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突發!加勒比海域發生7.6級地震,美發佈海嘯預警……

是的,

北美人民的水逆,

並沒有結束!

導言:唉, 最近也不知道北美人民是惹了哪尊大佛, 山火、寒流、暴雪、泥石流接連不斷。 就連像波多黎各,

那麼美麗的度假勝地, 現在也傳來了海嘯預警!可憐我們留學党, 大冷天的哪裡也不能去, 只能老老實實地家裡蹲。

前幾天媒體剛統計完, 2017年美帝的各種自然災害造成了3060億美金的財產損失, 今年開年加州南部暴雨導致的泥石流又來了。

正當政府集中力量為加州提供救援時,

一場高達7.6級的地震襲擊了加勒比海!而那附近不少的島嶼可都是美屬的。

自然災害, 防不勝防!

根據美國地震局的資料, 本次地震是在當地時間週二晚上9:51分發生, 地震源位於洪都拉斯北部海域, 距離洪都拉斯Great Swan島的海岸線僅有40.23公里, 震源深度6.2英里(10千米)。

由於地震所在地附近有眾多島嶼, 地震發生後的週二晚間, 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在震源621英里(1000千米)範圍內發出了海嘯預警警報。

其中包括美屬維爾京群島、波多黎各, 並表示這次本次海浪在洪都拉斯, 與貝里斯城的部分海灘可能會達到0.3-1.0米。

而位於中美洲的古巴、牙買加、加曼群島等國的海岸線, 也有可能會受到海嘯的影響。

最近有打算去這個幾地方玩的同學, 可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不急的話, 還是過段時間再去比較穩妥。

洪都拉斯首都德古西加巴有震感,

但是目前並沒有上報損失狀況;而其北部的地震中心大部分都是植被覆蓋區, 人煙稀少, 財產損失有限。

洪都拉斯總統埃爾南德斯更是在Twitter上表示整個國家已經啟動了應急系統, 號召民眾保持冷靜。

由於地處太平洋版塊和加勒比版塊中間, 洪都拉斯本身就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 每年檢測到的地震可達上百次。

洪都拉斯災難預防部的指揮員Juan Jose Reyes表示居住在低海岸線邊的居民需要撤離去災難庇護所,並且即時關心新的預警情況。

比起洪都拉斯的淡定,波多黎各的現狀比較棘手。

去年九月颶風“瑪利亞”來襲,造成波多黎各全島斷電、財產損失高達950億美金、傷亡人數更是高達數十人。

至今,波多黎各還沒有恢復100%的供電,海嘯就又要來了!

可是,現在除了等待美國的救援團隊和救援物資之外,也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

但說實在的,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掌握好基本常識。畢竟,像海嘯這樣的自然災害一旦來了,躲是躲不掉的。

還記得2004年在泰國普吉島的一個海灘,利用平時所學地理知識、成功預警海嘯,救了上百名遊客的10歲英國小女孩Tilly嗎?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小姑娘說上課時,科爾尼老師告訴過她們,地震是什麼樣子的,也和她們講過為什麼地震後有可能產生海嘯。

她當時在海邊看到海的表面出現了像啤酒那樣的泡泡,意識到這很可能就是老師講過的海嘯,因為地震波確實會引起海浪波動。

剛開始大家還不信,還好小姑娘的父母成功說服了海灘救援人員,讓附近遊玩的遊客全部撤離到高地。

而這時,巨浪來襲,海嘯如期而至。

要不是小姑娘掌握了海嘯常識並及時發現,那天海灘上的上百人都會命喪海中。

為了我們自己的安全,也為了他人的安全,預警知識還是要學起來的!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關於如何面對海嘯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簡單瞭解一下海嘯的成因。

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發、土崩、隕石撞擊以及人為的水底核爆都有可能引發海嘯。

其次,我們要認識下面的兩個標識:

第一個標識代表此處可能是海嘯多發地,要引起注意。

另外一個代表海嘯來臨時,我們的逃生方向。

其次,如果我們出遊的地區本身就位於板塊活動地帶,就像這次的洪都拉斯,那麼一定要長個心眼!

1. 手機裡要提前備上當地的應急電話,或者向當地人瞭解應急場所的所在地;身上也隨身備上簡易的應急包,起碼能夠我們存活72小時。

2. 如果真的是點兒背就趕上了海嘯 ,首先一定要遠離入海口、遠離海岸,迅速跑向高地;其次跑不到高地的,一定要遠離密集建築,往斜坡或丘陵地帶跑,盡可能找一個堅固的地方躲起來。

3.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覺得一場海嘯過去了就等於它結束了!它還是有可能會殺回來,所以一定要耐心等待,直到聽到官方的解除信號。

希望大家出門在外都平平安安的,這真的比一切都重要!

每年檢測到的地震可達上百次。

洪都拉斯災難預防部的指揮員Juan Jose Reyes表示居住在低海岸線邊的居民需要撤離去災難庇護所,並且即時關心新的預警情況。

比起洪都拉斯的淡定,波多黎各的現狀比較棘手。

去年九月颶風“瑪利亞”來襲,造成波多黎各全島斷電、財產損失高達950億美金、傷亡人數更是高達數十人。

至今,波多黎各還沒有恢復100%的供電,海嘯就又要來了!

可是,現在除了等待美國的救援團隊和救援物資之外,也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

但說實在的,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掌握好基本常識。畢竟,像海嘯這樣的自然災害一旦來了,躲是躲不掉的。

還記得2004年在泰國普吉島的一個海灘,利用平時所學地理知識、成功預警海嘯,救了上百名遊客的10歲英國小女孩Tilly嗎?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小姑娘說上課時,科爾尼老師告訴過她們,地震是什麼樣子的,也和她們講過為什麼地震後有可能產生海嘯。

她當時在海邊看到海的表面出現了像啤酒那樣的泡泡,意識到這很可能就是老師講過的海嘯,因為地震波確實會引起海浪波動。

剛開始大家還不信,還好小姑娘的父母成功說服了海灘救援人員,讓附近遊玩的遊客全部撤離到高地。

而這時,巨浪來襲,海嘯如期而至。

要不是小姑娘掌握了海嘯常識並及時發現,那天海灘上的上百人都會命喪海中。

為了我們自己的安全,也為了他人的安全,預警知識還是要學起來的!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關於如何面對海嘯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簡單瞭解一下海嘯的成因。

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發、土崩、隕石撞擊以及人為的水底核爆都有可能引發海嘯。

其次,我們要認識下面的兩個標識:

第一個標識代表此處可能是海嘯多發地,要引起注意。

另外一個代表海嘯來臨時,我們的逃生方向。

其次,如果我們出遊的地區本身就位於板塊活動地帶,就像這次的洪都拉斯,那麼一定要長個心眼!

1. 手機裡要提前備上當地的應急電話,或者向當地人瞭解應急場所的所在地;身上也隨身備上簡易的應急包,起碼能夠我們存活72小時。

2. 如果真的是點兒背就趕上了海嘯 ,首先一定要遠離入海口、遠離海岸,迅速跑向高地;其次跑不到高地的,一定要遠離密集建築,往斜坡或丘陵地帶跑,盡可能找一個堅固的地方躲起來。

3.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覺得一場海嘯過去了就等於它結束了!它還是有可能會殺回來,所以一定要耐心等待,直到聽到官方的解除信號。

希望大家出門在外都平平安安的,這真的比一切都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