繫這個人,你其實有很多選擇。你可以去Facebook或Instagram。BabyCenter仍然是一個找人的好地方,但使用者們不再需要通過這個平臺來維持聯繫了。他們必須要付出些努力,才能把用戶拉回來。”

BabyCenter網站因為嚴重依賴泛化藝術而顯得有些過時,應該添加更多的視頻和視覺效果。

BabyCenter全球編輯兼高級副總裁Linda Murray表示,她已經意識到BabyCenter不再是這個領域的新生兒,網站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她說:“去年,我們的一位社區負責人對我們說,在BabyCenter見證下出生的第一批孩子們現在可能都有自己的孩子了。這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我們必須跟上時代。”

這一分區的流量來自於尋求關於胎兒發育、分娩、餵養和排便訓練等方面資訊的媽媽們。但有時,博客的內容甚至可以與網站的編輯所撰寫的文章相抗衡。

博客還包括名人媽媽的話題,但這些博客都是比較認真和支持的語氣,而不是八卦的口吻。

與時俱進,推出流媒體頻道與APP

BabyCenter的調查發現,60%的准媽媽對懷孕追蹤應用感興趣,而92%的媽媽聲稱自己會隨身攜帶移動設備,於是該公司推出了孕期管理應用“My Pregnancy Today”。

像其它幾個BabyCenter工具一樣,My Pregnency Today的目的是説明婦女通過計算預產期來追蹤他們懷孕的進展。使用者可以訪問有關寶寶發育的資訊,營養技巧和有關懷孕安全活動的建議。

此外,媽媽們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式進入BabyCenter社區,與身處同一懷孕階段的媽媽們進行交流與溝通。如今,BabyCenter將這款應用的懷孕追蹤與嬰兒成長記錄版整合為Pregnancy Tracker & Baby App。

去年,BabyCenter為准媽媽們推出了第一個名為“我的懷孕”的亞馬遜Alexa語音技能。

今年10月,作為強生集團的一員,該公司在Roku平臺上開了自己的頻道。使用Roku設備的觀眾可以訪問BabyCenter的200多個視頻,內容涵蓋胎兒發育(三維動畫)進展、分娩和新生兒護理等主題。

BabyCenter使用者調查顯示,32%的母親都取消了有線電視訂閱,因為他們寧願按自己的需求來觀看節目。

該調查還顯示,媽媽們尤其喜歡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用流媒體來放鬆自己。在過去的12個月裡,大約有65%的媽媽通過互聯網電視上觀看了一部完整的電影,其中大約39%是通過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播放的。

同時,該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者們在BabyCenter社區對流媒體相關話題的討論已經超越了以往任何時候,因此,該公司決定將Roku作為接觸理想受眾的合適平臺。

BabyCenter的高級副總裁Linda Murray說:“BabyCenter的目標是確保新父母和准父母在需要時總能輕鬆獲得經專家認可的資訊,無論他們在哪裡,也不管他們使用什麼設備。利用像Roku這樣的互聯網電視管道,我們便能夠用一種如今年輕的家庭所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向他們展示這些內容。”

從創業初期便奠定的權威內容,到勇於在電子商務初露頭角之時便踏足這一領域的決心,BabyCenter始終是互聯網時代的聰明人。

從提供專業的育兒資訊起家

在創立內容板塊之初,兩位創始人就對網站的資訊有著非常明確的定位,希望所有內容都出自專業人員之手,於是,在組建最初編輯團隊時,他們轉而向美國Parenting雜誌尋求人才。

當時加入BabyCenter 的人中就有Parenting的副發行人Deb Mignucci,其後來成為了Glickman和Selcow的廣告副總裁。

兩位創始人還從迪士尼的家庭娛樂(Family Fun)雜誌聘請到了經驗豐富的總編輯Clare Ellis。

此外,他們聘請了最早的網路開發公司之一Infobahn的創始人Andrew Neuschatz來擔任技術總監。最後,他們還從Parenting公司請到Jonathon Tuttle來擔任設計總監,最終使得BabyCenter網站落成。

