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令日軍損傷慘重,裝備簡陋卻敢正面叫板日軍,死後追封為上將

1931年, 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 完全侵佔中國東北, 並成立偽滿洲國, 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衝突, 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衝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 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 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此後的八年間, 國內充滿著戰爭, 那時日軍無比的囂張, 隨後卻以失敗告終。

雖然當時日軍非常強大, 但是中國人從來都不會當孬種, 革命前輩們奮勇沙場, 最終把日軍趕出了我們的領土。 提到革命前輩們, 就不得不說說川軍了, 在這場關係民族存亡的戰爭中, 為了抗擊日軍, 川軍眾多子弟不顧個人安危, 奔赴抗戰前線, 並為此獻上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川軍中著名的將領王銘章,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 日軍口出狂言要三個月拿下中國。 1938年, 津浦正面日軍磯谷廉介第十師團自一月上旬佔領山東省充州、濟甯、鄒縣一線後,

非常輕狂, 認為當面國軍不堪一擊, 攻佔徐州易如反掌, 便沿津浦路向南突進。

日軍一直攻打到了滕縣, 孫震急令第一二二師長王銘章率部死守滕縣, 等待湯恩伯軍團支援。 王銘章所部第一二二師是純正的"草鞋加步槍"川軍子弟兵, "腳蹬破爛的草鞋,

身著破舊的軍裝, 肩背土制步槍, 胸掛四川土造"麻花手榴彈""是當年300萬川軍的代表形象, 這是一支裝備低劣到不堪使用的軍隊, 這是一支給養短缺到"幾乎沒有"的隊伍。

然而, 就是這支嚴格說來都算不上正規軍的川軍隊伍, 硬是憑著頑強鬥志與犧牲精神闖出了"川軍能戰"、"無川不成軍"的巨大聲名。

當時王銘章率部死守滕縣, 令日軍損傷慘重, 在戰場上日軍屍痕遍野。 日軍在滕縣碰上硬釘子, 出乎意料, 遂於當夜, 調集精銳部隊, 配屬數十輛裝甲戰車和大量炮兵, 敵集中炮兵火力, 猛烈射擊滕縣城區, 敵機二十餘架瘋狂投彈掃射, 整個滕縣城硝煙彌漫, 房倒屋塌, 頓成一片火海。

在這種情況下, 王銘章的部隊都死守了十幾個小時, 最後王銘章在激戰中, 腹部中彈, 身負重傷, 為了不做俘虜, 高呼"抗戰到底", 舉槍自殺, 壯烈殉國。

此次滕縣保衛戰, 為台兒莊大捷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王銘章犧牲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 是中國軍方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高級將領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