Glickman和Selcow還招募了一個由兒科醫生,助產士和顧問組成的諮詢委員會,以確保BabyCenter網站上的資訊準確無誤。

早在1998年,BabyCenter就獲得1000萬美元投資。這筆資金來自曾經投資於早期科技、零售和醫療保健公司的美國柏尚風險投資公司(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英特爾公司和三一風投(Trinity Ventures)公司,後者以其成功支援星巴克和Jamba Juice等零售企業而聞名。

搶灘母嬰電子商務市場

兩位元創始人決定將新的資金指定用於擴展電子商務。在那之前,BabyCenter.com將從寶潔、強生和高樂福等廣告商那裡所賺取的利潤,充分利用於發展網站本身的內容,但開發電子商務這一決策為公司的利潤世界敞開了新的大門。

BabyCenter的開始階段並非一帆風順的。當時,電子商務還遠遠不像今天這樣盛行。但是兩位創始人堅持自己的想法,並挖掘有利的市場資料來支援他們的萌芽業務。

Glickman說:“這是我們真正想要做的東西,也是對我們的受眾來說有意義的。我們想要為父母提供他們腦子裡成千上萬個問題的答案,同時還向他們提供能夠便捷購物的平臺。”

根據Glickman的說法,當時,在美國出生的四百萬嬰兒的父母每年在汽車座椅、搖鈴、牙齒咬環和其他嬰兒裝備上的花費約為7000美元。超過35%的家長都在使用互聯網,而隨著家用電腦繼續滲透到每個家庭,這一比例將迅速上升。

這就是為什麼在1998年,Glickman和Selcow 利用他們的新融資來開設BabyCenter線上商店,這是一個全新的為父母提供的網上購物中心,產品涵蓋從尿布、玩具到服裝的各個種類。迎接新寶寶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線上商城與1998年10月開始運營,網站的內容生產還能為產品提供詳細的導覽與評論。

社交媒體時代的生存難題

在出版商們為吸引新時代消費者絞盡腦汁時,BabyCenter已經佔據了令人羡慕的地位,但BabyCenter仍然需要與時俱進。

BabyCenter誕生於20世紀末,實際上已經是互聯網領域的老人了,社交媒體爆炸式的發展已經改變了人們使用媒體的習慣,像Bump和CafeMom這樣更時尚的線上社區也在激增,What to Expect與PopSugar Moms這樣的網站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BabyCenter80%的流量來自智慧手機,而小螢幕讓使用者難以留在網站上。BabyCenter從很早就開始適應手機了,並根據小螢幕使用者的閱讀習慣來設計介面。

但是如今用戶們打開這個網站卻難以相信該公司曾付出過巨大的努力,現在的網站看起來視覺元素非常稀疏,在庫存藝術上也顯得十分繁重。

BabyCenter確實為那些想要尋找懷孕和育兒資訊的使用者建立了一個實用的平臺,但依照網站目前的介面設計與使用者體驗,BabyCenter很難將這些人長久地留住。

行銷公司Sway Group的首席執行官Danielle Wiley說:“人們不再把壟斷權交給提供社交方式的平臺。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跟你在同一懷孕階段的人,但如果你想要聯繫這個人,你其實有很多選擇。你可以去Facebook或Instagram。BabyCenter仍然是一個找人的好地方,但使用者們不再需要通過這個平臺來維持聯繫了。他們必須要付出些努力,才能把用戶拉回來。”

BabyCenter網站因為嚴重依賴泛化藝術而顯得有些過時,應該添加更多的視頻和視覺效果。

BabyCenter全球編輯兼高級副總裁Linda Murray表示,她已經意識到BabyCenter不再是這個領域的新生兒,網站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她說:“去年,我們的一位社區負責人對我們說,在BabyCenter見證下出生的第一批孩子們現在可能都有自己的孩子了。這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我們必須跟上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